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域 >  医保一体化“太仓模式” 创新需要眼光和胆识
医保一体化“太仓模式” 创新需要眼光和胆识
  • 2012-08-23 09:26
  • 作者:佚名
  • 来源:经济日报

生了病,能否看得起病,吃得起药?这是绝大多数人都绕不开的话题,当然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话题。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商业保险在探索与社保结合的道路上,出现了不少有特色的创新模式,其共同特点是百姓不增加任何负担却享受到更多医疗保障,社保效应放大的原因就在于政府管理的创新。

从去年开始,江苏太仓居民不用多交一分钱,却得到了一份额外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障,这是当地政府通过引入商业保险运作机制,建立起的覆盖全市的大病补充医保制度,其在提高大病医保水平、防控“因病致贫”等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商业保险在探索与社保的结合道路上,先后出现了不少有特色的创新模式,比如前些年新农合的“新乡模式”、“江阴模式”,近几年的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的“湛江模式”、“太仓模式”等,这些模式的共同特点都是百姓不增加任何负担却享受到更多的医疗保障,这种放大社保效应的原因就在于政府管理的创新。

创新是需要眼光和胆识的。“湛江模式”和“太仓模式”都一改社会保障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引入了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商业保险公司,最终实现了1+1大于2的社会效果。曾有测算显示,湛江的社会保障如果全由政府包揽,成本会增加2000多万元。两年前,记者在湛江采访时,社保局领导曾经说,“湛江模式”能否在别的地方复制,主要看政府的决心,标准就是群众的医疗水平能否实实在在地提高。如今“太仓模式”成为一个有力的佐证。

管理是一篇大文章。按现行管理体制,城乡医保一般采用的是县办县统筹的管理模式,但缺点是各自为政,社保基金调剂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低。然而,“湛江模式”和“太仓模式”则通过建立“三统一”平台,即统一的管理平台、统一的结算平台、统一的政策制定平台,有效提高了社保基金的共济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湛江模式”和“太仓模式”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当地政府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再加上保险公司的精心管理,多方合力放大了社保基金的保障效应,在收到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还提高了社保基金的管理水平。实践证明,“湛江模式”和“太仓模式”是一种能提高保障、方便群众的社保商保合作模式,符合国家倡导的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险保障体系的要求,值得推广。

【责任编辑:志娟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疗保障  医改  太仓模式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