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科技前沿 > 技术标准 >  依赖检查成危机 高科技也会“骗人”(1)
依赖检查成危机 高科技也会“骗人”(1)
  • 2012-11-22 10:27
  • 作者:佚名
  • 来源:生命时报

血常规、心电图、B超、胸透、CT、造影、核磁共振……在医院里,患者或家属手举一大堆检验单,提着装有胸透、CT片的袋子奔走在各个楼层,一项挨一项排队等待检查的景象,我们熟悉且厌倦。医生问诊不到三句半就埋头开检验单,看病只靠仪器说话。病人成了被各种化验单、检验报告堆砌而成的“电子病人”,医患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看病贵”问题越来越明显。这些检查真的需要吗?如何走出“先做几个检查,然后开药方”的诊疗模式?

有时高科技也会“骗人”

38岁的冯楠手中提着装有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的袋子,站在偌大的门诊大厅里,一脸的茫然和疲惫。失眠已经困扰她整整两年了。连续几天的彻夜不眠,让她白天头昏脑涨,有时还会呕吐。排了几个小时的队,她终于挂上了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神经内科的专家号,可是医生没问几句就给她开了一张核磁共振检验单,告诉她“先排除一下脑部有没有问题。”提到总想吐的症状,医生说:“最好去消化内科做个检查。”其实,这两年间,她辗转了好几家医院,CT、颈部彩超、核磁共振做了个遍,却都“未见明显异常”。医生看了检查结果,只说各方面正常。冯楠告诉记者,“他们好像只关心我的检查结果,并不关心我的痛苦。难道一定要我脑部长了什么东西,才能为我治疗?”

的确,高科技的精密仪器就像能扫描人体的透视镜,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很多“看不见的病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但是,有时候高科技也会“骗人”。 有这样一个“经典”病例:一个便血的病人经过多种仪器检查,都未得出诊断结论,病历最后被送到一位著名的外科专家手中,这位专家看完病历再仔细问完病史,采用了最简便易行的直肠指检法,便得出初步结论:直肠癌。

“先做几个检查,然后开药方”,几乎是现在一成不变的诊疗模式。不但医生习惯于此,病人也觉得这是“正常程序”。很多检查需要提前几天预约、各个检查室门口都排着如长龙一样的队伍,从此不难看出,去医院就得做检查,已经成了看病的“家常便饭”。

“检查一下放心”是很多医生开检验单的理由。殊不知,过度依赖检查设备,不但会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对病人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可能导致悲剧发生。据河南《东方今报》报道,2010年11月5日,河南南阳市40岁男子孟德营感觉胸闷、胸疼,怀疑自己患有心脏病,赶到医院就诊,医生开了验血、彩超等几张检查单,说“检查后再说”。不幸的是,他最终猝死在彩超室门口。

共3页: 1 [2][3]下一页 [查看全文]
标签:检查依赖  电子病人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