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12-03 09:06
- 作者:佚名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11月24日在京举办的“中医临床数据管理与分析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保延“中医自身发展规律与支撑中医学发展的主体技术”的讲座结束第一次集中授课。
为适应中医信息化发展需求,促进大数据时代中医学术继承与创新,该进修班应运而生,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科学技术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评价方法重点研究室联合举办,是面向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有较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而进行的重要尝试。
进修班授课老师均为中医基础与临床领域、医学人文领域、自然科学哲学领域,以及中医信息学、方法学和临床评价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课程设计者希望,进修班能通过道、法、术的有序传承,即从哲学层面的探讨到最尖端方法的应用,由道而术探索解决中医临床科研难题。
讲座包括北京大学王一方教授的《现代性与传统医学》,清华大学吴彤教授《复杂性科学与哲学对医学研究的意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张超中研究员《中医药创新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孟庆云研究员《中医学概介》,同济大学李国正研究员《大数据研究进展》,陕西中医学院邢玉瑞教授《中医思维方法体系研究》等。
来自全国中医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中医科研数据管理、数据利用与分析等相关工作的60多名学员参加了学习,其中非医学专业占了一定比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评价团队的学员王斌是学计算机的,他认为这样系统学习中医的机会非常难得,对自己认识中医、指导工作非常有助益。“各领域大家给我们授课,讲座深入浅出,我非常期待下次的课程。”
刘保延期望该班成为构建中医临床技术体系的桥梁。在充分理解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学员学习和掌握将临床医患互动、诊疗过程与诊疗结果、治疗反应等数据化的方法,以及管理和分析利用临床科研海量数据的方法和技术,为解决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临床评价等难题,促进中医临床研究范式的形成与发展,突破中医临床研究的瓶颈而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