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信息化为医疗行业带来新的投资机遇(1)
信息化为医疗行业带来新的投资机遇(1)
  • 2013-06-24 09:25
  • 作者:李会
  •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虽然产业前景尚好,但具体的支持政策放空,民营医院被资本冷落;产业未来空间巨大,但审批难导致医疗服务市场依然“沉睡”;巨大的市场让医药领域成为资本竞逐之地,但难以合作的团队又让其倍感头疼;医疗器械市场正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驶进快车道,但过小过散的企业分布却让资本行进的脚步略显蹒跚。

进入深水区,这是对现阶段医改的普遍描述。深水区中,大多数资本同样难以看清新医改政策下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机会。医改在摸着石头推进,资本也在试探中摸索。

雾里看花,资本到底看到了哪些机会?又将在哪些领域止步不前?在这些领域中存在何种障碍?又有哪些领域会让资本冲劲十足?尚未被开发利用的机遇又有多少?

民营医院遭冷落

“配合卫生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支持鼓励引导民营医院发展,是国务院医改办坚定不移的工作方针。”这是国务院医改办副主任徐善长在出席2012年中国民营医院发展年会时的发言。

从医改伊始到现在,政府积极支持民营医院发展的表态始终如一,但情形却并不乐观。

资本一向以嗅觉灵敏著称,无论是机会还是危险,它们总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在国家支持的民营医院领域面前,资本却不约而同选择了绕行,为什么?

“举个例子来说,公立医院出了医疗事故大不了赔偿以及处理责任人,但民营医院如果出了重大事故,很可能就会在舆论压力下关门歇业。”海达投资执行总经理刘杰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在这个领域,存在太多难以控制的风险。

深圳市源政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向阳指出,民营医院在实际运行中在各个环节都存在难题,支持难以落到实处,“从大到小、从高到低都说大力鼓励民营医院,你怎么鼓励呢?你去申办医院,手续好办吗?你去申办医院,医护人员怎么来安置安排?另外,你的收入还要交不平等的税,你的审查审核都是由一些连医都不懂的人经办,这一系列的事情就是一个问题。”

问题重重、经营艰难、风险较大导致资本却步,资本的缺乏又反过来加剧了民营医院虽多但竞争力仍弱的局面。

从清科集团的研究显示,从床位数、执业医生数等关键指标来看,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差距巨大。

根据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仅占有5.20%的床位数;11.84%的国有医疗卫生机构,占有82.20%的床位,67.45%的卫生人员,74.41%的执业医生;而38.40%的私营医疗机构,仅占有6.16%的床位,12.34%的卫生人员和13.05%的执业医生。

政策利好放空,民营医院步履维艰,各路资本都不敢轻举妄动。但谈及发展趋势,业内人士则一致看好。

杨向阳表示,未来两个必然的变化,第一是医院数量一定会增加,第二是医院的性质一定会多元化,不都是国有。“这两个变化对在座的诸位创业者、投资者,可以思考出来一些机会。”

倪正东则指出,观察从1978年至2011年的数据变化,GDP与个人现金卫生支出费用增长的速度远远高于医疗服务供给增长的速度,“说明这个行业是一个需求巨大的行业。”

“不过,市场潜力的爆发并不容易,完全取决于利好政策的真正落实,例如是否纳入医保、是否享有税收优惠、是否有财政补助等,没有实打实的细则,这便只是画在纸上的一张饼。”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举例指出,2012年国务院发布新医改规划,希望3年内非公立医院医疗机构床位和服务量占总量达到20%,但是到底如何达到这个数字,并没公布相应的鼓励措施。

以致于今年3月,原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出席“中国社会资本办医论坛”时表示,从整体上看,目前社会办医的规模、数量和速度与国家“十二五”医改规划提出的到2015年床位数、服务量均占总量20%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共2页: 1 [2]下一页 [查看全文]
标签:新医改  信息化  投资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