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业内要闻 >  上海浦东农民新农合按人头付费
上海浦东农民新农合按人头付费
  • 2013-08-26 10:56
  • 作者:张琪 蒲欣
  • 来源:浦东时报

英国人看病,先要让自己的家庭医生“把脉”;家庭医生治不好的,才将患者转到上级医院;等患者从医院回来,家庭医生还会“监督”吃药、复查,就像个“健康大管家”。如今,浦东农民也用上了“英式家庭医生”。

2012年8月,浦东“新农合”在国内率先试点“按人头付费”,将参合人员的“健康”和“钱”打包,一起交给其签约家庭医生管理。这种模式借鉴了英国经验,家庭医生相当于居民健康的“守门人”,通过改善居民生活习惯,将纳税人的钱花在疾病的预防上,最终控制医疗“大盘子”。

“新农合”试点至今正好一年,成效显现:以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为统计时段,门诊方面,农民就医到村卫生室的比例占38.64%,到社区中心医院的占44.05%,到二级医院的占14.54%,到三级医院的只有2.77%;住院方面,农民到社区中心医院的比例达27.54%,到二级医院占50.42%,到三级医院住院的只有22.04%。

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主任陆国荣认为:“改革才1年,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人次增加了10%,说明改革已获得初步成效。”新区卫生局局长孙晓明指出,“由于家庭医生把关,门急诊与住院病人从原来的不受控制的无序状态,改变为如今可控有序。”比如,82.69%的参合农民的常见病、多发病都留诊在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有较为疑难或需手术的病人才转诊到二级或三级医院。

有关专家指出,浦东“新农合”改革促使基层医疗机构从注重治疗向注重预防改变,医生和农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通过“按人头支付”,探索和建立公立医院新型新农合基金结算和考核机制,明确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发挥价格、支付政策等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此项改革还有助于建立二、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行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

据悉,下一步,新区将发挥统筹优势,充分利用新农合筹资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机构积极性逐步提升的有利时机,按照国家新医改要求,将参合农民最大程度受益作为改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和完善新农合“按人头支付”改革。

【责任编辑:永燕 TEL:(010)68476606】

标签:新农合  家庭医生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