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域 >  实现医疗机构信息互通共享堵在哪一段?
实现医疗机构信息互通共享堵在哪一段?
  • 2013-02-01 09:40
  • 作者:佚名
  • 来源:新民晚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现全市近600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互通共享”。这一条能否实现?目前被卡在哪里?人大代表们就此“把脉问诊”。

“智慧医疗” 高速路打通了而支线路未通

要打通全市近600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平台,让大大小小的医院都能信息互通共享,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市人大代表、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指出,上海将医疗信息化建设作为医改的基础性工作,已经开展“基于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工程”,积极完善长宁区、闵行区等6个试点区域相关机构和所有三级医院的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市级平台已汇聚近3000万个人基本信息,同步形成动态健康档案;建设以慢性病为主的新型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针对市民服务的信息门户。

目前,上海在有关试点区域及三级医院范围内全面实现“两个任何”,即“任何一位在市内联网医疗机构就诊过的患者电子健康档案可以被任何一家联网医院的医务人员在业务规范制约下通过医生工作站进行调阅”。这条智慧医疗高速公路已经初具雏形,但是,从社区医院或者二级医院等小医院通往“高速公路”的“支线路”,或者各个医院之间相通的“小马路”尚未开建或打通。有实力的大医院可能自筹资金,早早修好了门前的“信息路”,而规模较小的医院则无力信息化,这就会产生医院和医院间的数字鸿沟。这一瓶颈需要政府统筹资源,统一拨款,集中建设,平衡因各个医院的实力不同产生的信息化差异。

有了信息互通共享的大平台,医学诊疗模式逐步发生变化,医生将能进一步快速充分了解病人的情况,避免重复检查,减少过敏等用药禁忌的发生,提高医疗效率和安全。患者如果患有慢性病,有关信息还将进一步推送到公共卫生部门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医疗诊治、公共卫生、社区服务三大体系的联动,对患者开展连续的健康随访、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

“不过,这中间还需要建立医疗信息互认标准。”刘中民说。各级医院间的医生诊疗水平和习惯不同,受个人经验影响较大,要让医生们自愿、主动认同并采纳其他医院出具的诊疗检查、处方等,需要由相关部门制定一个具体的操作规则,互认标准。

内部信息 一些医院各自“揣在怀里”

市人大代表、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欣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建立协同医疗服务平台可成为一个重要抓手。

“医疗资源是有限的,现在突出的医患矛盾,主要是供需的矛盾,医疗分布与资源利用存在很大的局限。”袁欣解释,所谓协同医疗,即整合三甲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资源,降低三甲医院医疗的服务压力,提升基层医疗的服务品质。平台搭建好后,患者在社区医院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专家资源,大小医院可转诊,实现医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有些医院的内部信息化水平较好,但都各自‘揣在怀里’,没法共享。医疗信息化不是哪一家医院或运营商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有整体的规划和引导。”袁欣介绍,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引导,各医院在选择协同医疗方案时系统性、前瞻性考虑不周,容易造成局部投资的重复、医院间互联互通上效果不佳;现阶段各医院大多是长期割裂式的独立运作模式,导致医院对协同医疗的“兴趣不高”。

袁欣认为,协同医疗属于新生事物,早期需要大量一次性投入,而目前我国医疗服务本质仍以公益为主,医院自有资金有限,信息化投入更是捉襟见肘。以浦东新区为例,各大医院信息化投入占医疗收入比不到0.5%,扣除既有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资金外,剩余用于新建系统的建设资金寥寥无几。

“协同医疗平台的建立在技术上现在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各种利益分享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市民心声 社保卡如有结算功能可减少排队时间

能否在家提前知道医院的挂号信息?能否对专家信息做到心中有数?诊疗记录、检查报告能否实现电子化?大小医院能否自由转诊?不少市民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家住新村路的吴志敏家有2岁小儿,她把带孩子看病的过程看成“一场战役”。“孩子生病不敢有任何马虎,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不敢去,怕医生水平不高,耽误病情。”所以,每次孩子生病,她都要跑到十公里外的新华医院。“我一般跑两趟,先去挂号,然后根据号码算时间,再带孩子来看。最久的一次,从挂号到吊水,我们在医院待了10个小时,看完病筋疲力尽,大人小孩都喊吃不消。”

看病难在哪?吴志敏说,一难,医疗信息不透明。不知道孩子的病到底适合在什么医院看,可以找哪些专家看,同样的发烧咳嗽,有时不用吃药就能好,有时耽误几天就变成了肺炎。二难,排队时间太长。挂号要排队,付款要排队,取药也要排队。要是碰上个检查,排队的次数就更多。“如果社保卡有结算功能,在医生开检查单、处方的同时,能自动扣款,会大量减少排队时间。”

相关推荐:

上海:公立医院改革今日启动

上海卫生信息化建设入选全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医改新举措

 

【责任编辑:晓一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疗机构  电子健康档案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