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域 >  安徽医改 敢闯“深水区”(1)
安徽医改 敢闯“深水区”(1)
  • 2013-08-12 18:37
  • 作者:刘杰 何聪 曲昌荣 魏贺
  •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救护车一响,一年猪白养”,老百姓有病不敢看,一场大病就致贫返贫,不从基层入手彻底破解医疗卫生难题,其它改革发展的红利难以释放。安徽医改敢啃“硬骨头”,敢闯“深水区”:在全国率先对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实施“零差率”招标采购,率先全面铺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并酝酿省市公立医院改革……安徽,成为新一轮医改的探路“先锋”。

6月28日,安徽省政府下发意见,从基本药物制度等6个方面出台18条政策,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这标志着安徽医改步入一个巩固提升新阶段。

在全国率先对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实施“零差率”招标采购,率先全面铺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并酝酿全面推进省市公立医院改革……敢为人先的安徽,成为中国新一轮医改的探路“先锋”。

“让百姓能看病、好看病,少花钱、看好病。有了这个目标,就有了改革的底气。”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说。

医疗机构回归公益

安徽将全省1230个乡镇卫生院和637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纳入编制和预算管理,明确为公益性事业单位

“大夫,不会错了吧?我咋只掏20来块钱?”8月3日,芜湖县陶丰镇卫生院的报销窗口。78岁的低保户胡成科看到个人支付部分的数字,有些疑惑。

工作人员确认无误。“20.95元”,并非仅仅是开一服药、输一次液的费用,而是胡成科住院整整一周自己要掏的钱。

8天前,胡成科因支气管炎诱发心脏病住进了卫生院。一周后康复,总费用452.95元,个人掏的不及一个零头。

得益于安徽持续推进的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数千万像胡成科一样的农家百姓卸下了肩头沉甸甸的“药担子”。

改革之前的安徽医疗卫生领域,“救护车一响,一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三年活白干”,农民“看病贵”,“看病难”,苦不堪言。金钱利益驱使之下,大处方、大检查、医药贿赂屡见不鲜。

一次全国治理医疗商业贿赂的专项检查,暴露出的问题相当惊人。日均门诊量不足500人次的某县医院引进CT诊疗设备后,为尽快收回成本,三年开出检查7万多人次,盈利超过1000万元;

城里的名医到乡镇去“走穴”,开“飞刀”成为常态,众多乡镇卫生院为了增加收入,强行开展其不具备资质的大型手术,导致医患纠纷多发……

这一切,深深地刺痛着安徽的决策者:安徽680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就有5000万,老百姓有病不敢看,一场大病就致贫返贫,谈何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不从基层入手彻底破解医疗卫生难题,其他一切改革发展的红利都难以释放。

那么,突破口在哪里?安徽省委、省政府调研中,两个“拍桌子”的故事再次警示他们:医改之路不好走。

医改伊始,省政府一位领导到淮南凤台调研。一位村医激动地拍起桌子:“改革前一个月的收入,抵得上现在干一年的!”细问之下,这家只有一个人、一张桌的村级卫生室,常常一年能开出几十万元的药品。

基层医改启动之后,安徽省医改办又组织召开了一次意见征求会,长丰县一位乡镇卫生院长又当场拍桌子:“现在药品不让加成了,我卫生院里那么多人咋养活?”不久,这位院长便因为待遇落差主动辞职。

强烈反弹,没有吓退改革者,反而使人们对症结看得更清:“以药养医”机制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药品加成。改革前,乡镇卫生院药品加成比例普遍在60%以上、村卫生室在80%以上,相当一部分医院的加成比例在9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67%以上。这些“加”上去的钱,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只有消除“以药养医”顽疾,才能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这块‘硬骨头’,再难也要啃。”安徽决策层坚定地表示。

医改开始,安徽将全省1230个乡镇卫生院和637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纳入编制和预算管理,明确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为群众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共4页: 1 [2][3][4]下一页 [查看全文]
标签:医改  安徽  以药养医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