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4-26 14:48
- 作者:佚名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国外医院为什么住院患者少?早晨跟着医生一起查房,mingergong医生发现昨日手术的病人基本上都安排出院了,排尿指标不合格的,带尿管回家,一周后再来门诊处理。腹腔镜手术后今天的饮食完全正常饮食,回家也让洗澡,这些处理都和国内有所不同,国内的医生应该学习,同时也不难理解国外医院为什么床位都这么少。
中国电子病历跳不出“八股文”漩涡
但在中国,如果住院患者是这样的周转速度,每天住院医生写病历都写不完了。 美国病历内容少,没有入院记录,没有术前讨论,没有“八股文”的拟诊讨论,只有简要的笔记。医生把更多时间花在和病人的沟通、交流上。相比之下,中国医生需要花1到2小时完成入院记录。
中国医生也在使用电子病历,但中国的电子病历系统核心都在文字处理上。许多国内公司,把书写器当成电子病历来推销,可悲啊! 其实一份病历真正有意义的也就是几句话。电子病历系统重点应该在信息集成,重点应该在如何辅助医生临床诊断,现在的产品似乎本末倒置了。而这一问题正是国外EMR产品进入中国最难理解的业务差异,多少次国外电子病历产品因此折在半路上?当然,这个制度也很好的保护了海泰、嘉禾等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为其下一步更有意义的应用开发赢得了客户基础和技术积累。
摆脱病历书写之苦 听写软件能否被医院院长接纳
曾经有一个中国的公司展示给国外医生用的听写软件,美国医生的录音后面可能是由印度人通过网络来处理的,大概是美国医生太贵,尽可能节省医生的时间,发挥最大的价值。在中国,一个住院医3-5k月薪,雇个人听写至少2k月薪吧,中国的医院院长会干这样的傻事吗?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陈金雄认为:“医生创造的价值远远不止3-5K,为什么不尝试这种方式呢?” 国内书写病历的弊端日益突出,医生用大量时间来书写病历却没有更多时间用于照顾患者。一个本意是用来提高医疗质量的管理方法最后却成为设计目标的反面,应该认真反思其中的问题。
国内也有医院采用听写方式缩短住院医生病历书写时间,比如,有段时间友谊医院放射科的报告就是听写的,并专门另外雇人做录入。
反思医疗链:价值何时才能与价格对等?
美国有医疗听写这一职业,专门替医生写病历。在北美,住院医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借助录音节省时间,3分钟搞定一份病历。带教老师通常很重视和学生讨论诊疗方案。一个住院医经过2-5年的训练,都可以独当一面,独立行医了。但在中国,大医院还用雇人写病历吗?进修医生、研究生不是正干着这些活的嘛!中国很多小住院医估计很愿意当那个印度后台的角色。
纵观国内整个医疗链,价值和价格还是不对等的,尤其是服务、知识价值的体现还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