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评论:医院信息化不能动辄推倒重来
评论:医院信息化不能动辄推倒重来
  • 2014-04-28 11:28
  • 作者:王凯
  • 来源:大众日报

三套系统互不相通

“一家医院,三套系统互不相通,院区间要连接,还得专门做结口……”据平阴县人民医院院长李太恭介绍,当前医疗信息化,从三级大医院,到二级县医院,设备、人力,每家投资都很大,就其内部运行的单个系统来说,可能都是一流的,但相互间信息却不能互通、数据不能共享,规模大、投资高、效果并不好的问题突出。

“很多医院把买软件等同于买设备,软件运行出现问题马上更换新的,将老软件所有信息一并抛弃!“省内一位信息化专家举例,省内某大医院,中心院区一套系统,两个分院区又各上一套系统,手术麻醉又上了二套不同的系统,而且各系统相互割裂。

对原来用的系统不满意,一个不好,就再换一家公司、买一套新的,或者是贪图起初厂家的“免费用”,没想到维护还得给钱,甚至根据领导喜好买,有的医院已经淘汰二、三批系统了,但往往是“看着好,用起来不行“,导致整个信息系统一塌糊涂。

医疗信息化是个“短期投资、长期见效、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更应讲究“流程“,不能动不动就推倒重来。这位专家认为,这好比是一颗大树出了问题,若连根拔起修修剪剪,再栽回去,恐怕十有八九树就活不成了。

同一个问题 说过三遍都没解决

“同一个问题,跟软件公司的人说过三遍都没解决!“省城某三甲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许莉对几年前的经历仍不能释怀,临床需要编制一份护士电子排班表,先是跟一位工程师讲了一遍,过了些日子没有回音,再找,就又让给另外一位工程师讲;过了很长时间催促,得到的答复是“又换人了”,只好再来讲一遍……

医疗机构与软件公司能否“友好相处“也是困扰医疗信息化的难题。据省远程医学中心副主任张喜雨介绍,前些年,医院信息化蓬勃发展,需求膨胀太快,很多软件公司人员数量、技术能力水平都没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服务没跟上,针对临床的一些需求,关键时刻没能及时解决,日久天长,小问题积累、放大成了大问题。

双方“搞医的不懂计算机,搞计算机的不懂医院流程”的专业局限导致摩擦和分歧。一旦临床需求需要工作量较大,软件公司就可能会提追加费用的要求,而这时往往会出现:医院认为“合同之内的钱付了,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又让‘加钱’”;软件公司认为“再投入人力、物力,还不知能否再拿到钱。“如果双方一旦到了”干多少活,给多少钱“的地步,合作就很难维持。

系统软件的研发需要双方的深度沟通、理解与磨合;公司服务理念,人力、速度、效率都很关键。

信息化技术 让医院实现精细化管理

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是院长的“一把手”工程。李太恭认为,首先要有高效的协调机制,保证各项业务、所有部门的整体配合与调整,不仅要解决点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多条线的问题,绝不能“管理医疗的院长,管不了财务”。

“人管人,不如制度管人、机器系统管人!”李太恭介绍,医疗信息化对医院内部管理是种挑战,原来是经验型、粗放式的,现在要自己跟自己上约束,人的观念转变很难,需要院长强力推行。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原来住院窗口手工填写,往往只填上姓名、“钩”个性别,就“过去”了;现在姓名、姓别、年龄、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十几项内容填不全、差一项就过不去;首次病程记录8小时内完成,根据规范设置,不及时完成,系统就产生不不良记录上传。

“用信息化解决原来人工根本无法实现的管理目标!“李太恭认为,要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不依靠信息化手段支撑根本不可能,而且早做早受益。

“超长(超过30天)住院:全院有7人,2月28人;排前五位的病种为:脑挫伤、脑出血、慢性肾病、化疗、急性消化道疾病;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药占比增加的前5个科室,达35%……“在平阴县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尹燕东的办公室电脑里,各种临床质控数据一目了然,为分析医生的行为提供了全程实时监测。

【责任编辑:志娟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院信息化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