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背景文章 >  医药大佬裁员真相:为抵消专利到期的压力
医药大佬裁员真相:为抵消专利到期的压力
  • 2013-07-02 14:39
  • 作者:佚名
  • 来源:医药观察家

医药界的跨国大佬们最近在做什么?

4月12日,礼来表示将在美国市场上的销售部门裁员1000人;而此前,作为英国第二大制药商的阿斯利康也不断发出裁员信号:3月21日,销售和管理部门裁员2300人;3月11日,研发部门裁员1600人;加上赛诺菲、罗氏等也频频动作,跨国药企们似乎进入了“裁员忙”的状态!

然而,无论是礼来还是阿斯利康等,都未曾对其裁员予以置评。而按照业内的分析,此举的目的无外乎削减开支、压缩成本,以抵消专利到期的压力。那么,医药大佬们是否真的如此窘迫?

转嫁专利压力

阿斯利康CEO帕斯卡尔·索利奥特曾算过这样一笔账:通过今年3月的两次裁员后,统共“损失”的4000人能节省公司14亿美元的一次性成本,而在接下来的4年中,每年的运营成本还将由此减少1.9亿美元。加上对研发部门的整合措施等,索利特奥希望能重整阿斯利康的业绩。

然而,阿斯利康开源节流的案例只是当下医药大佬在危难处境下的一个缩影,据业内人士反映,大部分跨国药企今年的销售费用或营销费用都在维持去年的状况,甚至于大幅度缩减。如阿斯利康一改全国性年会的形式,分地区、分产品进行,以此减少由人员出行等带来的经费开支。

同时,在产品战略方面,多数跨国药企选择了强强合作的方式,如在糖尿病领域,阿斯利康牵手施贵宝,赛诺菲和武田合作等。对此,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医学沟通顾问窦学文表示:“由于难以预见在研产品的成功几率,相关风险可以在合作后由双方共同承担,从而减少单一公司承担单一产品的风险成本。”

对于礼来由之前专注专利药,到如今涉足仿制药的战略转变;以及阿斯利康“以创新为中心的处方药公司”的口号,在去年收购广东倍康制药后改为“仿制和原研并举”等现象,业内也将其解读为跨国药企放下专利药“架子”,转向仿制药的趋势。

诸如此类,种种迹象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同一个事实,即专利到期,后续产品接力不上,跨国药企正忙于应付由此造成的损失。借用窦学文的形象描述:“新药不是想有就有的,但专利是说来就来的。”

按照本报特约观察家、北京百思力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恒的分析,裁员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了跨国药企转嫁专利到期压力的主要方式:“欧美等主要医药市场的经济危机及日本近十年来的经济疲软,直接影响了70%以上的医药市场。加上2010-2015年间专利的大规模到期,跨国药企的竞争实力正在削弱。”

从数据上看,据不完全统计,随着辉瑞的立普妥专利到期,其销售额在短短两年内迅速从到期前的40亿美元降至20亿美元;而礼来的再普乐也由原来的50亿美元锐减90%,如今其销售额仅有几亿美元。由此可见专利到期对跨国药药企绩影响之大,这也难怪索利特奥会算这一笔账。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大佬们的裁员“大刀”,思谟医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仲崇玉认为这是跨国药企产品线调整策略的常见现象:“以礼来为例,早在百忧解专利到期时,礼来就曾对百忧解生产线进行过人员缩减,并将这部分缩减人员转战到欣百达等药的生产线上。也就是说,早期产品线充足时,跨国药企在所有产品更新前后都会进行人员的重新布局,只是这些数量在公司人员总数变化上表现不明显;而现在缩减现象之所以明显,与2011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医药公司新药产品线的枯竭不无关系。”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从公开资料来看,阿斯利康自2010年以来几款在研产品连续失败,超过十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就此打了水漂。在专利到期、新药青黄不接的情况下,裁员已成为跨国药企的主要选择。

中国式挺进

而综合目前的跨国药企裁员案来看,这类举动尚集中于欧美市场,中国裁员的信号并不明显,但仍有不少人士担心跨国药企裁员会波及中国。

根据业界专家的判断,跨国药企在中国裁员的可能性并不大。“不同于其他商品,药品的市场走向与各个市场的政策环境变化息息相关。目前来说,在政策环境没有大改变的前提下,中国市场跟海外市场关联度并不大,正如跨国药企在美国市场下滑、中国市场反而增长的现象,裁员与否是由各区域市场的最终格局决定的。”王恒分析道。

具体而言,首先,较之于中国本土药企,跨国药企在产品技术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和领先地位,甚至于一定的市场话语权。而政府也从疗效的角度考虑,为外资药品尤其是大部分肿瘤治疗药开辟绿色通道,将其引进中国市场,如苏浙等省近日启动的大病医保三方谈判工作正是对此的直接诠释。

其次,中国作为新兴市场,跨国药企在此领域的覆盖面还很低。仲崇玉认为这一因素足以吸引跨国药企:“中国市场的产品周期普遍比国外的长,就是尾巴要长,如百忧解这类早已失去专利的药物,如今在市场上的销量仍强劲增长。只要准备好产品线的后续资源,这类专利过期产品照样可以帮公司攻城略地,占领市场份额。”对此,王恒也直言:“只要市场发展,大家都有机会。而对外资药企来说,中国市场的机会还是大于威胁,尤其是二三级市场方面。”

正因此,跨国药企在中国不仅没有裁员,反而保持一路高歌猛进的态势,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开垦力度,甚至在IMS报告中,辉瑞(24.4%)、罗氏(24.7%)、葛兰素史克(28.0%)和默克(22.0%)等去年第四季度的医院销售额增速已成功赶超了中国市场的总体增速(20.9%)。而这也应证了窦学文的想法:“裁员是跨国药企战略调整的一个加速器,是对跨国药企战略的考验。”

在中国战略的调整上,跨国药企最明显的变化在于对待中国基药的态度上。如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最后一轮北京基药招标中,有11家跨国药企破格降价10%参与招标。不少业内人士从中嗅到了跨国药企放低身价,接受降价,拥抱基层市场的决心。

而顾虑到中国的特殊国情,跨国药企还成立了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我国的法律环境确实不如欧美市场完善,医药市场也难免存在不规范的地方,这直接影响了跨国药企的竞争力。不过跨国药企在中国还是很团结的,RDPAC也在政策方面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跨国药企的自身权益。”王恒还提到,RDPAC对中国制药行业的发展作用明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产业环境的政策调整。

与此同时,不少跨国药企还将研发中心、生产中心转移到中国,如“辉瑞+海正”、“默沙东+先声”式的联姻等,以此推进本土化进程。当然,在越来越多的跨国药企深耕中国市场之下,其对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也得到了业内的一致肯定。

对于跨国药企的影响,窦学文归结如下:一则刺激了中国制药行业的药物创新价值,如产品方面,跨国药企将新的化学药、制药工艺和剂型(如缓控释制剂)等带入中国时,也提高了中国本土药企的药物创新意识;二是在生产方面传播质量价值理念,促进中国制药行业软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三在营销方面,引进了学术营销概念,改变本土药企药物推广模式;四是人才方面,引进了产业链各环节的大批优秀人员等。可以说,跨国药企进入中国市场后,中国整个制药行业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甚至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责任编辑:well TEL:(010)68476606】

标签:裁员  阿斯利康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