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5-07 10:09
- 作者:许沁
- 来源:解放牛网
随着各种慢性疾病逐年增加,与之相关的慢性病创面伤,在各种疾病发病中,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之后的第四大疾病。记者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创面修复科了解到,慢性难愈合创面处理培训教育项目近日正式启动。今后,通过4G高清视频创面,患者可在社区接受专家远程会诊,而这一创面修复的创新模式,有望在全国推广。
糖尿病足等慢性创面发病率高
一位40多岁的外地女士,以前在美容院接受过非法硅油注射隆胸,多年后,出现胸部溃面毁损。几经周折,她瞒着家人来到第九人民医院创面修复科,医生告诉她因为胸部溃面毁损严重,不得不进行溃面切除,患者后悔不已。
昨天,记者从第九人民医院创面修复科了解到,在临床门诊中,类似这样在美容院或非正规医疗机构接受过非法注射隆胸的女性,若干年后出现胸部溃面毁损的个例并不少。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创面修复科主任谢挺透露,这些患者往往因难以启齿或羞于见人,而不愿走出来就诊。虽然总体数量并不是最多,但毁损程度和后果极其严重。
除了因非法注射隆胸导致溃面毁损外,近年来,随着各种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增加,与之相关的慢性疾病创面伤,诸如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性溃疡、褥疮、压疮等慢性创面,呈现出高发病率。据不完全统计,以往因车祸等交通事故、烧伤等意外造成的慢性创面,约占慢性创面伤患者的60%,但如今,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并发症增多等因素,慢性难愈性创伤患者人数迅速增加,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之后的第四大疾病。
远程会诊助患者社区就诊
在本市大型综合性医院中率先建立创面修复科的九院创面修复科主任谢挺介绍,在临床诊疗中发现,很多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年龄大、行动不便、多次往返医院换药十分不便。为此,院方与社区医疗资源结合,整合跨领域技术,建立创面修复科与社区联动机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创面修复联合医疗点,平时患者可就近在社区接受门诊治疗,社区医生接受九院专家学术指导;当患者病情复杂、急需手术治疗时,可转入九院创面修复科进一步治疗;在九院治疗完成后,患者将及时转入社区,接受康复治疗。
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社区医生对创面修复科专业内容仍缺乏深入和系统了解,特别是面对复杂创面的诊断和处理能力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统一协调下,建立了国际上第一条“基于TD-LTE(4G)网络技术的远程高清视频创面诊疗示范系统”。目前,这一系统链接九院创面修复科和长宁区周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面联合修复医疗点,依靠这一系统,不仅在实时对话中图像、声音同步传输流畅,且视频图像也极为清晰,社区医生可以随时通过这一系统向九院创面修复科医生汇报患者病情、传输创面相关图像,九院创面治疗专科医生通过这一高清视频系统,也可有效指导社区医生,对创面诊疗适时提出转诊建议,解决因地域差别和时空间隔给两地医生会诊带来的难题,同时建立国内第一个标准化创面信息数据库。
创面修复模式有望全国推广
“虽然社区医生经过正规全科医生培训,但对创面修复领域的内容,仍缺乏深入、系统了解,面对复杂创面诊断和处理能力不足。 ”谢挺主任强调说。在近日启动的慢性难愈合创面处理培训教育项目中,200名来自基层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将接受为期一年的系统、规范化培训。上海市创面修复研究中心的专家将为其讲授慢性难愈性创面相关知识和处理、与社区双向转诊相关内容,以及基于4G网络技术的远程高清视频创面诊疗系统规范性操作。
谢挺主任透露,在不久的将来,基于4G网络技术的远程高清视频创面诊疗示范系统,还将在长宁区虹桥、新泾,徐汇区斜土、田林,以及大华医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家二级医院投入使用。今后,这一有利于患者就医和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创面修复创新模式,还有望通过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作为学会示范点,在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