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临床路径鉴定医疗过错有标准
临床路径鉴定医疗过错有标准
  • 2012-01-23 11:46
  • 作者:李蕴明
  • 来源:医药经济报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日前召开的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部署工作时提出,要以平台建设为重点,加速推进卫生信息化。其中强调,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快推进平台建设,逐步形成覆盖主要业务领域的卫生信息化基本架构,加快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建设,加快居民健康卡推广应用,方便居民看病就医和开展健康管理。

记者了解到,自2011年12月16日居民健康卡内部检测验证工作顺利完成及通过专家论证,卫生部关于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制定及技术管理等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完成。不难推测,下阶段各试点省市将迎来居民健康卡建设热潮。

3521工程切入点

“十二五”期间,卫生部提出实施“3521信息化工程”,即建设国家、省和地市(区域)3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5项业务应用,建设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其工作切入点是以居民健康卡为介质,共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促进数据库的信息共享,方便居民得到全过程、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居民健康卡是指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用于身份识别,满足健康信息存储,实现跨地区和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和费用结算的基础载体,是计算机可识别的CPU卡。

此次进行的内部检测验证工作专家论证会,正是为了对前期组织开展的居民健康卡内部检测验证工作在检测结果、检测平台技术性能以及检测机构资质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审评,对参与内部检测工作的7家居民健康卡生产企业及送检产品资质审核情况进行审阅。

专家组对此次论证给予了正面反馈:卫生部制定的居民健康卡产品检测管理及备案管理办法内容详实合理、可操作性强,能够满足居民健康卡产品检测及监督管理工作要求。

无疑,目前居民健康卡已成为未来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在目前还没有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的情况下,居民健康卡具有承载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实现跨地区、跨机构共享健康信息和费用即时结算的功能,对于建设动态更新的健康档案数据库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陈竺在“加快推进健康档案工作电视电话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据卫生部负责领导介绍,目前一些试点地区已经开始建设区域信息平台,通过居民健康卡,形成动态、连续、实时的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健康信息在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共享,通过互联网方便居民查询。

力求一卡多能

实际上,去年7月卫生部印发的《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已给居民健康卡搭建了粗略的框架。如规定:居民健康卡数据分为身份识别数据、卡识别数据、基础健康数据、管理数据4大类。其中,基础健康数据指与持卡人急诊、急救相关的静态数据,包括生物标识、免疫接种、医学警示等;而管理数据则是指与持卡人基本诊疗活动有关的动态数据,包括门诊摘要、病案首页、费用结算信息等。

卫生部副部长尹力认为,以配备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卡为突破口,促进互联互通,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换,可方便居民享受连续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
作为新事物,居民健康卡仍有待完善。去年10月,卫生部相关部门就委托调研专家组,赴河南省对居民健康卡建设试点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专家在调研后提出了几方面的建议,如在居民健康卡建设试点工作中要先行建立卡和管理信息系统,后进行卡终端设备以及业务系统接口改造;试点省份的居民健康卡密钥管理系统和卫生部居民健康卡密钥管理系统可各自独立建设;若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联合发卡,要满足居民健康卡的技术规范要求,同时要满足金融应用要求,开通初期必须具有磁条卡功能,再逐步过渡到一芯两用。此外,专家建议居民健康卡终端机具设备安装范围要大于居民健康卡发行范围,确保在卡发行范围外也能读写居民健康卡,以及要尽早创建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提前准备好居民健康卡的受理环境。

从“居民健康卡的卡号或会采用公民身份号码”这一消息可发现,居民健康卡的主管部门不止步于简单的发放。陈竺就强调,各地要确保居民健康卡在卫生领域的通用及开放性,在保持主要功能、标准规范、密钥体系、管理主体都不变的前提下,鼓励与市民卡、金融卡等其他公共服务卡多卡合一,促进一卡多能,方便实用。

 

【责任编辑:焕东 TEL:(010)68476606】

标签:临床路径  医疗过错  3521工程  医疗信息化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