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8-07 09:24
- 作者:佚名
- 来源:新华社
看病难、看病贵让不少人“谈医色变”,移动互联网与医疗结合让人看到了缓解这一难题的希望。如今移动医疗APP(第三方应用软件)快速增长,患者可在线问诊,同时满足其术后恢复、慢性病调理等需求,不用“一点小病就要去医院”。
不过,移动医疗产业在政策法律监管方面还是“空白”,误诊风险大,患者维权难。不少用户直呼:想说爱你并不容易。
新兴产业 方便“看病”
出国旅游回来后,重庆沙坪坝区的雷先生发现自己的手臂和脖子上长了不少小红疹,瘙痒难忍。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自己的病情输入一款名为“春雨掌上医生”的APP中,一个多小时后,北京某三甲医院皮肤科的副主任医师就免费提供了日光性皮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以前有点小病就要到医院去排长队,现在不仅不用排队,还能在手机APP上找到全国各地大医院的医生免费问诊,确实很方便。”雷先生说。
越来越多的人像雷先生一样,开始使用移动医疗APP。河北石家庄市民张先生的父亲患糖尿病多年,他专门给父亲下载了一款名为“糖尿病心天地”的免费手机APP,上面有糖尿病护理知识,还能查阅健康食谱并计算卡路里摄入量。
相关数据显示,移动医疗APP呈爆发式增长态势,目前已达数千款,缓解了患者“一点小病就要去医院”的尴尬。
重庆市某大型公立医院儿科医生赵岩今年初加入“春雨掌上医生”。她说,病人有些问题是共性的,并不是非要见到本人才能解决,移动医疗APP打破了地域限制,能有效弥补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希望。”
移动医疗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计世资讯行业研究部最新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29.9亿元,2017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125.3亿元。
易误诊 维权难
其实,移动医疗APP有时也没那么靠谱。
重庆九龙坡区朱先生的孩子近日出现咳嗽、发热症状,他嫌去医院看病麻烦,就下载了一款医疗APP,按照在线专家的诊断给孩子吃了两天抗生素,没想到孩子病情加重了。于是,朱先生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孩子被诊断为肺炎,需要住院治疗。
“如果用于了解疾病预防方法或普及医疗知识,移动医疗APP效果明显,如果用于疾病诊疗,则存在误诊风险。”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科副主任高蕾说,疾病具有复杂性,且病人个体差异明显,诊疗需要望、闻、问、切,并以专业仪器辅助,否则很容易出现误诊耽误治疗。
移动医疗产业在政策法律监管方面也还缺乏。在规范医疗行为方面,我国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师、中医师个体开业暂行管理办法”等,但并未对网上诊断的主体资格及诊断途径做出明确规定。因此,目前移动医疗行业鱼龙混杂。记者随机下载了几款软件,有的软件为在线解答的专家标明了工作单位、姓名、专业等信息,但不少软件的专家信息不全。记者试着提出一个肠胃方面的症状,竟是一位耳鼻喉科医生给诊断,记者继续追问,就再也没有回复了。
移动医疗还存在用户维权难问题。谭启平说,患者到医院就医,医患双方即形成法律意义上的合同关系。但用户在医疗APP上获得的处方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一旦出现了误诊或用药问题,患者将陷入维权困境。
加强监管 规范管理
“移动医疗是个好东西,但目前里面的信息良莠不齐,患者很容易被不良信息误导。”不少用户呼吁,对移动医疗产业规范管理,填补政策法律空白,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对美国的移动医疗APP进行管制,对经营范围及相关规范做出标准化要求。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谭启平建议,我国宜借鉴美国的相关经验,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对移动医疗产业的审查、备案、医生资质、医疗纠纷处理、消费者维权等问题予以明确、细致的规定,改变移动医疗产业野蛮生长、鱼龙混杂的现状。
“相关企业需要提升服务质量、资源整合和健康全领域业务拓展‘三管齐下’,尽快探索出成熟的商业模式。”艾媒咨询CEO张毅建议,将保健、体检等健康全领域内容纳入应用服务中,一来加深用户体验度,二来可将更多的设备商、运营商、软件开发商、医疗机构和药企纳入产业链,并形成有序利益分成,发挥更大的资源流动优势和市场规模优势。(新华社专稿)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