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域 >  济南历城区织牢基层医疗“网底”
济南历城区织牢基层医疗“网底”
  • 2014-05-05 16:19
  • 作者:王晓菲 于丽娟
  • 来源:济南日报

近日,济南市历城区完成了357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重点打造了50个亮点村卫生室,实现标准统一、七室分设、设施完善制定乡村医生岗位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

历城区建立了以区级医疗卫生单位为“龙头”、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历城区卫生局“服务群众健康行动”的重大举措。在实施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历城区卫生局牢牢把握既要“全覆盖”,也要“深扎根”的理念,通过提供村卫生室业务用房整修、基本设备配置和乡村医生培训项目的支持,提升其服务能力,使农村居民能就近获得有效、便捷、价廉的医疗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

2013年,历城区卫生局加大基层医疗机构改造建设力度,在完成357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改造了50处亮点村卫生室。这成为历城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更是全区三级卫生服务实现“涅槃之路”迈出的关键一步。

完善农村医疗体系

随着巩固农村卫生“网底”工程的推进,历城区农村医疗体系逐步完善,357个村卫生室焕然一新,50个亮点村卫生室使全区向“看病不出村”的服务目标靠拢。

“让村民能就近就医,小病不出村,是村民们多年的期盼。”历城区卫生局局长王瑞国表示,区、镇、村三级卫生网络中,村卫生室是最小的单元,但它的服务最便捷、最贴心。“筑牢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均衡配置基本医疗卫生资源,一直是我区卫生工作的重点。经过几年的努力,镇卫生院‘改貌工程’已经完成,但部分村卫生室仍处在房屋设施简陋、医护人员数量不足、医疗水平偏低、公共卫生服务缺位的状态,无法适应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加快提升村卫生室医疗服务能力势在必行。”

如何办好这一民生实事?在王瑞国看来,首要的是按照“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的思路,抓好村卫生室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并要借助全市村卫生室提升服务能力、提升装备水平“双提工程”的东风,全面提升改造村卫生室,织牢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的“网底”。自去年以来,历城区卫生局投资150万元,从省级标准化村卫生室中选择了50个卫生室进行重点打造。按照统一名称、统一标牌、统一设施、统一规章制度等“十统一”的标准要求,将这50个村卫生室打造成了全区示范卫生室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标志性工程。通过抓点带面,推动村卫生室整体服务水平有了新提升。在市卫生局村卫生室“双提”工程达标验收中,被命名为市级示范化卫生室21个,甲级卫生室311个,数量在全市名列前茅。

“仲宫镇辖区共有8个办事处,74个行政村,总人口7.53万人,靠镇里101名乡村医生担负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健、疾病控制预防、妇女儿童系统化管理等工作。”据仲宫镇卫生院院长李善林介绍,“以前,乡村医生在自己家中为群众看病,单打独斗,管理和医疗安全都没有保障。现在,我们实行了一体化管理,整合乡村卫生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从业人员从获得资质的乡村医生中聘用,并选派到全镇40家中心卫生室,由镇卫生院进行统一管理,村卫生室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作用发挥越来越大。”

李善林说,通过抓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卫生室“公房化”,改变了过去村卫生室房屋产权不统一、分散执业、设备配置不齐全、医疗条件不达标等突出问题,使村卫生室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村卫生室麻雀虽小,但实现了标准统一、七室分设、标准上墙、功能提高、设施完善,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加强村卫生室配套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带动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整体发展,完成配套建设的卫生室成了村里的亮点,更成为历城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档升级的见证。

宽敞的大门、整洁的院落、独立的科室、醒目的标志牌、齐备的诊疗设备……走进南杨村卫生室,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谈起村卫生室的新变化,村民们有说不完的话。“原来俺村的卫生室是几间破平房,全部医疗器械就是老三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当时条件太简陋了,孩子有个头痛脑热来看病都不放心。现在村卫生室改造后,周围村的村民们有个头疼脑热,都会来俺村卫生室看病,便宜又放心。”

卫生室的医生柴启贵告诉记者,原来的卫生室用的是村里快塌的老房子,现在的卫生室由镇卫生院购买土地并投资45万余元进行建设,实现了外观标识、房屋面积、房屋结构、医疗设备和人员配备标准化,村民看病就医的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了,看病的费用下降了,门诊了自然就多了起来。以前一天只看几个病号,现在一天病人流量在三四十人左右。”

北高村卫生室占地120平方米,诊断室、换药室、观察室等七室一应俱全,俨然就是一所小医院。“村卫生室条件简陋、村级医疗网点不平衡、村医素质参差不齐,在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之前,部分村级卫生工作较为滞后。”高而卫生院院长马拥军说,自从“亮点”村卫生室建设启动以来,高而卫生院通过积极实施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工程,完善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多元化筹资机制,共同推进村卫生室服务能力的提升,各卫生室的就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了解,历城区卫生局今年将继续着力打造50个亮点卫生室,加速推进历城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提档升级。

配齐医生、给予补助、加强培训……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是改善农村居民就医环境,而真正要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让居民得到优质医疗服务,还要有一支稳定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

“搭好舞台,得有人唱戏。”在王瑞国看来,乡村医生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核心,但工作条件差、待遇低、任务重,是大部分乡村医生的现状。尤其是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一些村医甚至缺乏基本生活保障,难以留住人才。

为此,历城区卫生局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乡村医生补偿政策,按照上级关于村卫生室承担40%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要求,足额拨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照每名乡医6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并落实了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和新农合支付政策。同时,强化了对乡村医生的业务管理,基本药物制度管理、财务管理和绩效考核。

承担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职责的乡村医生不仅为村民看病,还要担当村民“健康守门人”的重任。据了解,刘家村卫生室为村里98%的村民建立了个人及家庭健康电子档案,并深入村民中开展重点人群健康体检工作,指导高血压病人低盐饮食和合理用药、指导糖尿病人如何控制饮食、控制血糖;北高村卫生室已与70%的村民签约服务协议书,承诺每年对签约家庭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制订个性化的健康指导计划。“村卫生室硬件上去了,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也要及时‘充电’。”据历城区卫生局业务科科长韩会强介绍,历城区卫生局制定了乡村医生岗位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采取分期轮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更新乡村医生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知识,提倡并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学历教育,加快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2013年共培训乡医2316人次,乡村医生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得到了新提升,农民群众到村卫生室看病就医更加放心。

【责任编辑:永燕 TEL:(010)68476606】

标签:村卫生室标准化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