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12-24 10:56
- 作者:佚名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项目背景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现代医院对重症患者进行监护和治疗等医疗活动的重要临床科室,是危重病患者集中的病区。重症患者抢救、治疗、康复过程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连续性,决定了ICU是医院最繁忙的临床科室之一。ICU医护人员对于危重患者生命支持的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和整体实力,而ICU数字化系统也成为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院一直高度重视ICU病房以及重症医学学科的建设。周浦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2005年,目前已经是一个功能齐全、制度完善、技术先进的综合性ICU,配备有先进的医疗监测仪器和治疗支持设备,拥有一支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专业技术,责任心强,具有奉献精神的专职ICU医生和护理队伍。负责全院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主要收治多发性创伤、重症感染、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围手术期危重病人,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
患者在ICU期间产生的临床信息容量大、变化快,医护人员需要及时掌握病情并进行干预,因此ICU医护人员对临床信息管理的需求比普通病房更为强烈。因此,我院从2014年初开始规划ICU临床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几个建设目标:
1、提升临床工作效率
根据重症医学的专科特点,将ICU日常医疗和护理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和自动化,充分利用床边设备数据采集、全院临床信息集成、以及基于移动设备的临床数据可视化技术,最大程度提升临床工作效率。
2、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覆盖重症监护相关的各个临床工作环节,以危重病人的临床护理过程为主线,建立ICU临床信息数据库,全流程、全方位地追踪和监控临床工作过程。
3、提升临床科研水平
以患者为中心,汇总来自各种床边设备、HIS、LIS、RIS、PACS、EMR等系统的临床信息,形成集成化、专业化的ICU电子病历,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跟踪,以及量化的综合分析。
4、提升科室管理水平
在自动采集和汇总重症监护各个临床工作环节数据的基础上,从多种临床和管理视角进行统计和分析,帮助管理层及时做出科学决策。
在医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信息科、护理部、重症医学科、心内科、医务部以及上海米健信息技术公司密切配合,在短短几个月内实现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的上线运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重症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数据中心,为数据分析和临床决策提供多种辅助工具,实现了ICU临床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该系统实现了对重症监护过程的规范化和数字化管理,以及监护信息和医疗信息的充分共享,不仅在全面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方面,而且在辅助医疗决策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项目管理方案
一、周浦医院ICU病区项目建设范围概况
1、整个病区规划31张床位(包含VIP和负压),均配备了吊塔,目前在用15个床位。
2、病房一般2-4张床,每个病房已预留一台电脑桌,准备放床边护士站。
3、1名护士负责2个病人。
4、设有2个VIP床位,有独立的监护仪;其余床位的监护仪都接到护士台的Philip中央监护。
5、监护仪:Philip MX600,800,呼吸机:Drager Savina,Drager Savina300,暂无血透,血气分析由检验科完成。
6、ICU监护系统在采集各类监护设备的同时,还需采集HIS、CIS,LIS、RIS、PACS信息和影像。
二、项目建设情况
1.医院总体需求
(1)医院信息科需求:满足上海电子病历功能评级的五级标准以上。
(2)ICU病区需求:
l定制周浦医院的护理记录单。
l实现监护记录与HIS/EMR的对接,特别是在“普通病房à手术室àICUà普通病房”流转过程中,病人回到普通病房后,医生也能调阅病人在ICU期间的病历和监护纪录。
l镇静、镇痛方面的评分。
l设备采集的数据,护士长可手工修改。
2.硬件情况
3.集成情况
ICU系统需要和医院的其它信息系统进行通信以完成数据集成.具体的数据集成有以下几个方面:
l基础数据集成:包括患者信息,病症信息,病床信息,首页模块信息,护理体征模块信息,医嘱,病历模块信息,等等.基础数据由ICU系统从HIS 系统中导入。
l检验数据集成:患者在检验科所做的检查检验结果,由ICU系统从LIS系统中导入。
l检查数据集成:患者在各检查科室所做的检查结果,同步导入到ICU系统中,包括了RIS/PACS的文字以及影像资料,供ICU临床医生参考,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
4.人员组成
由于ICU系统需要和医院信息系统(HIS、CIS、EMR 、LIS、RIS、PACS)进行数据集成接口建设,并且需要从ICU的监护仪设备中读取患者术中的各种体征信息,因此需要医院协调相关的工作人员,与对方公司的实施工程师一起完成数据集成工作。具体工作为:
l医院协调安排HIS、CIS、EMR系统工程师,为ICU系统与HIS系统的集成准备接口,完成与HIS系统的数据通信交互。
l医院协调安排一位LIS、RIS系统工程师,为ICU系统与LIS、RIS系统的集成准备接口,完成与医技相关系统的数据通信.
l医院提供当前ICU在使用的所有ICU相关设备的品牌、型号、厂商的信息,由ICU系统的工程师与厂商沟通,完成ICU系统与各类监护仪的数据通信采集。
5.实施内容(实施步骤)
6.ICU临床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组人员安排
周浦医院ICU信息系统是以人、机、设备相结合的系统,因此ICU信息系统建设规划的实施首先必须落实所有相关的人员。
(1)项目管理组。通常的做法是建立一个以医院主管领导为组长,以医政管理、重症医学科、护理、计算机技术部门主要领导为主的信息系统实施项目组,主要任务是负责系统建设的组织、工作流程与规范制定、系统建设质量监督等工作,这些工作主要是在建设过程中超出日常管理工作职责范围的协调与处理。管理小组应明确责任分工,培训技能,宣传教育,监督管理四个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规划和实施计划具体地体现出来。管理小组由甲乙双方人员共同组成,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推进,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召开协调会议,主要人员包括:
1)分管医院领导(组长)
2)信息科科长(副组长)
3)重症医学科主任
4)重症医学科护士长
5)信息科对口负责人
6)医务部、护理部对口负责人
7)物资供应部人员
8)ICU系统公司项目经理(副组长)
(2)项目工作组。工作组由甲乙双方人员共同组成,工作组在管理组的领导下展开工作,每周定时汇报项目进展情况。以具体实施项目的工程师为主,负责整个项目的安装和施工,定时召开协调会议,特殊情况可以随时召开专题讨论会,主要人员包括:
1)信息科科长(组长)
2)信息科工程师
3)物资供应部人员
4)公司项目经理(副组长)
5)公司现场实施工程师
6)公司研发工程师
7)公司项目协调咨询师、商务人员
8)医院重症医学科信息专员(医生、护士)
7. 项目经理负责制
项目管理,包含了对于项目内容的执行与追踪,项目进程、预算的掌握与控制。使得项目在进行中不致因为疏于管理或项目内容变更,而导致整个项目无法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内完成,或即便是项目内容完成却造成项目时间延迟或预算追加失控的情况。
ICU信息系统的公司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针对每个具体项目成立项目组工程组,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可能需要适当调整人力,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在公司内部管理上,按“项目经理负责制”展开工作,明确了责任和权利,更针对每个项目明确了人力、预算和进度计划。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任何一个项目的成功,都需要双方领导的高度重视,甚至直接参与。
8.项目沟通机制
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有计划地针对性地进行设计联络和设计沟通,保持医院与我们的及时沟通。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确保系统实施与医院的需求的紧密结合,这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项目组一般在项目过程中组织多次正式的设计联络与沟通会议,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主要的工作成果和工作计划进行沟通讨论,确定工作成果,组织医院开展配合工作。
l项目启动会议:
–时间:2014年X月XX日
–地点: 医院
–主要内容:正式启动项目,确定项目成员以及沟通机制,讨论项目计划,收集所有项目相关人员联系方式(电话、E-Mail等)。
–医院方参加人员
–公司方参加人员
l周例会:
–时间:项目启动后每周固定一次
–地点: 医院
–参加人员:项目组成员,必要时请相关领导或其他方面人员参加
主要内容:总结上周完成情况,解决遇到的问题;讨论一周计划,分配完成计划所需资源,统一一周的行动人员及时间;分析需求变更、项目问题等
–会议结论形式:会议备忘录,可用书面形式(需要签字)或电子邮件完成
l项目阶段性总结会:(里程碑)
–时间:每一个阶段性任务(里程碑)实施前或完成后
–参加人员:管理组、工作组成员、相关领导或其他方面人员参加
–主要内容:回顾阶段性工作的成果及所遇到的问题,对工程进度的进行可行性分析,跟踪设备运行的稳定情况
–会议结论形式:会议备忘录,可用书面形式(需要签字)或电子邮件完成
l不定期会议:召开专题讨论会,对突发事件进行讨论,并制定解决方案。
9.项目实施过程大纲
l人员准备
l医院项目启动会议
l协调:相关项目小组成立、设备信息的采集、硬件准备等
l初始数据准备、输入、核对、确认
l服务器端数据库安装
l客户端软件安装、调试
lICU软件操作培训及考核
l模拟运行及相关测试
l系统功能确认、需求修改
l系统调试
l上线
l收尾、验收
10. 项目实施详细过程
(1)项目组建立
根据用户需求和签定的项目合同,组建项目实施小组,配备工程技术人员;公司根据合同中设备清单组织进货,开始订货、运输、验货、清点等具体过程,同时准备各种辅助材料;和用户协商制定最终工程进度表。
(2)项目启动
项目启动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公司实施和技术一起进场和医院方面的项目实施负责人一起,确定信息系统项目小组成员,召开项目实施启动会议。这次会议是全方位的,要求主管院长主持,信息科负责人召集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以及业务骨干参加。由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整个实施步骤。目的是让医院的相关部门都有个心理准备,树立“医院ICU信息系统建设是医院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协助才能完成,并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就可以独立完成的”的项目工作思想。
(3)项目咨询阶段(业务及管理流程确定)
在双方确认项目协调小组成员名单以后,公司将选派优秀的技术及流程专家与医院信息科、重症医学、护理部、医务科等部门一起探讨,将业务流程优化到最好的程度,双方最后将对系统业务及管理流程进行定义,由双方负责人签字确认,公司将由次对公司系统进行本地化调整及修改。
(4)工程准备
进行现场勘测,和用户确定床边监护设备接口、信息系统接口、医疗文书格式、设备安装地点等事项。
(5)现场安装
参照系统安装方案,将硬设备安装到位,进行安装验收,保证安装质量;同时调试ICU的各类设备接口,确保信息能得到无误的采集到位。
(6)试运行和系统测试
根据测试方案,对系统各项技术指针进行测试,检验各项功能的正确性和完备性。配合用户进行整个系统的试运行。
(7)系统培训
l在建设系统过程中,必须搞好宣传教育,抓好面向管理层、技术人员以及操作使用人员的不同层次的培训,从思想观念、系统流程和协调方法三方面进行培训。
管理人员培训
技术人员培训
科室主任培训
操作人员培训
l培训工作在系统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培训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系统能否顺畅全面的展开,因此对培训必须进行规范管理。
加强培训组织工作,制定培训计划
笔试和操作考试纳入个人考核指标
强化培训配合视频教学
l通过“一对一”和“培动大课”两种方式相结合,完成全部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目标:
两名系统维护人员
一名设备维护人员
ICU全部医护人员
l尤其需要强调设备维护人员的职责,需要承担日常一些简单的系统维护工作:
监护设备接口松动现象处理
软件使用问题的总结、记录,及时回馈给公司技术人员
项目字典的维护
打印机日常维护
计算机常规性维护
网络软硬件的一般性维护
(8)项目试运行及上线
项目管理组和工作组共同配合,全力推动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在试运行及上线阶段中,对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分类登记、汇总,临床提出问题由管理小组确认后,统一由公司工程师修改处理。
(9)项目收尾
系统上线后的科室提出的新问题和需求进行集中处理,每个问题处理关闭前,需由院方项目组成员签字确认。同时在此阶段重点整理各类项目文档,为整体验收做好准备。
(10)验收
ICU信息系统运行正常后,各项技术指针和功能满足要求,和医院签定项目验收单,表明项目顺利完成。验收工作分三部分:
1) 硬件到货验收--是否符合合同要求的技术指标;
2) 系统功能验收--对照《客户需求报告》和《合同书》进行逐一功能验收;
3) 系统总体验收--从系统运行,文件数据、服务承诺等进行总体评估。
4) 系统移交文档--对系统中所有相关信息进行记录,便于双方后续的系统维护。
(11)技术支持
项目验收后,由米健公司进行售后服务,具体内容按照合同的售后服务条款执行。
11. 项目实施质量控制
为确保该项目及时高效完工,项目建设中持续采用了项目管理方式法对其过程进行控制,使用管理软件--MICROSOFT-PROJECT。通过该工具对相关工作进行量化管理、资源分配、控制进度、监控项目质量。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规范监护过程。用信息化规范了护理的业务操作流程和记录方法,实现对患者标准化、规范化的全程监护,提高了ICU科室的管理水平。
2、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文书质量。极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之前每病人每天需要护士花费2-3小时来书写护理记录,现在可以减少到几十分钟。同时解决了护士字迹潦草、涂改、书写不规范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保证护理文书质量,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提高了医疗安全。便于护士快速准确确认医嘱执行情况和每小时液体量进行自动累计,便于医护人员随时掌握用药情况,规范医嘱操作流程,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4、推进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减轻了护士的间接护理工作负担,增加了护士在病人身边工作的时间,护士人力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实现了“将时间还给护士,将护士还给患者”。
5、提高临床决策的效率和质量。帮助医护人员在海量临床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快速建立对病情的全局把握。之前医生需要花费十几分钟来完成一次APACHEII评分,现在可以减少到几分钟。同时建立了干预措施知识库,在病情发生变化时第一时间进行预警提醒,提高抢救成功率。
6、提高了医院临床信息管理水平。通过实施该项目,达到了上海电子病历评级标准5级ICU的信息化要求。
项目创新情况
1、项目管理理念、方法创新,以及对组织级管理体系和知识积累的贡献
建立项目的管理小组和工作小组,配合实施推进项目正常实施;形成有效的各类项目沟通机制,如启动会、周例会、项目里程碑总结会、突发问题专题讨论会;形成项目各类实施过程、会议纪要、培训记录、问题汇总、验收文档、移交文档等各类规范文件,以保障系统的后续服务。
2、新技术、平台理念落地
ICU的临床信息化,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代次,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都还停留在第二代系统的建设上。经过近一年的快速发展,我院ICU临床信息化已完成第二代的跨越,正在进行第三代的系统的建设,目前已初见成效。
第一代系统,用中央监护站将床边监护仪链接起来,实现了监护信号的集中监控和报警,但大量临床文书工作还是需要手工完成。
第二代系统,自动采集设备数据,实现了监护工作的信息化和特护单的自动生成,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但医护之间数据难以共享,对医疗质量提升有限。
本项目建设的第三代系统,打通ICU医疗和护理之间信息屏障,实现医护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无缝协作,通过建立ICU电子病历数据模型,实现临床信息全面整合;通过采用基于HTML5的临床数据可视化技术,为医护人员提供临床决策、质控和科研的进一步支持。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