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8-21 11:01
- 作者:佚名
- 来源:科技日报
8月16日,首届家庭医生发展先锋论坛发布了2014年中国家庭医生执业信心指数(FDCI)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为32.64(小于50,悲观),不过对3年后的预期上涨至53.02,趋于乐观。
《中国医学论坛报》总编侯晓梅女士指出,家庭医生信心指数是反映中国医生对家庭医生执业的信心强弱的指标,表达了中国家庭医生从业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该指标包括执业环境、收入水平、工作压力、职业晋升空间、获得社会尊重、个人价值实现六个维度,是预测家庭医疗服务市场趋向的行业景气指标。FDCI的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以50为临界值。指数在50以上,反映景气状况趋于上升或改善;低于50,反映景气状况趋于下降或衰退;等于50,反映景气状况变化不大。
调查报告显示,在影响家庭医生执业信心的六个因素(执业环境、收入水平、工作压力、职业晋升空间、获得社会尊重、个人价值实现)中,收入水平(23.5%)和执业环境(21.9%)是最被看重的因素。
家庭医生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
然而,成都正广兴健康管理集团医学总监张新征却认为家庭医生必须实行分级建设。
“家庭医生的能力必须有分层。”张新征表示,不同层极的家庭医生提供不同层极的服务内容,明确的服务能力划分和培养才能让家庭医生成长道路明晰、方向明确。“要求所有的家庭医生提供统一的服务,是目前家庭医生发展无序,从业人员感觉前途渺茫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在我国将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由于现在整体的全科医生体系还处于打基础的阶段,家庭医生的收入受限,除此之外,中国医生认为社区中心与三甲医院相比,难以获得比较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侯晓梅表示,这两个原因导致了现在全科医生作为理应是医疗体系中最庞大的人群,在现实中变得奇缺。
目前的家庭医生工作主要分布在一些社区的试点单位,以一个家庭医生的团队覆盖当地社区几万人,提供一些基本卫生服务,同时设计对于不同类型的健康管理收费服务包,以病种或者人群来分类服务包,构建一个长期的合作关系,防范基本疾病的发生以及完成慢性病的康复。
首都医科大学顾湲教授指出:全科医生可以为患者解决大医院无法解决的问题,成为高质量的守门人,如今我们家庭医生的重要性被承认,未来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