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10-23 10:21
- 作者:佚名
- 来源:通信信息报
在经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快速增长期之后,用户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关注度正不断上升。据知名机构IDC调研指出,可穿戴设备在全球范围内2014年的出货量将超过1920万,是去年的三倍以上。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的一项调查也从用户需求的角度证实了这个观点。而另一方面,尽管从厂商方面看可穿戴设备的热浪一波波来袭,但市场却一直不温不火,厂商虽然也在尽力地卖吆喝,可消费者对于可穿戴设备却仍然保持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可穿戴设备吸“睛”的背后实际销量却并没有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
这一方面是国内厂商在硬件技术、通信技术、应用等还处于发展期;另一方面则是厂商自身难以从中寻找到有力的突破点。如何把握住市场发展的脉搏,快速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将成为厂商未来在可穿戴市场排名的关键,而在这之中,技术创新与细分市场的把握是关键中的关键。
赚了眼球却难赢市场
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市面上,可穿戴设备业层出不穷,从戴在头颈上、戴在手腕手指上,到穿在身上的、穿在脚上的等等,可以说可穿戴设备已覆盖身体的每一处。在智能人机交互技术、人体传感器技术、柔性电子技术和先进的数据信息处理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宣传攻势之下,可穿戴设备市场关注度迅速提升。
近日,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进行的2014年中国IT网民可穿戴设备认知及使用和未来购买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人数中,拥有智能手环的网民占比最高,超五成;网民未来购买可穿戴设备的意愿集中,智能手表是首选,其次为智能手环。此外,调查数据还显示网民对于自身购置可穿戴设备的可接受的价格区间:对于智能手表,超过五成的网友最期待是1000元以下,37.3%的网民能接受价格在1000-2000元价格段的智能手表,而2000元以上智能手表的网民接受度相对较低;对智能手环、臂环等设备,网友的价格预期集中在300元以下。另外,有六成网民接受2000元以下智能眼镜。
从ZDC的调查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下网民对于可穿戴设备怀有极大的兴趣。但是从实际数据来看,虽然可穿戴设备赚足了眼球,整个市场却迟迟难以引爆。在不久前召开的2014中国可穿戴设备暨智能硬件发展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设计所信息网络部主任许志远就表示,“目前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仅形成了千万量级的市场规模,按乐观估算明年可形成接近亿级的规模。”
可穿戴设备市场尚未成熟
IDC的最新报告估计,可穿戴设备销量规模将从2014年的1920万增长至1.11亿以上。可以看出可穿戴领域虽然难以借眼球经济一下子爆发,但却在逐步增长。然而国内当下的可穿戴设备并不像智能手机和电脑,其市场还远未成熟。
首先,虽然厂商近年来在可穿戴设备的投入研发不断增加,但就整体而言,目前可穿戴设备市场依旧停留于概念阶段和实验阶段,真正能够进行市场推广产生商业效益的产品还很少。而且除了在医疗领域商业模式较为清晰之外,其他领域的可穿戴应用模式模糊。
其次,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进化道路上,续航、外观、实用性等等,这些大多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却难以给人眼前一亮的惊喜。从手环到智能手表,大都功能简单,实用性不足是阻碍国内可穿戴设备普及的重要因素。以智能手表为例,它们的主要功能大多是实现跑步计算、导航、遥控拍照等服务,事实上这些应用服务在智能手机上都已经能够实现。
最后,除了功能的弊病,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外观设计、价格定位模糊、安全隐私存在风险、不同产品之间的互通性很差等,难以激发用户的使用热情。
完善两方面是破局关键
可穿戴设备未来的想象空间和市场份额或许是不可限量的,但最终谁将成为笑傲群雄的王者,现在还不得而知。国内各厂商虽已纷纷涉足可穿戴设备市场,但目前仍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试探阶段,还没有太多的产品可以拿出来,而且,厂商们也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可穿戴设备走热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生存、发展,这是摆在我国传统IT厂商、互联网厂商面前的一个大考验。
一方面,厂商需要实现产品技术上的创新与完善,不能只依靠一些外观改变来实现这类产品的市场化。厂商们应该尝试着走出手机发展模式的圈子,重点发力在一些只有可穿戴设备能够办到,或是相比之下可穿戴设备能够做的更好的领域,或者是干脆奔着淘汰智能手机的心态去做产品,毕竟和智能电视与智能家居一样,如果不将产业链的后续打通,这种模式很难让用户对可穿戴式设备保持长久的热情,消费者需要的不是被做了加法的产品,而是一款焕然一新的设备。
另一方面,智能终端作为信息交互的客户端载体,是进入网络的主要入口,并成为融合产业背景下,国际IT巨头整合自身资源,抢夺用户和提升自身竞争实力的关键。因而厂商不仅要加强自身技术创新,而且还能需通过细分来破局,无论是产品定位细分还是创新细分、亦或是价格细分等等,只有先将市场牢牢抓在手中,才有可能逐步提高利润率。
不可否认,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潜力巨大,对于背靠国内这一巨大市场的国内厂商而言,在这场排位争夺战中应该要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天时地利人和”,加快市场抢占步伐,如此,未来的发展之路才会一路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