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背景文章 >  有慈方有“磁”——记厦门市卫生局局长杨叔禹
有慈方有“磁”——记厦门市卫生局局长杨叔禹
  • 2012-12-25 01:31
  • 作者:佚名
  • 来源:光明日报

“做医生的三重标准:第一重治病救人,第二重人文关怀,第三重进入病人的灵魂,做病人的精神支柱。”这是日前热播过的电视剧《心术》里的一段话。这段话让记者感到耳熟。翻阅采访笔记,终于找到厦门市卫生局局长杨叔禹说的一句相近的话:做医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慈悲心肠。

也许正是对这种高尚的医德义无反顾的践行,让杨叔禹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着患者,吸引着周围的人。

走到哪儿,激情带到哪儿

“如果提出‘待病人如亲人’,或者‘待病人为上帝’的口号,能做到吗?”

“做不到。”大家先是沉默,然后面面相觑地说。

“那么,‘待病人为客人’能做得到吗?”

大家想了想,觉得这还差不多。

这是1991年杨叔禹出任厦门第一门诊部主任做的第一件事——召开全体职工大会。会上,杨叔禹提出“一站式宾客式服务”迅速在门诊部实施起来。从此门诊部门诊量从过去的几千人上升到六七万,门诊部还被评为“白求恩杯”先进单位。

认识杨叔禹的人,喜欢用“工作狂”来形容他——极少准时下班,几乎把整个人都“卖”给了医院。每次他看到病人满意的笑容时,一身的疲惫早就抛到了脑后。当路段施工给医院看病的患者带来交通上的不便时,杨叔禹带上助患护士,用车专门去接病人;为了给小儿科门诊的挂号、收费、检验、拿药提供一条龙服务,他把院领导的办公室给腾出来。

走到哪儿,病人跟到哪儿

杨叔禹身上有许多的光环:35岁成为三级医院副院长,36岁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8岁获得“中国医院优秀院长”,是福建省地级市医院唯一一位获得该奖的院长;49岁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是福建省唯一一位该院院外导师……然而,杨叔禹被患者所熟悉是因为他是抗糖专家。

不管杨叔禹走到哪儿,病人都会跟到哪儿。有一个病人,曾经跟着杨叔禹从厦门第一门诊部到厦门中医院,后来跟丢了。病人急得到处打听,当他听说杨叔禹当副局长去了,就以为再也找不到他看病了。谁知道杨叔禹告诉他,当副局长也照样看病,只不过只能在周末。

老金家里多人患有糖尿病,都是杨叔禹的老病号。这一家人都说没见过这么好的医生,不仅医术好,看病细,为人和蔼,还耐心做病人的思想工作。时间久了就连感冒或其他不舒服也会找杨叔禹,开几贴中药,既方便又省钱。

郭老太太的先生患糖尿病十几年了,有一次血糖很高、状态很差,又不肯去医院,打电话给杨叔禹。杨叔禹听了,立刻打车赶到她家。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当时杨叔禹已经是厦门市卫生局副局长。还有一次,他蹬了40多分钟的自行车赶到病人家里时,病人惊喜万分,抱着杨叔禹哭出声来。

走到哪儿,人才留到哪儿

有人说,跟杨叔禹工作累,跟杨叔禹出差更累,他的时间安排得太紧。

有一年春节,厦门第一医院一位专家正在看门诊,当时任市卫生局副局长的杨叔禹来到诊室,双手向这位专家送上一张新年贺卡,并说:“主任,辛苦了!”这位主任听了,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后来,杨叔禹到第一医院当院长,还特地和这位老专家的家人一起为他庆生。老专家说:“外面请我年薪30万元都没打动我。院里不仅没有嫌我们年纪大,还对我这么好,我怎么舍得出去?”

在杨叔禹看来,留住人才与引进人才同样重要,特别是那些熟悉医院环境的人才。有一次,杨叔禹把一位在兄弟医院已退休的老专家请到厦门第一医院来看专家门诊。老专家发现,只要超过下班时间,就有人送来牛奶和饮料,无论多晚,门诊护士都会陪伴到底。“如此细致入微的院长,医生护士都能照顾到。我一定要帮他把医院消化科好好地建设起来。”

【责任编辑:well TEL:(010)68476606】

标签:杨叔禹  厦门市卫生局局长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