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1-19 09:54
- 作者:李晓哲
-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两个显示器、一个麦克风、一个摄像头,只需要通过互联网,中外专家就能够一起看病。11月16日,在市立医院东院远程会诊中心,加拿大的心脏病专家同该院专家“围坐”在一起,对岛城心脏疾病疑难病症患者进行会诊,远程会诊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找国际顶尖专家看病。记者调查发现岛城不少医院跟国外专家都有沟通,但如何形成常态让百姓真正受益是当前最需要克服的难题。
青岛市市立医院专家正在与加拿大专家会诊病情
11月16日晚,在市立医院东院的远程会诊中心上演了一幕奇妙的打招呼场景。“早上好,鲍勃!”“晚上好,池院长!”当天晚上,市立医院心脏中心与加拿大渥太华心脏病院进行了“远程视频疑难病例会诊”,青岛是晚上8:30开始,而对方则是当地时间早上7:30,“我们就是利用我们下班他们上班的这个时间差来进行会诊,让病人得到最大的实惠。”市立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池一凡说。
当天市立医院心脏中心近20名医生都来观摩这次远隔重洋的会诊。“我们主要是对疑难病症患者的病历、检查结果等进行讨论,而通过这个过程,也能锻炼我们自己的队伍。”池一凡说,这种远程会诊的方式他们已经开展了很长时间,已经形成了一个惯例,每个月都会跟加拿大这些顶级专家就疑难病症进行交流。
这种远程会诊的模式花费很低,只需要两个大型的显示器显示图像,再有一个麦克风互相交流,还有一个摄像头让对方看到,只需要通过一个简单的程序在互联网上就能让加拿大和中国的专家“坐在一起”讨论起病情来。进行远程会诊,达到不出国门就能找到国际顶尖专家看病的愿望。但从调查来看,个别医院开展还存在不常规、过于注重形式等现象。
一位医院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远程会诊是解决因为距离而限制医疗资源互动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是国内各大医院普遍缺乏一种运作机制,一般都是各个科室自己在单打独斗,对于远程会诊的收费、专家的报酬等问题都没有形成定制,患者享受到的实惠还是有限。该负责人介绍,远程会诊一般都是疑难杂症,如果形成一套完善的机制,建立定期联系,除了患者受益外,对国内各医院科室的实力提升也有很大的好处。
案例一
安心脏起搏器获加专家认可
有一位患者,心梗后室颤在八个小时以后了,而且前期手术已经做了支架,而在这之后又出现了室速室颤。面对特殊的病情,双方专家展开认真讨论,各自表达了对这一患者的看法。
市立医院的专家认为:“经过检查,它的发生就跟缺血没关系,所以说会诊前我们倾向于为这个病人安装起搏器。”加拿大专家听到这一看法后,对此表示认可。同时,出于治疗效果的考虑,加拿大的专家对安装心脏起搏器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他们觉得还是先安装心脏起搏器再使用射频消融的方法打掉异常的兴奋灶,防止室颤频繁发作,药物消融不了,最终会危及患者生命。”参加此次会诊的市立医院专家表示。
案例二
两种诊断结果征求对方意见
市立医院院心外科有位患者患有主动脉扩张合并瓣膜反流的症状。会诊一开始,这位病人的CT 、彩超等所有的检查结果都通过互联网实时传递给渥太华专家。渥太华心脏病院副总院长梅塞纳认真地看着检查结果,不断地给出自己的意见。“对,就是这个地方。你看,这个患者的心脏在这里出现了夹层。”
在此前的诊断中,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诊断是非常罕见的疾病,另一种结果则是由疾病引发的响应症状,这个患者的远程会诊也是花费时间最长的一个。经过双方讨论,加拿大专家认为不是罕见病的。“但具体哪种观点正确,谁都不敢下结论,只有手术中后才能定夺,这样我们也做了两套诊疗方案,而加拿大的专家也给出了很多意见。”市立医院参与此次会诊的专家说。
案例三
会诊消除争论提供治疗方案
有位患者因为车祸造成心脏钝伤,受伤之后心脏就越来越大,心脏里面充满夹层。“你们这个病例在国际上都很罕见,可以写成论文发表了。”认真地看了这位患者的资料后,梅塞纳说。在仔细询问了病情和查验了所有检查后,他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据了解,这位患者此前已经进行了一根心血管的开通,而目前医生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还要继续再开通一根血管。梅塞纳看后觉得应该开通,同时,他还表示在开通前要做好心肌保护药物的使用,并且支架也要选择大一些的。“他们的理念跟我们有时都不一样,想得更多一些。”市立医院东院心内科主任王旭说,通过远程会诊,之前的争论也就不存在了,有利于下一步给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案例四
达成一致意见治疗底气更足
第三个病例比较少见,他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心梗的时间比较短,如果是按照现在临床上一般的做法,是一定要进行除颤的。但是考虑到这位患者的特殊情况:他的心梗时间短,而且医生对这位患者经过造影检查后,发现患者只是冠状动脉单支血管发生了病变。
“在讨论之前,我们的医生倾向是他后续发生室速室颤的可能性不大,不需要安装起搏器,他们给出的意见也是基本一致的,虽然跟目前临床的普遍做法不同,但是针对这个病例的特殊性选择不植入心脏起搏器的底气更足了。”市立医院东院心内科主任邵一兵参加了当天晚上的远程会诊,他说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心脏起搏器的价格很高,一般都要10多万元,患者每五六年就要更换一次,不仅对于病人健康有影响,还对病人家庭经济造成很大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