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 >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卫生发展改革规划(1)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卫生发展改革规划(1)
  • 2012-11-05 11:20
  • 作者:佚名
  • 来源:北京市卫生局

“十二五”时期是国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首都北京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首都卫生事业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健康是全体市民的基本需求,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卫生事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维护和促进全体市民健康权益,以促进市民健康为中心制订《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卫生发展改革规划》,就“十二五”时期我市卫生事业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进行科学安排、统筹部署,对实现我市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2009-2018)》,《健康北京“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

第一章 认真分析卫生发展改革形势

一、“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日益增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加快发展,政府财政对卫生的投入逐年增加,人民群众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卫生事业发展成绩显著。

(一)居民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十一五”期间,我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从2005年的80.09岁增长到2010年的80.81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的15.91/10万下降到2010年的12.14/10万,婴儿死亡率从2005年的4.35‰下降到2010年的3.29‰。我市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和纽约、伦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水平相当。

(二)卫生资源总量显著增加。2010年底,全市卫生机构数达6539家(不含部队卫生机构及2972家村卫生室),较2005年增加了35.7%。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7.1万人,较2005年增长了42.7%。全市执业(助理)医师6.6万人、注册护士6.7万人,分别较2005年增加了30.3%和56.9%。全市医疗机构实有床位达92871张,较2005年增长了17.5%。

(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启动。组建了市医改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订出台了《北京市2010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围绕“推进发展、提高效率、减轻负担、促进健康”的总体目标,认真落实国家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出台了一批惠民政策,各项医改工作稳步推进。成立了首都医药卫生协调委员会,积极筹建北京市公立医院管理机构,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改革成为市卫生局的部门管理局,卫生事业统筹协调力度明显加大。

(四)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建立起以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等“一个机制、四个体系”为核心的较为完善的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应急救治和大型活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重点实施了为0-6岁户籍儿童免费进行健康检查、为60岁以上老年人和在校中小学生免费注射流感疫苗、为适龄妇女免费开展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等10类4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11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积极开展卫生监督执法,有效保障了全市公共卫生和医疗安全。开展“健康奥运,健康北京”全民健康活动,实施《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20092018年)》,首次发布北京市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完成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67.8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0.9%,创建了一批国家和北京市的卫生区、卫生镇、卫生村、健康社区,全市城乡居民生活工作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五)医疗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医疗服务总量快速增加,2010年全市诊疗总人次为1.46亿人次较2005年增长了51.1%,出院人数为182.8万人次较2005年增长了51.2%。医疗机构工作效率逐步提高,全市医疗机构出院者平均出院日为13.7天较2005年缩短了1.9天,医疗机构实有病床使用率为82.2%较2005年提高了6.7个百分点。医疗环境进一步改善,完成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新病房楼、北京地坛医院迁建、北京佑安医院改扩建一期、北京朝阳医院改扩建一期等重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快速发展,市、区(县)两级财政投资约30亿元进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和基本设备配置,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健全无偿献血服务网络,自愿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的比例达到100%。

(六)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建立健全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全人群,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显著。2010年,城镇职工参保率达到9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74%,城镇居民参保率达到90%。职工在社区就医门诊医疗费报销比例由70%提高到90%,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由17万提高到30万左右,“一老”和无业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由7万提高到15万元。全面实施“医保卡工程”,在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实行职工和居民参保人员“持卡就医、即时结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高,统一试行乡镇卫生院“零起付”补偿政策,统一住院补偿“封顶线”18万元,统一推行“出院即报和随诊随报”,2010年人均筹资52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为全市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办理医疗保险手续,医疗救助比例由50%提高到60%,住院救助报销额度由1万元提高到3万元,有效缓解了城乡特困群体的就医困难。

(七)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在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实现了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搭建了全市统一的政府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对全市所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使用的除国家特殊管理药品、中药饮片、疫苗外的所有药品实行药品集中采购,实现了“同城同价”。药品安全监测网络覆盖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以及公众用药等各领域,全市药品抽验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八)中医药事业开创新局面。制定出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实现了中医药事业促进和扶持政策的重大突破。中医药事业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医药服务全方位延伸,在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100%建立了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建立了中医科。启动了中医药防治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的“十病十方”科技攻关项目,建立了中医药传承与人才成长激励机制,推出一批首都国医名师、中青年名中医。

(九)首都卫生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首都卫生系统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宣传先进典型,弘扬行业正气,推动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断提高,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创造性地开展了“创建人民满意医院”、“首都十大健康卫士评选表彰”、“院长当一日患者”、“聚焦医患情电视片创作异地采访”等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卫生文化建设活动,涌现出了王忠诚、李桓英、华益慰、冯理达以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首都十大白衣天使等一大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

(十)圆满完成重大活动保障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出色完成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庆典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任务,有效应对了手足口病、三聚氰胺污染奶粉、甲型H1N1流感等多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开展对汶川和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总结“十一五”卫生事业成绩主要有以下基本经验:一是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遵循卫生事业发展规律,与时俱进调整卫生政策是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二是政府在卫生工作中的投入力度直接决定了卫生工作的成效,强大的财政投入是卫生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保障;三是卫生工作是一个社会性的综合工作,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配合,各部门协同配合、充分发动群众是促进卫生事业加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目前卫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卫生发展模式仍然偏重于疾病治疗,对预防和康复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卫生工作对疾病治疗的关注程度高于预防和康复,卫生发展模式尚未能完全由以疾病治疗为中心转变到以健康促进为中心。健康影响因素的风险评估与防患、慢性病防治和管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工作力度和实际需要存在一定差距。

(二)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我市卫生资源结构、布局不尽合理,优质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和三级医院,郊区(县)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数量和质量均不足。各层次医疗机构之间分工不清,三级医院超负荷运转与基层医疗服务资源闲置浪费现象并存。精神卫生、儿科医疗、康复护理等资源存在较大缺口。民办非营利医疗机构等政策尚不完善,制约着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的发展。

(三)卫生公共投入相对不足,卫生筹资机制有待完善。目前我市政府和社会对卫生事业的投入相对较低,卫生筹资机制不够健全,部分群众就医个人负担仍然较重。公共卫生投入结构不尽合理,资金较多投入到大型的医疗卫生机构,而投入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居民个人的资金所占比例较小。经常性卫生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医疗机构运营维护投入缺乏保障。区县、外省市以及国际间人员往来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问题有待解决。

(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有序就医格局尚未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人才队伍和技术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比例仍然偏低,“分级就诊、双向转诊”的有序就医格局尚未形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补偿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信息共享程度较低,尚未形成统一高效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保部门、不同隶属关系医疗卫生机构等分头建设信息系统,相对独立开展工作,公共卫生、医疗、药械和医保等信息资源仅能实现有限共享,尚未形成统一高效的管理。

(六)医疗卫生资源管理体制复杂,全行业属地化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北京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隶属关系复杂,中央、市、区(县)三级政府和部队、高校、厂矿企业等均举办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管理体制复杂,卫生部门的全行业和属地化管理机制尚待完善,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协调、优化配置难度很大。

三、“十二五”面临的新形势

(一)卫生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2009年国家启动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事业发展,加大政府卫生投入,深入研究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新思路,积极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党和政府更加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民生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二)首都人口特点对卫生事业提出挑战。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1961.2万人,其中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达704.5万人。2010年全市户籍总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35万(占户籍总人口的18.7%),全市常住老年人口达24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2.5%)。我市人口总量及流动人口数急剧增加、老龄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以及大量京外患者专门来京就医,服务人口基数的庞大以及人口快速变化的趋势对卫生需求提出新的要求,在服务供给总量、服务供给结构等方面给首都卫生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三)经济社会发展将对卫生带来多样需求。2010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13777.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7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262元。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得政府财政收入不断增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也将越来越多。我市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支付能力有了大幅提高,市民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和保障水平提高、收入差距的加大等使得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群众卫生需求将从关注基本保障向更加关注高层面社会保障转变。

(四)疾病谱的变化要求卫生工作能够及时适应。2010年,全市户籍人口的主要死因顺位前三位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三类死因占死亡人数的73.75%),而传染病仅排在第九位(占死亡人数的0.86%)。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的影响程度发生巨大改变,慢性非传染病的致病危险因素不断增加,慢性非传染病发病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卫生工作必须能够及时调整策略,不断提高和改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来应对疾病谱变化的挑战。

(五)城市发展对卫生工作提出新要求。北京新确定了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发展新目标要求北京卫生事业发展的远景目标设计要在健康指标、服务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世界城市的建设也将带来更多的国际旅游和来往交流,境内外人口流动规模和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世界性的特大型城市运行管理将对公共卫生应急等带来新挑战,卫生事业发展必须按照世界城市建设新目标来规划。近年来,我市城市功能区域规划、产业布局的调整加快推动中心城区人口疏散,重点功能区、城市发展新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要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适应城市发展新方向并提前规划布局。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我市卫生事业发展在“十一五”期间打下的良好基础上既面临着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卫生工作、政府财力不断增加的难得机遇,也面对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深层次推进和人民群众需求多样化的挑战。总的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市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加快转变卫生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卫生事业发展大有可为。

共6页: 1 [2][3][4][5][6]下一页 [查看全文]
标签:十二五规划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