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域 >  医疗卫生改革:深圳先行 全国借鉴
医疗卫生改革:深圳先行 全国借鉴
  • 2013-12-16 10:59
  • 作者:谢雅楠 王小霞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今年3月份,国家卫生部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进行了合并,卫生和计划生育历史性地成为一个领域。其实早在2009年,深圳在实行大部制改革时就率先进行了类似尝试,并在人口与健康统筹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深圳在卫生计生领域方面的改革又一次扮演了全国先行者的角色,成为国家政策推行的重要试验田。

首届全国人口与健康学术研讨会曁《深圳人口与健康蓝皮书(2013)》(简称《蓝皮书》)发布会日前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全国数十家教学科研机构的学者就卫生健康领域的体制机制进行了研讨,并对深圳率先改革的经验对全国的启示进行了分析。

《蓝皮书》作者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员苏杨与会表示,今年《蓝皮书》的主题是“综合改革、深圳率先”。“综合改革”是指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内具有统筹意义的相关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而“深圳率先”有双重含义,一是指深圳的两个全国率先改革,包括领先国家近四年的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合并改革和率先成立了完全“管办分开”的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二是按照全国率先的标准来评价深圳的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及相关制度改革成效。

深圳作为先行者还有所欠缺

苏杨说,作为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先行者,深圳市卫计服务需求特点相对全国而言是“大同小异、更加不利”,这样会给全国的改革积累更多的经验。

深圳的外来流动人口具有受教育水平低、行业分布偏向非公经济等特点,造成了公共卫生服务收效不高。相当比例的人口流动性大,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机构难以准确掌握人口与健康方面的信息,导致公共卫生服务难以连续高效地提供。

尽管深圳在医疗卫生改革方面相对于全国来讲具有代表性,而且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还应看到深圳在这些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

苏杨认为,深圳的卫生计生服务存在“静态欠佳动态好”的问题,虽然经济高速发展,但在卫生计生服务供给,尤其是公共服务方面,深圳在全国一线城市中绝对水平不高,并未获得与经济发展相适地位,按全国率先的标准欠账较多。但从动态上看,服务系统内的一些方面发展相对较快,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仍滞后于民众的实际需求。

尽管深圳市多项医疗卫生服务改革先试先行,但未尽全力。按全国统一标准,深圳市综合改革率先在各方面都有所作为,例如针对移民城市的特点设立了农民工医疗保险(放心保),针对公立医院监管无力和监管低效的问题,成立了专门的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方面,于2009年便已率先于全国进行了卫生计生部门服务职能的整合。但迄今改革中依然存在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问题,如卫生计生服务职能整合带来的协调配合问题和管理成本增加问题等。此外,在综合改革中,卫生计生服务系统利益相关三方——“群众”、“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满意度并未随着改革的推进大幅提高。

深圳经验为全国改革提供政策依据

“医疗卫生领域要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医疗机构增活力",必须加大对配套机制的改革,同时还需整合卫生、计生领域的信息平台。”苏杨认为,在这些方面,率先改革的深圳有了一定的经验,但配套机制的不足也使这些改革难尽全力。深圳市要在“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实现率先发展,需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尤其是搞好综合改革的配套机制建设,使改革在基层上也具有操作性。国家未来在这个领域的改革应利用大部制合并的契机,真正推动服务机构融合和激励机制优化。

为了全面深化医疗体制改革,需要在人、财、物等方面全面整合计生卫生服务职能,增强系统综合服务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应该建立高效的合作机制,自上而下进行一体化管理,在顶层实现职能的整合之后,要在基层得以有效落实。

另外,还需要关注“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药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服务监管制度”这五个关键控制点,这五个点相生相伴,互为前提和良性运行的保障。在今后的综合改革中,除加强关键点及配套机制的改革外,还需强化五个关键点的联系,保证整个系统的良性运行。

为保证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医疗机构的活力,在改革中还应注重公立医院管理中激励机制等配套机制改革。在深圳的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在于改变现行的管理体制,并辅以相关配套运行机制的改革。因此,应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战略方针,调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统筹兼顾、积极稳妥地处理改革过程中的职能划分、人员安排、资产划转等问题。

【责任编辑:志娟 TEL:(010)68476606】

标签:蓝皮书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