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信息化手段为基层成长型医院强身
信息化手段为基层成长型医院强身
  • 2012-02-28 10:37
  • 作者:王政清
  • 来源:健康报

新医改实施3年了,截至去年底,全国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但患者“大病、小病都往三甲医院跑”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针对这一现象,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曾益新说:“老百姓干吗一定要半夜排队挂号挤大医院呢?还是担心基层医院医疗水平不高,怕误诊误治。”这是目前基层医院专科化建设必须提速的明确信号。

不久前,由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和急诊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共同举办的“成长型医院学科建设与发展”研修班在北京开讲。有专家指出,成长型医院即建设中和发展中的医院,包括县区级、部分地市级医院。县医院是成长型医院的主力军,应该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遴选出特色学科,并将之列入医院发展的长远规划中,进行重点建设。其中,“信息化”在重点科室的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关系到科室的医疗服务层次和水平。

借信息化之力培养“人”

学科建设是由人、财、物、信息、科研、教学等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在学科建设中,要坚持以学术梯队建设为核心,以提高业务和学术水平为关键,将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建设、人才培养、重大课题研究、基础硬件完备等紧密结合。

打造重点学科,先决条件是要形成规模相当、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对此,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的高瞻博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成长型医院建设重点科室时,“人”的培养必须实现两个目标,即从住院医师培训抓起,培养胜任普通医疗需求的人才队伍,进而提高科室的整体规范医疗水平(目标A);造就具有专家水平,充分满足患者医疗需求的学科带头人(目标B)。显然,目标A是为专科人才梯队提供坚实的业务基础,而目标B的实现因素比较复杂,有些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沟通要素来完成。例如,一些学术网站的在线读片会、网上病历采集、远程会诊等教育形式,就非常值得成长型医院的医生们参与。

对于“人”的培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孙兴怀说,目前基层医院的力量明显薄弱,很多医生不能有效解决医疗问题,而基层医师经过一系列培训,将使老百姓在基础医疗中就有了健康守门人、费用看门人、诊疗负责人和转诊指路人。通过培训,不同级别医院中的同级别医生的基本素养、综合能力是一致的,基层医院可以应对各种情况。

据他介绍,在美国,4个不同地方医院的住院医师对同一种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是相同的,但在中国,4个住院医师会给出4套方案。“这也许与治疗风格有关,但在基础治疗中,标准统一的方案是必须的。”孙兴怀表示,通过培训,不同医院的医生将形成规范的治疗流程。

在培训方法上,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教科谷穗有如下体会:“为了建设重点学科,我们医院在2010年引进了一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支撑系统’,这套培训系统对住院医师‘临床思维’的培养非常有帮助。它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合教育心理学、能力模型与测评理论等,通过人机智能交互的自适应反馈机制,按需配送个性学习流程。在课程管理上,不仅实现了智能推选课程,还支持带教老师指定课程、住院医师在工作中按需学习个性课程等。通过3D场景模拟,提供‘由症到病’的临床思维训练,帮助医院科室打造‘诊疗规范、思维活跃,具备临床胜任力’的住院医师。”

信息化教育工具帮忙提升综合能力

目前,大多数成长型医院在重点学科建设时还停留在“盖楼,买设备”的初级阶段,对于至关重要的规章制度建设、评价体系建设、知识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反而轻视。重点科室与普通科室的差异在哪里?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差异来自综合管理能力。谁能够提前认识到这一点,谁就会从众多科室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对综合管理能力的培养与考评,也有得力的信息化教育工具帮忙——重点学科管理系统将项目管理的原理引入到重点学科建设中,将学科资源、梯队建设、临床绩效、教学水平、管理保障等要素纳入,通过评估指标体系驱动,以时间、资源、资金、人员为控制点,利用过程管理与结果评价两种方式,保障重点科室建设达到“方向明确,目标分期,阶段纠偏,如期实现”的效果。石家庄市卫生局局长闫纯锴对实行重点学科信息化管理的见解尤为深刻,他说:“在重点学科建设中推行信息化,是提升医院重点学科管理能力的有效手段,在保障学科人才梯队培养的系统性、学科建设投入产出比的合理性、学科项目实施质量的可控性方面有明显作用,是医院现代化管理进程的可喜一步,也在本质上体现了卫生行政部门工作思路的转变。”

信息化为医患提供周到服务

医疗服务必须把患者的舒适度放在首位,既要照顾患者的生理状况,更要考虑他们的心理需求。由于医疗效果有滞后性,而医院的服务水准会令患者快速感受,所以,只有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才能使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水准有恰当的评价。对此,信息化教育产品又可以承担对患者宣传、医患关系记录和提供数据服务等任务。

现在的医疗服务已经不再是医院一方的市场,所以在一些发达国家非常流行Stakeholder模型(参与者模型),即患者的感受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在建设“名牌专科”的过程中,无论从品牌的传播角度,还是从医疗服务的推进角度来看,都应该更多地引入患者的参与。

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除少部分地区的健康档案、医院的费用报告提供患者接口以外,大部分信息化产品还没有设计专门的患者接口,造成患者获得的信息不足,从而使成长型医院在学科建设中的“权威力”不够。专家建议,可以通过增加患者获得信息的透明度来增强学科的“品牌力”。提供为医生、为患者周到服务的信息化产品,正是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方向,这是一个新课题、新挑战。

【责任编辑:清茗 TEL:(010)68476606】

标签:基层医院  信息化  县医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