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许速:信息化推进行业管理模式的转变
许速:信息化推进行业管理模式的转变
  • 2013-12-12 10:48
  • 作者:孙月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上海市医改办副主任、市卫计委副巡视员许速

日前,在由上海市卫生局信息中心、中国数字医疗网、IBM联合举办的“上海市公立医院改革研讨会”上,上海市医改办副主任、市卫计委副巡视员许速介绍了上海市医改的最新进展,以及作为医改重要支撑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情况,他说,“随着信息化发展,医疗卫生机构产生了大量数据,可以说,我们确实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从技术层面来看,上海已经基本实现了所有医疗卫生机构数据的交换、共享、整合和服务。然而,从应用层面来看,业务上实现数据交换共享很困难,上升到数据整合层面更困难。

上海市此次启动的公立医院改革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即总体上的医改进程都是建立在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基础上。这次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增加投入与转变医院运行机制相结合,控制医疗费用与确保医院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强化考核与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相结合。

许速从上海的整体医改框架谈起,谈到了政府补偿机制,谈到了大数据时代的上海卫生,并由衷的表示:信息技术无论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还是医院管理模式方面,都起到了变革性的作用。

上海医改的整体框架

上海医改整体框架分两个层面:一是我们了解的4家3级医院试点实施医药分开,也就是取消药品加成以后提高了33项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但因为尚未做动态测算,此举是否真的完全地实现了药品的零加成,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二是区县成立数据中心对行业数据及时收集,即“1+19”文件。其中,“1”是上海市局的卫生信息数据中心,“19”包括17个区卫生信息中心、1个医联平台和1个公共卫生数据中心。

许速介绍说,目前,上海医改的第一期已经完成,解决了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的问题,也就是上海的“5+3+1”工程。以每5万-10万人为1个服务中心,每30万-50万人有1个区域医疗中心,这样先解决了资源性的问题。同时,上海还在着手解决结构性的问题——把二级医院转型为老年护理康复医院,除了公立医院要严格控制床位、剥离公立医院特需等等之外,还要强调公益性问题。通过改革真正从传统的模式变为现在的模式,使得卫生管理更加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实现上海卫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信息化实现补偿机制改革

此次医改中,上海把医院由过去政府的补偿是按照人口拨付养人变成养事,同时,建立一种内容补偿机制,由政府购买医疗服务。政府的补偿机制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收集绩效考核、绩效评价等数据及分析形成补偿标准。

三个数据仓库生成三个机制

许速认为,无论是医改的两个层面还是补偿机制的改革,所有的这些都是建立在国家“3521-2”战略层面上,其中,最核心的便是EHREMR。EHR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所有关于健康信息的科学和规范的记载,它是记录一生、管理一生、使用一生、服务一生的电子健康记录系统,所以很多都是以EHR为核心来集成数据和使用。而EMR最大的问题是必须要有一个数据的综合集成管理平台,管理所有数据的生成进入和输出,数据在平台里实行交换,实行综合提炼。

上海市要做的就是在EHR和EMR的基础上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最近上海市区县建了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共有3个数据仓库,一是医疗管理,二是公共卫生,三是药品和耗材,在这个数据库上面链接了很多操作业务系统到数据仓库,最后生成3个机制:机构的评价机制、政府的投放机制、政府对医疗机构的可分配资金的核定机制,这些都是建立在全面预算管理平台的基础上。

上海卫生进入大数据时代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医疗机构产生了可记录分析的大量的数据,可以说,这个行业的确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相应的医疗模式也会随之改变。随着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并产生大量数据,通过数据集成以后将进入数据管理阶段。许速说,上海在这一轮的改革中已进入了数据的分析应用阶段,说上海的医疗卫生进入大数据时代很贴切。

谈到信息化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影响,许速谈到,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不论从医院的生产还到行业的管理方面,都对行业有着深远的意义:一是可以真正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二是使得医院由过去的传统管理变成现代化的管理。这些管理会越来越精细化,越来越科技化,随着管理级能的提高,医生的价值可得到充分体现、老百姓的利益可得到充分的保证,政府的管理也能进一步透明和规范。

【责任编辑:sunyue TEL:(010)68476606】

标签:信息化  管理模式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