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 > 新医改 >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缺根指挥棒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缺根指挥棒
  • 2013-03-20 10:17
  • 作者:佚名
  • 来源:健康报网

在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中,绩效考核指标一般包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效率、质量、成本和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指标也列入考核的主要内容,逐步建立了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不过,目前还没有全国统一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更多是依靠各省乃至县市的探索和实践。

绩效考核“试水”陆续启动

正月十五刚过,安徽省含山县人民医院的医生们早已开始了忙碌。除了日常的工作之外,作为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他们现在还要面临许多新的调整。医院推出新的绩效考核方案便是其中之一,它改变了过去政府对医院的考核模式,而是用县医管办、县级医院职工和患者的三方满意度测评,来衡量评估县级医院的工作实绩。

“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其实就是针对院长的绩效考核。”含山县医管办负责人介绍说,既然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就应该保证医院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权,让县级医院院长真正走上前台,用放权和信任来激活他们的动力,用三方满意度测评来检验他们的工作成效。

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介绍说,所谓“绩效”一词,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年度报告中首先正式提出,进入21世纪后,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将绩效考核运用到健康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国家和政府的卫生费用投入,以及医疗机构的微观补偿和医务人员薪酬支付制度的改革,如按绩效支付、按绩效投入、绩效工资改革等。从全局来看,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经历的第一阶段,是落实各项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扩大优质护理服务。第二阶段是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的“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院等级评审。目前第三阶段进入公立医疗机构体制机制的全面改革,包括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改革补偿机制、落实医院自主经营管理权、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等改革重点。鉴于公立医院改革从基层试点开始,首先需要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绩效评价。

多元化需求伸向绩效考核

实际上,“医院绩效”是个有多种含义的概念。对此,卫生部医管司相关负责人曾专门撰文进行过探讨。文章称,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不同利益相关者,政府、群众和医院自身,对医院绩效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因此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目标也具有多元性特征。首先,作为办医主体,政府要求公立医院提供让老百姓满意的医疗服务,产出良好的社会效益;作为国有资产投资者,政府要求公立医院保持良好的运营和服务效率,绩效考核是公立医院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能够解决医院管理者与政府信息不对称、目标不一致的问题。其次,作为医疗服务的需求方,群众要求公立医院为患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在保障医疗服务的可负担基础上,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服务水平和便捷程度。而对于医院自身来讲,在服从国家政策制度规定的前提下获得合理补偿,保障医院正常运转,实现医院可持续性发展,是医院的绩效目标。

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相关专家表示,在一些提前启动管办分开试点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无锡等地设立了专门的医院管理机构,履行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能,负责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等,同时医院院长也有更多的自主权进行内部管理。在对所有者和管理者职权界定的基础上实施法人负责制,对公立医院院长的目标责任管理和绩效考核就是加强院长负责制的手段。因此上述地区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也是针对院长的绩效考核。而诸如含山这样的县级医院改革试点,应该也借鉴了前述试点城市的理念。

【责任编辑:志娟 TEL:(010)68476606】

标签:公立医院  绩效考核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