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趋势 >  干细胞进入临床后必将引来一场医疗技术交锋
干细胞进入临床后必将引来一场医疗技术交锋
  • 2012-11-16 15:41
  • 作者:佚名
  • 来源:医药网

同样是治病救人,结果却冰火两重天。11月10日,湖北宜昌一名44岁的小学老师刘女士,今年4月份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可能治愈的唯一手段。几个月后,她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终于度过危险期重获新生。而同为接受干细胞治疗,前去北京一家医院做癌症干细胞治疗的王某却未能等到幸运的光顾,整个疗程花费了20多万元后,最终还是人财两空。甚嚣尘上的干细胞治疗引发争议连连,本应为人类健康带来福音的干细胞技术,目前面临着尴尬处境,更可怕的是,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干细胞技术遭滥用,并成为不法机构大肆敛财的工具。

在百度上,只需键入“干细胞治疗”等关键词,有关干细胞治疗的网站五花八门。有同行曾随便进入一家网站,便有所谓的“在线医生”提供咨询。据这家网站的在线医生介绍,该医院早在2003年就完成了60例患者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试验,开展临床治疗已有5年多时间,治疗过包括脑瘫、肝硬化、糖尿病、癌症等在内的上万例患者,糖尿病的治疗病例有3000多例。这还只是目前国内干细胞乱象的一个剪影。

可迄今为止,除造血干细胞治疗血液病外,国家尚未受理和批准任何一家医疗机构进行干细胞临床治疗。面对泛滥的干细胞治疗机构,有人说,存在即是合理。不可否认,此说法一定意义上相当深刻,因为苦寻最后一线希望的患者,在被渲染的干细胞治疗的神奇疗效面前,理性判断可能会被生的希望击溃。这里我们想说的是,干细胞治疗泛滥不要仅仅停留于就事论事式的表面分析,而要深入到现象背后去剥茧抽丝。

首先,指导原则和行业标准的缺失,客观上造成了干细胞治疗的乱象。干细胞临床应用犹如开启潘多拉魔盒,好奇心驱使着人们对此充满遐想和期待。有人惊呼发现了干细胞产业的万亿金矿,于是乎干细胞黑市兴风作浪,并缔造出许多美丽的神话。其次是,患者病急乱投医的心态,主观上给这种乱象提供了生长空间。实际上干细胞技术本身没有错,而是患者对干细胞的认知理解太浪漫太简单,是社会期待的一种错置。他们都把干细胞治疗当成一个现成的果实,以为摘下来就能尝到甜美,没想到是酸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干细胞治疗技术成熟需要一个过程。

说到这一点,我们对干细胞科研和应用的概念需要重新厘清,这一点最迫切。干细胞治疗,在我国尚处临床研究阶段。然而在利益的驱动下,伴随着商业资本的纷纷介入,从干细胞的获取、制备、生产到医院的治疗,目前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每个环节的盈利,最终得由“献身研究”的患者埋单。按国际惯例,一般的临床研究不但不能收取患者费用,还要向接受试验者支付昂贵的报酬。目前不少医疗机构打着临床治疗的幌子,向患者收取高昂的治疗费。那么,患者是不是白老鼠?也就是说,我们要严格区分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另外干细胞治疗究竟是临床技术还是药物?我国至今没有明确的界定。在一定时期内超越现有标准和规范,必然要对目前的管辖条块构成冲击。可见,干细胞研究处于重大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前夜,我国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严重滞后已成为干细胞产业“机遇窗口”开启的羁绊。

据消息称,国家即将发布三部规范干细胞临床运用管理的文件,未来干细胞药物或医疗技术申报将遵循新药申报的模式进行。其中,干细胞制剂的临床前研究将重点关注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而在干细胞进入临床研究后,如果顺利通过将获批干细胞药品。这个产业对法规非常期盼,干细胞技术革命亦需要一场思想领域的大讨论,这是新旧利益的博弈,是医疗技术新思想的交锋,若缺乏健全的思想市场,这样的局面绝非好事,否则患者对干细胞治疗将一直害相思病。我们所缺的,恰恰是严密的监督制度、严苛的责任追究制度。缺少这些,一切都可能只是纸上立规。

【责任编辑:晓一 TEL:(010)68476606】

标签:干细胞  医疗技术  临术技术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