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医生眼中的“阿里健康”
医生眼中的“阿里健康”
  • 2015-01-05 10:31
  • 作者:佚名
  • 来源:贝壳社

 本人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对,就是被洋气的互联网人鄙视的死脑经、没情怀、无节操,早晚都会被颠覆的死去活来的医务工作者。

前段时间,人生导师马云好像在一个亮瞎我等眼睛的会上说:三十年后,让医生失业。我院的很多大主任,小护士听完都很不爽,纷纷说,“有本事你马云三十年内别到医院看病,有钱就变成人生裁判了?三十年后,120能直接把病人送到天猫去么?

”淡定,一定要淡定。虽然让我等“睁眼看到手术床,闭眼想到停尸房”的人相信未来一些很悬的东西的确有点难。但还是要试图理解,比如我就仔细想了想阿里健康卖处方药这事儿,于是想出了一些岔子。

第一,和医院打交道有多难,你只有试了才知道

虽然互联网步步紧逼,但医疗行业的特有属性很难改变。医疗的商品和服务大多数都需要医生分配,而不是由接受这种商品和服务的患者自行裁定。所以,在阿里健康模式中,上传处方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目前拍照上传处方的做法不安全也不长久,未来一定需要直接从医院导电子处方,那就意味着阿里健康需要跟很多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进行对接。我们知道阿里的技术很牛,也知道阿里有能力搞定一些地方政府,医院院长迫于某些因素也有可能同意对接电子处方。但是真正的难点其实在于执行的时间成本。医院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做事儿要看领导脸色,只有大boss天天说重要的事情才能快速执行,也就是传说中的“一把手”工程。但是这件事,无论你怎么说出花来,院长都知道这其实是在割肉。所以即便他们表面上点头让你做,实际有可能完全采用一种沉默的反抗。你懂我的意思吗?就是有可能你天天找不到信息科主任,或者他们可以在不同的部门之间踢皮球,你原以为一个星期能搞定的事情,有可能一个月都没有眉目。

退一万步,即便院长真心想做,大家的精力也是有限的。除了日常业务工作之外,医院每年还要配合各种检查,演各种戏,红头文件一个接一个,凭什么你这点事儿就重要了?除此之外,这事儿还需要得到第三方HIS厂商的配合。但是HIS厂商这两年有点“多年媳妇儿熬成婆”的感觉。其实如果你了解那些年HIS厂商和医院打交道受过的伤,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今天让他们改个接口都有点“求爷”的感觉了。

以上主要想说明的是,技术上、理论上,阿里健康都有可能打通电子处方,但各种环境因素以及人情世故会让这件事情的时间成本大大增加。都说阿里地推能力强,来,给你一个最难的case你比划两下!

第二、阿里健康在价格上不见得有优势

目前的政策走向和现实情况都决定,未来网购处方药的重点在慢性病用药和常见病用药。而常见病用药的购药频次是很低的,患者可能一年就有两三次头疼拉肚子的情况。这种类型的消费往往达不到个人门诊报销起付线,所以患者要么自费,要么用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如果用个人账户里的钱,那么患者其实对价格不会很敏感。对于完全自费或者个人账户无余额的用户,如果他恰巧是一位智能手机的重度用户,那么他使用阿里健康的可能性才会大一些。

下面说说慢性病用户。虽然中国年轻人患慢性病的比例在升高,但是中老年人仍然是这个群体的主力。我们看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位65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假设每种疾病只开一种药,那么粗略算下来每年的药品支出在3000元左右(现实情况是,每种疾病都有可能混合用药,这样药品支出会更高)。按照北京的报销规定,退休人员的门诊起付线是1300元,超过起付线的部分在社区可以报销90%,在二级医院可以报销70%。如果老人在社区买药,那么一年下来只自付1470元,折合到每月也就120元左右。目前我们看阿里还没有把医保接进来,所以即便药店的价格比医院便宜50%,那么用户还需要付1500元。

如果我们再退一万步,阿里真的可以把医保接进来(你知道我基本上退到沟里去了,起码按近两年的情况来说),并且药店真的可以便宜50%,那么这位老人每月的药品开支也只能节省60元。我真的不知道这个数字能不能激烈老爷爷学习使用智能手机。

第三、比起价格,服务似乎更能打动人

这几年各种媒体都在不遗余力地渲染医患矛盾有多么多么严重,还出了不少看一眼就会变脑残的医疗剧,里面尽是找茬的患者。但其实现实不是这样,你去一些二级医院或者社区看看,很多治疗慢性病的医生连老爷爷家里谁做饭都知道。所以很多老人去医院除了检查开药之外,还会和医生唠唠嗑儿,抱怨一下身体如何不舒服,儿女如何不孝顺;而医生也会陪着唠唠嗑儿,开导开导老人,而且还会帮老人算医保里剩了多少钱,怎么开药比较合适。

你可别小看这三两句话,这对于中国老年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情感体验。如果医生说,“你可别信那些什么健康手机卖药的东西,都不是正规药,可别让人把钱骗走了。”那么你放心,这些老年用户你是绝对争取不过来的。

下面我们再退一万步,即便用户意识很前沿,接受手机买药的方式,但是阿里作为一个购药中间平台对整体服务质量完全没有把控力。比如各个药店执业药师的服务水平有差异,对于需要特殊指导使用的药品,他们的服务能不能到位?另外,对于到店取药的用户,药店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八成会诱导消费,这事儿想都不用想。“您再来两盒这个清热解毒的吧,中药没副作用,您这得长期调理巴拉巴拉。”

以上这些都会非常严重地损害用户在阿里健康上的消费体验,使本来就非常低频的用户留存更低。我想不管平台用何种方式撬动处方药销售,以下两点都不能忽视:第一,药品不是标准商品;第二,用户购买的不是单纯的药品,而是药品+服务。

【责任编辑:少丽 TEL:(010)68476606】

标签:阿里健康  医生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