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11只医疗信息化概念股价值解析
11只医疗信息化概念股价值解析
  • 2015-03-12 10:58
  • 作者:佚名
  • 来源:中国证券报

在政府不断加大对医药卫生事业及医疗信息化产业的支持力度的背景下,医疗信息化热潮加速升温,业内预计2016年投资将达340亿元,未来十年将是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黄金期。

自新医改方案实施以来,医疗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3521工程”、基层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指导意见等实质性政策接踵而至,我国医疗信息化步入发展快车道,县医院、社区卫生、公共卫生等信息系统的推广普及成为主要推动力量,医院应用需求向临床化和公众化横纵双向拓展,云计算、无线等技术被广泛接受并逐步渗透,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建设列被看作是医改“良药”。

建设高峰还未到来

当前,医疗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已成各方共识,各地的医疗信息平台建设进入到“大干快上”的阶段,但建设高峰还远未到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时髦词汇被接连提及,信息化领域的千变万化给医疗行业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旨在打通辖区内各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系统,构建地区的统一管理数据资源库,从而实现建立全民健康档案,进行慢性病、疫情等管理,解除医院间的信息孤岛,建立医疗联合体,减轻三甲医院就诊压力,达到优化医疗资源分配的目的。

新医改方案自2009年正式公布起,已步入第六个年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我国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同时还将完善医疗管理、运行、投入、价格形成、监管、科技和人才保障、信息系统、法律制度八大体制机制,简称为新医改的“四梁八柱”。医疗信息化作为支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之一,在近年来医改不断深化和智慧城市建设高峰中,正步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何雨生说,“整个医改方案就是一剂汤药,信息化作为这汤药的重要配方,它的表现可以说直接决定汤药的疗效。”卫生部2012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明确指出,未来数年将推出涉及金额高达4000亿元的7大医疗体系重大专项。其中,全民电子健康系统工程预算611亿元,包括落实大型综合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建立全民电子健康档案和打造区域性医疗信息化平台三项工作。这是政府首次明确提出用于医疗信息化方向的投资规模,表明信息化在医疗体系改革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医疗信息建设的部分标准目前已经确立。2014年6月,卫计委发布《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居民健康档案医学检验项目常用代码》、《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和《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首次明确区域信息化建设的正式标准。行业标准的确立将有望解决区域医疗平台间因数据标准不一导致的信息孤岛问题,为全面推进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真正实现互联互通扫除障碍。

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信息司副司长张峰称,医疗信息化已纳入“十三五”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重点,将实现重点突破。

张峰介绍,医疗信息化的总体框架主要包括三个数据库: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和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以三个数据库来支撑一个信息平台,在平台上支持六大类业务应用: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管理,逐步形成国家、省、地市和县四级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同时强化信息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

张峰透露,“十三五”时期的规划有:深入开展人口健康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全力加强示范推广;持续深化重点业务应用,实现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全国人口并整合共享;全面建成互联互通的四级信息平台,实现六大业务协同应用和信息共享;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实现全国“一卡通”。

医疗信息化正处于发展机遇期,各级政府重视,财政支持力度大,行业将迎来加速发展期。有预测称,2012-2016年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将由176.6亿元增至339.9亿元,年均增长17.8%。广发证券研究员刘雪峰认为,根据区域医疗的实际推进进度,目前区域医疗依然处在地区的摸索和试点阶段,大规模的推进和市场增速顶峰还未到来。

眼下,各公司正进一步深入挖掘政府和医院的需求,加快跑马圈地的步伐。产品层面,IT企业加强了在原有业务领域之外的延伸,万达信息正加快布局远程医疗,卫宁软件在基层医疗信息化领域已有所突破;服务方面,个别领军企业开始涉足医院数据资源的价值挖掘。

电子病历是金矿

医疗信息化的精髓在于电子病历。电子病历系统以电子化方式记录患者就诊的信息,包括首页、病程记录、检查检验结果、医嘱、手术记录、护理记录等,其中既有结构化信息,也有非结构化的自由文本,还有图形图像信息,可以将患者历次在医院诊疗过程的信息全部记录下来,并能够针对这些数据进行后期的处理、查询和统计。

中信建投研究员吕江峰解释称,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以及共享,能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医疗事故发生概率。电子病历数据能够应用临床科研和药品研究需要。当前,世界各国对电子病历建设都极其重视,美国、日本、欧洲对电子病历建设均进行了大量投入。2009年美国通过的经济复兴法案即包括10年190亿美元在电子病历领域的投入,目前的估计是实际投入将达270亿。英国政府则10年投入了55亿英镑做电子病历。

与美国相比,我国的电子病历建设进程相去甚远。按照美国医院临床系统电子病历评估标准,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情况由低到高划分为0到7级:0级为未形成电子病历系统;1级是部门内初步数据采集;2级可以进行部门内数据交换;3级不仅做到部门间数据交换,还可以进行初级医疗决策支持;4级则全院信息共享,中级医疗决策支持;5级可以进行统一数据管理,各部门系统数据集成,基本建立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平台;6级达到全流程医疗数据闭环管理,高级医疗决策支持;7级是完整的电子病历系统,可以在区域医疗信息共享。截至2012年,中国还未有一家医院能够达到标准评定的7级水平。吕江峰认为,基础医疗信息化的完善程度,是决定电子病历建设级别高低最为关键的因素。美国的电子病历建设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过去20多年,现在仍然存在巨大的完善空间。

吕江峰介绍,电子病历的应用前景十分惊人。当数百万、千万的病历汇集在一起,运用大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医药公司和保险公司会视如至宝。美国公司Practice Fusion发掘的正是电子病历这座金矿,2013年9月,该公司已经拥有6500名患者的电子病历,累计融资1.3亿美元,估值高达7亿美元。2009年,为推进医疗改革,美国政府颁布法案规定:诊所中2015年前使用电子病历系统的医生,将会获得4.4万到6.4万美元的医疗保险奖金,反之,将要接受罚款。相较于其他电子病历系统提供商的高收费,Pactice Fusion的免费策略收到奇效,而其回报则是其系统生成病历的所有权。该公司很快得到大量医生用户的青睐,很多医疗公司开始在其系统上投放广告,2012年其广告收入已达到数千万美元。这一数额未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但是,真正的金矿是病历背后的大数据研究。对于医药公司以及研究机构来说,药品的临床效果、医生在开处方时的药品选择倾向以及近年来的健康趋势,都是研发以及销售最宝贵的资料。而每一种疾病与年龄、身体状况以及其他各种因素可能的关系,对于保险公司保单设计起着决定性作用。2013年1月,Practice Fusion上线了一个名为Practice Fusion Insight的收费产品,开始为医疗供应商、保险公司、医药公司和研究机构提供基于大数据的重要临床趋势和分析。

“一个商业模式成功的基础条件在于参与商业各方均能受益。Pactice Fusion公司的例子正是满足了这一条件。”吕江峰分析称,电子病历的有效使用,使得病人就诊效率提高,社会总体医疗费用降低,政府支出减小。医生由于使用电子病历得到政府奖励,公司通过提供广告和大数据分析从医药公司处获利,而医药公司依据大数据分析研制出更具疗效的药物,并通过投放广告而提高药物的销量,可谓一举多得。

引入大数据是关键

真正有用的医疗信息化系统不单单是贮存医疗档案,否则它就是一套“死系统”。业内人士建议引入大数据比对分析,从而让这套系统“复活”。举个例子,利用大数据进行挖掘后,医疗信息系统会提醒医生开处方时药物的过敏反应,或者会提供医疗措施的建议,告知医生患者需要注射疫苗,或根据医疗文献提醒医生患者最近的症状并不支持刚预约的成像检查。不仅如此,医疗信息系统还可用于人群监测,如对将会流行的传染病的早期症状加以监控,或对新上市的处方药的副作用加以关注。

随着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电子病历的应用和共享将大行其道。如何存储快速增长的、海量的数据,如何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挖掘价值?这将成为医疗卫生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介绍,所谓大数据是指在允许的时间里,无法用常规软件对数据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而产生的数据集合。医疗数据大体可以分为3种: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其中,大量的数据属于业务过程中产生的文档等非结构化数据。

卫宁软件一名高管透露,随着信息化的推进,包括电子病历在内的各类健康数据,已经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态势,数据量是过去的数十倍。这一说法得到上海市卫生局一位负责人的印证,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上海市正推进健康信息网工程建设,第一阶段联合了上海市六个区和34家三甲医院,半年时间,数据量已经超过12亿笔,每天的入库量是800万笔,每天以TB级的数据量增长。

这些数据包含大量的非结构化的数据,例如心电图、B超、CT、MR、CR、DR和DSA等。临床的大量影像文件是医生诊断的重要依据。医疗信息化需要将数据转化为宝贵的资源,有效地应用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数据,从而创造最大价值。

例如,常规的电子病历系统并不包含数据分析功能,其核心部分,还只是患者个体就诊情况的记录。比如说电子病历并不能捕获关节手术接受者的疼痛和康复详情,但如果能够将相关的术后指标存入数据库,就可以帮助其他希望接受手术的患者了解自己可能获得的疗效。显然,通过数据和案例分析为患者确定个性化的医疗方案,比通过专项研究来达到这一目标更为快捷和经济。

邬贺铨介绍,大数据引入医疗信息化领域的第一个应用是临床诊断。“这首先体现在对病人的数据分析。”他说,精准地分析病人的体征、治疗费用和疗效数据,可避免过度治疗、避免副作用较为明显的治疗。通过进一步比较各种治疗措施的效果,医生可更好地确定临床最有效、效益最好的治疗方法。

其次体现在临床决策系统。通过将医生处方和医疗专家库医学指导比较,系统可提醒医生避免出错,如药品不良反应、过度使用抗生素等,帮助医生降低医疗风险。“美国的一个儿科医院通过使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两个月内减少了40%的药品不良反应。”他举例说。

最后是可以让临床医疗数据更加透明。邬贺铨介绍,美国疾控中心公布的医疗数据,可以帮助病人作出更明智的决定,从而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治疗方案。“通过告诉病人多种不同的医疗方案,病人可以自己选择治疗方案。美国还公开发布不同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绩效数据,这有助于督促医院改进医疗服务质量。”邬贺铨评价道,“仅仅这个医疗临床决策系统,对美国来讲,一年就能减少1650亿美元医疗支出。”

医疗信息化11只概念股价值解析

东华软件:收购至高通信提升“云+端”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事件:公司拟向章云芳、刘玉龙等9 名交易对方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至高通信100%股权,对价8 亿元,对应2014 年承诺净利润11.7 倍PE;同时拟向不超过10 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2 亿元。

点评:

至高通信是国内领先的行业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至高通信主要向银行、军警和政府等行业客户提供移动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客户包括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新华社、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成都三零瑞通、北京北斗星通等知名企事业单位,客户资源丰富稳定。至高通信原股东承诺2014-2017 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840、8438、10544、12653 万元。

先发优势明显,新产品极具市场前景。作为国内最早的一批专业从事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服务的企业,至高通信在移动信息化领域竞争力极强,储备了大量新产品,如与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合作的海云安全智能终端项目、与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的“军用智能手持式读写终端”项目、以及自主开发的北斗一二代一体机等。此外,还与国产芯片厂商展开密切合作,从芯片的底层对信息进行加密,实现密文的信息传输。考虑到目前行业级移动信息化产品仍处于发展初期,至高产品拥有明显的先发优势,且面向的主要是是军工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协同效应强,显着提高公司“云+端”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公司收购至高通信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至高通信主要面向金融、军警、政府等领域,与公司原有客户群体具有较强的协同性;另一方面,至高通信在移动终端产品上实力较强,可以提升公司在终端方面的服务能力,使其拥有了“云+端”的整体解决方案,利于其在传统优势的金融、医疗、电力、能源、教育等行业进行业务拓展。

投资建议:收购至高通信将显着增厚公司利润,同时将其业务延伸至军警领域,并显着提高“云+端”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我们调整2014-2015 年备考EPS 至0.73 元和0.94 元。公司停牌期间申万计算机指数上涨21%,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14、2015 年PE 仅为24 和18 倍,在板块中处于最低位,维持“买入-A”评级,6 个月目标价25 元。

风险提示:管理风险、整合风险、新产品不达预期风险

卫宁软件:打造医疗“毫州模式”,卡位价值待重估

1) 卫宁软件与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保安徽分公司等于1月13日签署《合作协议》,推出亳州个人医疗健康管理平台APP.2) 亳州市民可通过手机APP 实现预约挂号、费用结算等功能,可享受个人电子病历、慢病管理等全面健康管理服务。

平安观点:

实现移动医疗服务闭环,打造医疗领域“毫州模式”。我们认为这份协议看点主要有两个,第一:对人社和医院而言,实现医保控费(2G)、商保控费(2B)与移动健康(2C)的深度融合。人保将承担医保经办机构职责负责医保控费;第二:对患者而言,该移动健康APP 实现了就诊流程与HIS 流程的深度融合,闭环已经打通。“毫州模式”在一个统一平台上,充分实现了各方的利益诉求。基于此,该模式成功运行可能性极大。未来,以该模式向安徽乃至全国推广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公司面朝的是星辰与大海。对于公司而言,这是在医保&商保控费市场开拓基础上商业模式的新探索。值得关注的是,所有的健康数据包括临床数据都将基于该平台。

公司作为该平台运营商,后续想象空间广阔。包括审核的服务费分成,处方药配送,还是慢性病管理。公司潜在的对标是ESI 和CERNER。当前市值分别是公司的二十二和八倍。可以确定的是,医疗IT 是一个可以孕育超大市值公司的行业。

投资逻辑再梳理,公司卡位价值亟待重估。1 )控费市场卡位:公司目前已拿下山西省级医保控费平台。考虑公司拥有的全国领先风控引擎,医疗和社保端资源,全年拿下1/3市场份额将是大概率事件。2) HIS 卡位:医院端资源的积累,都为移动健康、医药电商、慢性病管理业务打下重要基础。基于此,我们认为,公司当前卡位意义凸显,价值亟待重估。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暂不考虑外延式扩张影响,预计公司14-16年EPS 分别为0.60、0.88和1.20元。目前股价存在低估,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变革风险、收购整合风险、核心人员流失风险。

万达信息:完成医疗信息化产业链布局,迎发展机会

报告摘要:

公司是城市信息化服务领先企业,具有业内一流经营资质及丰富的业务经验,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民航交通、工商管理等多个城市信息化领域已经建立了竞争优势。

2014年公司收购上海复高100%股权、宁波金唐100%股权,将业务拓展至医院信息以及社区卫生化领域,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医疗卫生信息服务领域的行业地位。公司拟定向增发收购四川浩特49%股份实现100%持股,使公司智慧城市产业链进一步完善,而四川浩特在得到公司资金支持后,业务发展较为迅速。

公司业绩持续较快增长,2010-2014年前三季,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0.74%、40.89%、27.33%、37.11%、34.89%,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增长33.14%、53.88%、36.21%、31.66%、31.26%。

目前医改进入深水区,医疗卫生信息化市场空间巨大,公司作为医疗卫生信息化服务的领先企业,已完成了医疗信息化全产业链的布局,未来业务发展具有较大想象空间。

基于公司在行业经验、成功案例、经营资质方面建立的综合竞争优势,我们预计2014-2016年公司收入分别增长46.65%、22.82%、20%,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增长24.90%、19.77%、25.28%,对应EPS0.75元、0.90元、1.13元(不考虑定向增发实施影响)。

公司拥有较强的业务竞争优势及良好发展前景,业绩有望保持增长势头,给予增持的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股价涨幅较大,目前估值较高,建议待股价回调后再择机介入。

风险提示:高估值风险、业务扩展速度及业绩增长不达预期等。

东软集团:医疗业务引入巨资,拆出活力,价值重估

事件:东软集团发布公告:公司七届八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子公司-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东软熙康控股有限公司引进投资者的议案》。威志环球(实际控制人为弘毅投资)、高盛、通和以及东软控股拟出资11.33亿购买东软集团所持东软医疗公司部分股权,并会同东软医疗员工持股公司对东软医疗进行增资16亿;景建创投(实际控制人为弘毅投资)、高盛、协同禾创、熙康员工持股公司以及东软控股拟对熙康公司增资1.7亿美元。交易完成后,东软集团持有东软医疗33.35%股权,持有熙康公司32.81%股权。

点评:

方案简介。(1)以东软医疗估值25亿为基础,威志环球(实际控制人为弘毅投资)、高盛、通和以及东软控股出资11.33亿购买东软集团所持东软医疗公司部分股权,并会同东软医疗员工持股公司对东软医疗进行增资16亿。投资分两次交割;(2)以熙康公司估值1.5亿美元为基础,景建创投(实际控制人为弘毅投资)、高盛、协同禾创、熙康员工持股公司以及东软控股对熙康公司增资1.7亿美元。投资分两次交割;(3)两笔交易均有回购安排。若交易标的未能在6年内上市,东软集团有回购义务。东软医疗首选上市地为香港,熙康公司首选上市地为美国;(4)交易完成后,东软集团持有东软医疗33.35%股权,预计增加归母净利润7亿,持有熙康公司32.81%股权,预计增加归母净利润3亿。交易前后股东结构变化见表1和表2.

业务分拆重构估值体系。公司目前业务众多,主要分为解决方案、软件外包、医疗设备和健康服务。其中,医疗设备、软件外包、健康服务以及解决方案中的政府、医疗、电力、电信等领域均有较高市场地位,这些业务的可比公司均有可观市值。分拆战略一旦成功,分部估值的方法将具备更坚实的基础,公司整体估值有大幅提升的可能。

释放业务潜能、缓解资金压力、有协同效应。我们认为本次交易的意义在于:(1)释放业务潜能。与公司其他业务相比,医疗设备和健康管理服务业务在商业模式、业务推广方式和激励机制方面有很大不同。在现有架构下,存在难以实现高效的差异化激励和投入不足(因为盈利压力)的问题。通过业务分拆,被分拆的业务线可以定制员工激励机制,根据业务需要加大投入力度,从而充分释放医疗设备和健康管理业务潜能;(2)获得资本支持,加速业务推进。通过增资扩股,东软医疗和熙康公司分别获得16亿人民币和1.7亿美元现金,有助于其加大研发和市场投入,加速业务发展;(3)与战投有一定协同效应。通过引入弘毅和高盛等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东软医疗和熙康公司可以与其已投资公司资源形成协同效应,获得新的发展动力;(4)东软医疗和熙康实现分拆上市后,可以借助资本平台,加大境内外并购力度,实现业务规模的迅速扩大和产品线的持续拓宽。

对短期盈利影响不大,明年可增加巨额资产重估收益。2013年,东软医疗净利在1亿左右,而熙康业务亏损近1亿。假设东软医疗和熙康在2013年初分拆,公司2013年备考净利润将因此减少3000万,影响不大。若本次交易在2015年完成,通过股权出售和资产重估,公司2015年将一次性增加近10亿净利。

业务分拆实现价值重估,获得一级市场高度认同,中长期角度维持“买入”评级。暂不考虑本次交易影响,假设公司每年将处理部分园区地产(假设14年约贡献1.5亿净利润),我们预测公司2014~2016年EPS分别为0.36元、0.45元和0.56元。与公司部分业务线形成竞争的万达信息目前市值超过180亿,卫宁软件市值超过130亿,在业务分拆的前提下,公司目前仅有约200亿市值显然是被低估的。弘毅和高盛等着名机构的巨额投资表明一级市场对公司医疗业务的高度认同,可以提振投资者信心。我们维持中长期“买入”的投资评级,并给予22.50元的6个月目标价,对应约50倍的2015年市盈率和3倍2014年市销率。建议投资者关注管理层进一步激励的可能。

主要不确定性。本次交易尚需相关部门批准;汇率风险;宏观经济影响。

海虹控股:基于PBM业务的健康管理公司,潜力巨大

PBM 业务的第一步延伸:开拓商业健康险、驶入新蓝海。

公司近期与商业保险公司进行商业健康险的合作,这是PBM 业务的第一步延伸,而商业健康险潜力巨大,10年之后规模有望过万亿,可以认为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我们总体判断,公司给商业健康险带来的价值在于:1、设计新产品(针对慢性病患者的产品),扩充产品线。2、加强保险公司赔付的事前监控。3、降低核保人员数量,提高效率。4、患者医疗费用的直接支付。

PBM业务使得公司积累了强大的医疗数据分析能力。

公司PBM业务试点范围覆盖全国20个省/直辖市的100余地市,覆盖参保人群约为4亿,监管4000亿基金,处理30亿单据/年。形成了强大的医疗数据分析能力。PBM系统是美国ESI 自1986年建立,历经近30年的积累,公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了快速学习的过程,远超竞争对手。目前公司临床知识库和药品标准数据库涵盖18个子数据库,在ESI 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中医药数据库,我们认为公司基于PBM 业务形成了强大的医疗数据分析能力和对医疗行业的深刻理解,这是公司超越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优势。

PBM业务的第二步延伸:针对中高端人群的慢性病管理。

基于PBM业务,公司开发出慢性病管理的工具:“新健康”app,双向连接医院和患者(C 端)。“新健康”给用户带来的价值包括: 1、针对慢性病患者提供医院和医生的推荐。2、对患者身体状态的监控,提供健康管理建议。3、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商业保险产品。4、为异地患者安排医院就诊。慢病管理可以做成子产品而嵌套进商业健康险,亦可开拓大企业的雇员福利计划,从而聚集C 端用户。我们认为目前中高端人群慢性病管理产品极为匮乏,海虹“新健康”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风险提示。

与商业保险的合作、以及新健康业务推进进度低于预期。

建议积极关注,首次覆盖暂无评级。

公司与商业保险合作及慢病管理是可行的商业模式,但业绩尚未到爆发时点。

预计14-16EPS0.02/0.02/0.04元。传统估值体系不适用于现在股价,首次覆盖,暂无评级。但公司商业模式日益清晰,我们会重点关注公司业务线的进展。

九安医疗:Ihealth海外延续高增长,国内联手小米,蓄势待发

投资要点:

Ihealth系列海外销售已形成规模,未来高速增长将延续。经过2010-2013年的海外市场推广,ihealth系列已经进入Bestbuy、苹果专卖店等海外主流渠道,这几年大规模人力、物力的投入和多次试错积累起来的海外拓展经验构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2013年ihealth系列海外销售额突破1000万美金,今年预计销售额翻一番,未来高速增长可期。

联手小米发力ihealth国内市场,共同打造国内市场移动医疗领域人气单品。Ihealth系列在海外市场成功销售得以验证后,公司今年7月面向国内市场发售首款ihealth系列产品,开始国内市场推广。今年9月引入小米投资2500万美元战略投资,小米投资持有ihealth.Inc公司20%股份。合作中公司可免费享用小米的电商渠道资源,共同打造高性价比的人气单品,本次合作有望迅速打开ihealth系列的国内市场。

移动医疗行业空间巨大,公司率先探索多种合作方式。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达到230亿美元,2014年我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约28.4亿元,预计2017年将突破1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64%。公司是移动医疗领域领头羊,有望分享移动医疗行业的高速增长。

定增投资移动医疗周边生态,保障公司未来发展。公司拟募集不超过8.1亿元资金,投资移动医疗周边生态及硬件研发基地、产品体验中心等。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考虑到公司所处移动医疗行业前景广阔,作为行业领头羊,公司将分享行业的高速增长,短期业绩虽不达预期,建议持续关注,我们测算2014-2016年EPS分别为0.02、0.04、0.12元。 风险提示:ihealth系列推广低于预期的风险、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风险、国内企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朗玛信息:并购启生信息,打造健康互联网+龙头

收购启生信息,进军健康互联网。

公司以6.5 亿元收购启生信息,启生信息旗下39 健康网是国内领先的健康信息化网络平台,访问量位居同类网站之首,用户规模过亿,深受医药企业类广告主青睐。

互联网技术变革,改变医疗健康行业服务模式。

2012 年,我国健康服务产业市场总规模接近6 万亿元,2020 年将达8万亿,但互联网化程度相对偏低。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医疗领域互联网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前沿医疗技术、大数据等IT 技术的应用趋向深化,新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将随之产生。目前美国已经涌现了一批优秀健康互联网公司,出探索出多种盈利模式,例如:Epocrates、ZocDoc 等企业。国内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初具规模的主要以39 健康网、“好大夫在线”为代表,分别探索出医疗健康广告收入、向患者收费然后与医生分成的商业模式。随着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在线医疗健康服务或将衍生更多商业模式。

国内在线医疗健康广告市场增长迅速。

医疗健康互联网广告主要客户为制药企业及医疗机构等,其中医院是主要的广告投放客户。2013 年制药企业互联网广告投放规模达到6.3 亿元,同比增加40%。2013 年中国医院行业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64.2 亿元,同比增长65.1%。下游增长迅速,39 健康网广告为主的盈利模式可持续性强。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将充分以贵州大数据政策为依托,发力医疗健康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医疗健康服务将是成为公司重点业务方向。假设启生信息2015 年并表,预计公司2014~2016 年EPS 分别为0.62、1.25、1.66 元,分别对应143 倍、70 倍、53 倍PE,考虑到公司传统电信语音增值类业务或将出现增长瓶颈,给予公司“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协同效应不显着;健康互联网发展受制现有法律政策。

三诺生物:基本面在底部,估值较便宜

主业平稳增长。公司前3季度收入增长16.64%,净利润增长21.62%;3季度单季度收入增长13.98%,净利润增长29.64%,平稳增长。公司绝大部分收入都来自血糖安稳系列产品,其中安稳免条码产品的占比持续上升;安逸和智能系列的收入占比目前还较小。海外市场我们预计全年有望达到6000-7000万收入(前三季度收入4900万),较去年略有下滑,主要跟结算周期有关系。公司也围绕着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疾病在做其他检测指标POCT产品的研究,涉及的检测指标有血酮、肌酐和糖化血红蛋白等。公司9月份2亿元在深圳市设立全资子公司—三诺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未来主要围绕糖尿病、医疗服务和POCT等领域来开展整合和并购。

试水医疗服务。10月份,公司通过子公司三诺健康2812.8万收购健恒医院80%股权,健恒医院是一家以糖尿病治疗为主的专科民营医院,其前身是由我国糖尿病专家杭建梅女士于1991年创建,至今已有23年,形成了有效的一整套治疗糖尿病的特色疗法。1-9月收入为910万,净利润为59.3万;该医院有30多张住院病床,每年1万多的门诊量。公司希望以这家医院为试点,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慢性病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多关于慢性病监测、评估、干预和管理服务。三诺生物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糖尿病用户,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慢性病数据。公司通过三诺健康这个投资平台,将逐步建立慢性病管理平台,为血糖仪客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未来慢性病管理平台与慢性病数据平台有望相辅相成,互动发展。公司在健恒医院上摸索到经验之后,我们判断也有可能加快医疗服务相关步伐,这与行业趋势也是相吻合的。

医院市场2015年有望开始发力。公司11月12日发布公告,公司研发的新型血糖测试系统(金准、金稳系列)及配套试条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该产品是公司从国外引入的蔡晓华博士(首席科学家,曾是诺华现代传感器部负责人)开发的,试纸条采用的是金电极,较公司原有碳电极产品的准确度等性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基本达到罗氏、强生等企业的水平。金准系列产品主要用于医院市场,金稳系列产品主要用于OTC中高端市场。公司医院市场的销售队伍建设从2013年底开始加强,目前已有40-50人的规模,2015年医院队伍人数可能还会增加。初期医院市场预计以县级等基层医院为主,未来逐步往高端医院进军。未来2-3年,医院市场收入可能会有一定规模,但是学术推广等也投入较大,预计利润有限。目前该系列产品也已经启动了在美国的FDA注册,未来有望通过该款产品打开美国市场。

移动医疗摸索中。公司前期在移动医疗方面有所试水,入股了糖护科技并推出了手机血糖仪产品。手机血糖仪4月份开始销售,销售台数超过2-3万台,跟老年人较少用智能手机有较大关系。我们看好心血管、糖尿病等大病种领域通过移动手段打造医疗闭环的市场潜力,三诺生物在血糖领域有广大的用户,未来如果能够整合好医生资源、构建好商业模式,则有可能大幅提升公司价值,在美国已有类似成功案例(如welldoc)。

维持“增持”评级,6个月目标价44.1元。上市以来,公司相继完成了销售人员扩充和渠道下沉、新产能投放、引进海外高级研发人才、股权激励等战略举措,至此公司在血糖监测领域的优势较明显;并购、海外市场、医院市场等提供业绩弹性,维持增持评级。不考虑并购,我们预测14-16年EPS分别为1.01、1.26、1.62元,给予公司6个月目标价44.1元,对应2015年35倍PE.

主要不确定因素。新产品推广进度、并购进度、行业竞争加剧。

福瑞股份:董事长间接增持彰显信心,看好公司切入慢病管理领域巨大空间

投资要点

公司公告,收到中国高新投资集团(持股5%以上股东)报告,2015年1月15日收市后,其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向北京熔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让100万股(占总股本的0.77%),交易价格为34.63元/股,合计金额3463万元。而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王冠一先生持有北京熔拓资产18%的股权,相当于董事长间接增持了公司股权,完全彰显了公司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公司二股东中国高新投资集团一直试图转让公司股权,但并不是出于对公司不看好,而是其作为财务投资者身份的正常退出流程。2013年12月,公司停牌,公告董事长进行股权质押,拟通过大宗交易形式受让中国高新投资集团转让的股权,但此后由于其他因素,董事长并未采取大宗交易受让的方式增持股权,而是于2014年9月选择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对董事长定向增发5000万元公司股票,价格25.53元/股。另一方面,中国高新投资集团从2014年6月3日至9月25日期间通过10次集合竞价交易(二级市场交易)方式累计卖出119万股公司股票,价格区间在32.15元~36.54元/股,但实际上,公司曾在2014年10月27日股价达到过48.76元,中国高新集团并未选择在当时股价最高位减持,而是在当前股价34.63元/股首次以大宗交易方式转让股权,我们判断,其不是不看好公司未来发展,更不是希望减持在股价高位,而是可能由于完成集团利润指标等其他因素而采取行动,短期内再次减持的可能性非常低,我们理解,不应作为二股东中国高新投资对公司未来价值判断的依据,相反,在中国高新投资大宗交易中,董事长间接增持了公司股权,反而展现了管理层对公司的信心。

公司于2014年9月份拟通过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对董事长定向增发5000万元公司股票,由于金额较小,审批流程上执行快速审批通道程序,按照时间推算,我们预计,定增有望于本月获批。

我们坚定看好公司未来切入慢病管理领域巨大空间。公司不是简单的诊断设备和药品生产企业,而是以技术全球领先的肝纤维化及脂肪肝诊断设备Fibroscan为切入点,延伸到肝病管理领域。通过“爱肝一生中心”的模式,以肝纤维化诊断为起点,带动其自产药品及代理药品的销售,市场空间巨大。后续通过肝病大数据的累积及运用,还将提供脂肪肝及肝纤维化等慢性肝病的治疗方案,成为慢性肝病全产业链服务企业。

Fibroscan开始全面进入爆发增长阶段,市场空间巨大。Fibroscan03年获欧盟批准,08年进入中国市场,十多年来,Fibroscan累计了大量临床数据,证实其作为无创检测肝纤维化方式的准确度及精确度可媲美金标准“肝穿刺”,远胜其他检测手段。13年3月,Fibroscan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慢性肝病管理和肝纤维化检测,14年3月得到美国肝病研究学会推荐用于管理慢性肝病患者,14年4月得到WHO推荐用于评估HCV感染者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程度。我们判断,以此为标志,Fibroscan进入全面爆发增长期。过去十年,Fibroscan累计销量2000台,其全球市场容量至少2万台,对应收入和净利润在160亿元和40亿元左右,如果考虑CAP脂肪肝检测功能,则在5万台以上。2003年~2010年,Fibroscan累积销售仅1000台左右,而2011年~2013年,公司Fibroscan三年累积销售已经达到1010台,且继续保持40%以上的增速,我们判断,未来,公司Fibroscan销售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至50%以上。“爱肝一生中心”模式符合多方利益,2013年初开始推出以来发展迅速。2013年签约23家医院、2014年中期已经签约37家,预计今年年底签约医院数量将达到50家左右,明年有望达到100家,长期来看,全国潜在合作医院数量最保守预计也至少在1000家以上。我们测算,一个爱肝一生中心培育成熟将需要2~3年,培育成熟后,通过自产及代理药品销售金额预计在500万元以上,代理药品及设备维护产生的净利润预计将在100万。则,1000家爱肝一生中心培育成熟后产生的净利润将在10亿元以上。

我们判断,子公司Ecosens将进入全面爆发阶段、母公司显着受益于虫草价格大幅回落、公司未来将打通从肝病诊断到治疗全产业链慢病管理,盈利空间巨大。暂不考虑对董事长定增,考虑诉讼赔偿等非经常性收益,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净利润分别为0.79/1.34/2.24亿元,EPS分别为0.61/1.03/1.72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66/1.21/2.21亿元,同比增长815%/83%/83%,公司合理估值应该在98~103亿元,相比当前46亿的市值至少有一倍以上的空间,给与“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Fibroscan销售低于预期

乐普医疗:经营动力足,打造四位一体大健康平台

投资要点:

经营动力足,打造大健康平台,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近期频繁外延、不断强化员工激励,公告收购新东港新进降血脂领域,与圣诺生物合作新进糖尿病领域,并拟定增不超过15亿,经营动力足。

我们维持增持评级,上调2014-2016年EPS 预测0.54(+0.04)/0.65(+0.04)/0.81(+0.07)元,上调目标价至32.5元,对应2015年PE50X.

市场担忧:新布局领域竞争力不足,平台搭建难度大。

市场普遍认为医疗服务、移动医疗等领域新进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而公司主打业务为心脑血管植/介入高值耗材,缺乏对新领域、新模式的探索,担心公司打造大健康平台阻力较大、难度较高、竞争力不足。

我们的观点:核心资源短期不可复制,为平台搭建构筑护城河。

我们认为慢病领域核心资源是医生,软硬件技术可以通过收购专业团队快速获得,并通过适当激励给予积极性。公司在主打产品心脏支架成功实现进口替代的过程中已积累大量优质医生资源及良好病患口碑,短期不可复制,为其抢先搭建大健康平台进一步构筑护城河,有望享有长期强势地位。

“四位一体”平台:内外并驱,“器械+制药+服务+移动医疗”协同发展。

公司拟深度整合在心脑血管多年耕耘积累的丰富资源,构建覆盖医生、医院、“防诊治”人群等利益群体的生态圈。我们认为看点有,1)器械:新品上市+新领域外延;2)制药:心脑血管+糖尿病重磅产品扩充;3)服务:第三方检测+心脑血管“防诊治”平台;4)移动医疗:家庭健康管理平台。

风险提示:并购整合低于预期;新品上市风险。

宝莱特:血透业务增长,移动医疗产品推出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13.3%,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2252万元,同比下滑13.3%,对应EPS 0.15元。

血透业务收入上涨较快。公司血透业务实现收入7000万元,同比增长75.6%,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公司自2012年通过收购透析粉液企业开始介入,通过收购和自主研发,已在全国各地对透析机,透析针管,透析器和透析粉液进行了全面布局,其中透析粉液已经贡献业绩。随着透析机和透析器研发生产推进,公司逐渐打通了血透行业全产业链,未来有望充分享受行业的爆发式发展。

育儿宝产品推出。公司首款移动医疗产品育儿宝智能体温计已经上市。在京东商城,已能看到育儿宝相关配套产品。育儿宝是目前国内极少数获得二级医疗机械注册证的产品。可穿戴医疗行业在国内蓬勃发展,腕表,手环等充斥市场,但专业性不足,多定位于消费类电子。而公司依托20年来在医疗器械领域积累的经验,其产品将真正实现医学功能,在纷杂的市场中建立自己的品牌,并后续有望衍生出各类互联网大数据等应用,市场空间广阔。同时我们认为,第一款产品实现销售之后,公司能积累相关的研发和销售经验,为后续新的移动医疗产品的推出做好准备。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14-16年EPS 0.25元,0.35元和0.50元,我们看好公司产品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但考虑到市盈率估值较高,并且已到我们先期目标价,我们给予增持评级。

【责任编辑:孙杨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疗信息化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