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1-01 10:39
- 作者:沈峥嵘
- 来源:新华报业网
“介入治疗,这么好的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却被诟病最多。因为这个技术容易操作和开展,一些小医院派医生去进修,进修医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有的甚至还没分清哪是子宫动脉哪是卵巢动脉,回去后有的把卵巢动脉给栓掉了,造成患者绝经衰老。”31日,来自全国的30余位专家聚会南京,参加第十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会上专家直言不讳“放炮”,针砭目前介入治疗中存在的不同程度的乱象。
专家直陈介入治疗中确实存在着局部的过度医疗现象,但总体上看介入治疗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按照每年每10万人口有25例的发病率估算,我国每年约有45万-50万例急性心梗发生,介入治疗是最有效、最能降低死亡率的治疗手段。但2011年,全国急诊介入治疗例数只有1.5万例,仅占总例数的3%。”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倪才方教授说,“对这个技术应该加强管理,而不是因噎废食。”
“不用开刀的手术”正迎来史上最严管控
“介入治疗被称为‘不用开刀的手术’,是20世纪医学发展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目前我国介入治疗水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介入治疗的普及率不到中等国家的十分之一。”第七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学组组长单鸿说。
单鸿认为,目前国内各地介入治疗水平参差不齐、临床治疗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因此,规范医生的境况和技能训练,规范技术操作和行业管理,成为介入学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徐克对记者说:“在介入手术中存在各种技术过度使用或过度医疗的问题。比如,心血管专家盲目做支架,一定程度上加剧病人看病贵。”专家坦言,在新医改的背景下,怎样提高介入的准入门槛,规范介入的技术,控制其费用,防止过度医疗,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
值得欣慰的是,“不用开刀的手术”正迎来史上最严管控。东南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华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滕皋军教授向记者透露,卫生部对介入治疗的医疗机构和人员的资质新近有了明确规定,旨在为介入治疗套上笼头、遏制乱象。
滕皋军透露,卫生部联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的各位专家,新近制订颁布了3个文件,对介入治疗的医疗机构和人员的资质做出明确规定。根据卫生部的部署,今年底将对介入培训基地和人员进行资质认证。
据了解,卫生部要求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组织对已经获得三级以上综合介入手术资质的医疗机构和医师技术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病例选择、手术成功率、严重并发症、死亡病例、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术后病人管理、平均住院日、病人生存质量、病人满意度、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
严格评估医师技术
评估不合格的医疗机构或医师,暂停相关技术临床应用资质并责令整改,整改期不少于3个月。整改后评估符合条件者方可继续开展相关手术;整改不合格或者连续2次评估不合格的医疗机构和医师,取消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资质,并向社会公示。
根据新规定,今后拟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新建或新设相关专业的医疗机构,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通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临床应用能力评估后方可开展。重症监护室如果要进行介入治疗,必须“具备经过专业培训的、有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能够满足三级以上综合血管介入诊疗专业需要”。
综合介入诊疗医师必须具有以下资质:首先,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或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临床专业。其次,要有3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此外,需要经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据了解,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师还应当:“有5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卫生部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专业护士及其他技术人员经过相关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