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域 >  民营“突围”公立谋变 京版医疗投资版图成型(1)
民营“突围”公立谋变 京版医疗投资版图成型(1)
  • 2014-01-17 09:34
  • 作者:佚名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正是早高峰,京城东六环外的潞城镇却并不喧嚣。反而冬日灰白的阳光,让这里增添了几分空旷。但在规划者的沙盘上,一座座国际级的医疗机构正在这里拔地而起,从大运河畔一直蔓延到潮白河边。

十年后,北京将在这里建设完成15平方公里的国际医疗服务区(以下称“园区”),汇聚数十个国际一流的医院、医学院、研究机构和健康产业项目,有十万人就业,创造500亿业务收入。更为重要的是,一系列社会办医的政策瓶颈有望在园区内突破。

“2014年,一定要实现园区有形项目开工建设,无论是市政基础设施,还是单体项目,都要先有形,要看得见,增加社会对我们的信心。”在谈到2014年的工作设想时,通州区副区长于世疆用了“一定”。

北京对这个园区给予厚望。2014年1月4日,市政府办公厅即以2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推进北京国际医疗服务区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称“意见”)。这种针对一个园区出台专项文件的做法尚不多见。

“健康服务业毫无疑问是北京重点发展的产业,需要政府加强引导,更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力量参与。这个园区正是由此应运而生。”北京市发改委委员、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说,“市政府出台这个意见,希望突破园区发展的政策瓶颈,也希望为全市健康服务业发展和社会办医推进积累经验。”

这意味着园区是北京健康产业谋篇布局的撬动支点。

北京有着庞大的医疗服务市场、极为多样的市场需求,以及优质、丰富的医疗资源,早已成为各方纷纷瞄准的城市。包括国际医疗机构、本土民营医院、社会资本,甚至公立医院,都在这里谨慎地谋划和实施着各自的布局。

一幅新的北京健康产业版图,正在徐徐展开。

所有人都希望在未来8万亿的健康产业中占得一席之地。不过,一切的一切还是需要从克服政策的障碍开始。

高端,一定要高端

公立医院特需专科与社会资本合作

“一定要奠定高端、国际一流的定位,确保首批入园的项目具有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水平。”于世疆突出强调了园区“高端、国际一流”的定位。

“高端”是园区筹建之日起,便已确定的鲜明定位。意见更是明确提出“支持高端技术在园区转化利用、高端人才在园区执业发展、高端服务在园区集聚发展”。

与同样定位高端但以现代医疗服务业和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行情 专区)产业为核心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不同,北京则支持园区“医、教、研、养、康”五位一体集群发展,更侧重于健康服务业。

“北京是一个高端医疗资源极为密集的地方,可以说是全国高端医疗资源最为密集的地方。社会资本办医从高端医疗办起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说。

按照园区的规划,中期将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医疗机构169万平方米,教学机构40万平方米,研究机构56万平方米;远期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部15平方公里的建设,预计实现医疗业务收入500亿,拉动GDP200亿以上。

据负责园区开发建设的北京宾美希国际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已有5家机构确定了清晰的入园计划,包括北大国际肿瘤医院、北京国际医学中心、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泰和诚国际医院和信诺佰世医学检验等。

不过到园区考察、表达合作意向的机构则不止于此,包括北美中华医学会、载德国际康复医院、SK集团、IMG集团等医疗、养老、康复机构在过去的一年中,都曾先后到园区进行考察。

但问题是,国内没有建设类似园区的经验,对于什么是“高端”、建设什么样的“高端”缺乏参考。

“为了确保入园项目的高端性,同时遏制投资机构圈地的冲动,园区聘请第三方机构设置了三道评审程序,包括项目审查、入园标准和节地审查。”李明璋说。

项目审查,主要由国内外医学专家对入园项目的技术进行评定,即是否属于先进技术;入园标准,则主要确定入园企业高端医疗机构的建设标准;节地审查,则是对入园项目的合理用地面积进行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除社会资本外,意见中还特别提到“鼓励具有学科优势的公立医疗机构特需专科与社会资本合作在园区发展。”

“社会办医机构参差不齐,在目前公立医疗机构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促进社会办医机构规范、高端起步,符合社会办医机构发展的需求。”北京市医改办负责社会办医的处长隆学文说,“双方的合作其实是共赢。”

共5页: 1 [2][3][4][5]下一页 [查看全文]
标签:民营医院  社会办医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