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针对中国医疗乱象,老外三问分管医疗领导
针对中国医疗乱象,老外三问分管医疗领导
  • 2014-07-07 10:53
  • 作者:佚名
  • 来源:凤凰博报

在武汉市的电视问政现场,一位来自英国伦敦、在同济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老外,针对中国的医疗乱象,向分管医疗的副市长秦军连发三问:是不是现在医院的医生收入和病人消费挂钩?患者是不是成了这些医生眼中的“唐僧肉”?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改革需要多长时间?此位老外盼望中国快速进行医疗体制改革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

中国的医疗乱象由来已久,广大公众也抱怨了很久,可是直到现在并无改善的迹象,老百姓只能在忍耐中无可奈何的面对现实了,早就失去了当初盼望改革的强烈热情。中国的医疗乱象,表面现象是就业难、看病贵,小病大治、无病大治,重复检查、变相收费,实质上是花了钱、费了时也治不好病,根源性则是政府决策失误,把公益性的事业当成了经营赚钱的企业,抽掉了公立医院的血液,医院为了生存而把病人当成了“唐僧肉”。

应该说,医疗乱象是明摆着的,而且是摆了若干年,并且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导致公众极大不满,每年还成为两会的热点话题。问题也是明确的,那就是政府将公立医院强行推向了市场,医院必须向市场要效益,否则就不能生存。解决的办法也是明确的,那就是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让医院从企业回归事业本位。可是,这样一项事关全国人民幸福的改革事项,一直没有多大进展。应该说,不是做不到,而是政府官员不想做或是没有积极去做。

为何说政府官员不想做或是没有积极去做呢?一是涉及财政预算问题。原来,医院的开支、医生的工资由财政拨款,后来不拨了或是少拨了,省下来的钱自然被用到别的地方。现在,一下子要收回来,而且随着各项价格的上涨和成本的增加,要将医院包下来就要投入大量的财政预算。钱就那么多,此长彼消,削减哪些方面的开支而用于医疗改革就成为政府的头痛之事。政府难下决心,医院改革也就卡壳。二是官员看病有特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医院改革方面表现得极为明显。不用说官员本人就医看病相对方便一些,少数官员还享有不用挂号、不用门诊、享受专门服务的特权,就是官员的家属也随带沾光,而医院改革的决策权就掌握在这些官员手里。由于不能切身体会老百姓就医治病的疾苦,医院体制改革也就一拖一拖,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老外自然不知道中国医疗改革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所以率直地对中国的医疗改革连发三问,而且直指要害,体现了一名学医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对于医生,历来都把治病救人作为追求,而不是挟病谋利。现在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在医疗管理体制方面颇有点逼良为娼的味道。在这种体制之下,医院与医生干出一些与自己的职业道德相违背的事情出来,医院与医生自然有责任,但管理机制的责任则是主要的。

这位老外问,是不是现在医院的医生收入和病人消费挂钩?现场顿时一片哄笑。哄笑的不是这位老外不该如此发问,而是这已经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秘密。其实,也不是这位老外不知道这个秘密,因为他就听说过有的医院将争创“亿元门诊”作为一个目标,每个医生身上都有指标,他是这种方式向武汉市副市长发问。政府把医院推向市场,一方面让医院赚钱养活自己,一方面又要医院不要一切向钱看,而自己却当甩手掌柜,显然极端不负责任。如何体制不改,不论进行多少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多少规范医疗活动,查处多少过度医疗人员,都于事无补,因为只是治表,没有治本。

这位老外问,患者是不是成了这些医生眼中的“唐僧肉”?在老外的逼问之下,武汉市副市长秦军也不得不承认, “这个现象是大量存在的,我不否认”。秦军说,科室有指标。在指标压力之下,一些医院与医生自然采取一切方法从病人身上榨取收入。问政现场播放了一个短片:在武汉市三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督察员表示自己有耳鸣现象,科室主任建议他做了一个150元的听力测试报告。看着结果,科室主任表示,“听力正常,但这个耳鸣的情况不太好,现在是间断发生的,如果是继续下去,就算来找我看病也是无能为力了,你这需要住院全面检查”,当即给督察员开了住院通知单,理由是“耳鸣原因待查”。他还表示,住院之后会进行脑部CT等检查,大约需要住院一个星期,可能费用会在6000元左右。第二天,督察员来到同济医院进行复查,医生检查后告知,应该是炎症,耳鸣也很正常,只要没休息好,都会出现耳鸣状态。这位老外表示,如果跟着短片里这样的医生实习,他将成为一名不称职的医生,会对不起自己的病人。这就是一名合格医生对职业的敬畏,可是中国的一些医生早就没有了这个敬畏。一项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就轻易推毁了一些医生本该具有的职业敬畏,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这位老外又问,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改革需要多长时间?这位老外问了前两个问题之后,秦军承认“这个现象是大量存在的,我不否认”,但又表示,要解决这个问题非常复杂,现在正在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就是为了处理这个问题。“主要的内容,是加大公立医院的改革,突出医院的公益性,加大政府投入,使公立医院的运行更加规范。”秦军说,要通过这些工作的完成,来破解医疗机构和病人消费挂钩的问题。秦军的思路是清楚的,改革线路也是正确的,关键在于何时能够实施,并且让老百姓满意。所以,这位老外立即追问,“那么需要多长时间改善?”秦军表示,这个过程不好说,但相信这个日子的到来不会太漫长。是啊,一名副市长确实无法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只能采取模糊的办法。中国的事情非常复杂,对于医疗改革,老百姓呼吁了这么久,官方也宣布已有一千多家医院进入公益性改革轨道,可是老百姓却没有感觉。这种现象不是医疗改革所特有,而是存在于许多改革当中。事业单位改革进行了二十多年,老百姓也是没有任何感觉,好不容易出台了管理条例,人社部一句话就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不能实施,足见中国改革之难。医疗改革之难也难在这里,老百姓着急,作为既得利益的官员不着急,所以国务院不得不派出专项检查组,对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老外连发三问,表明外国人对中国的改革比中国人还着急,对此不知道某些负责改革的官员有何感想。伟人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还要拖多久?

【责任编辑:少丽 TEL:(010)68476606】

标签:中国医疗乱象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