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域 >  临床路径:病种有了“标准流程图”
临床路径:病种有了“标准流程图”
  • 2011-11-28 09:43
  • 作者:佚名
  • 来源:抚顺新闻网

279个病种治疗有“明细时间表”数着日子就能治好病 

279个病种治疗有“明细时间表”数着日子就能治好病

权威数据

在沈阳市70多家包括民营医疗机构在内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已全面实施卫生部制定的279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针对一个病种,制定出医院内医务人员必须遵循的诊疗模式,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依照该模式接受检查、手术、治疗、护理等医疗服务。仿照工业流水线设计的“临床路径管理”使众多病种有了“标准流程图”。

因为甲状腺肿大,家住沈阳市铁西区的孙振清老人住院了。

子女们帮忙办手续,孙大爷却开始犯嘀咕,他担心自己住院时间长,“在医院待着太闷了,也不能和老邻居唠嗑儿,不爱住啊! ”

拿着一份表单,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劝他说,不必为此担心,“正常不超过10天,您老就能做好手术,出院回家疗养啦! ”

孙大爷有些纳闷,刚住院咋就知道啥时候出院?医护人员解释说,这得益于该院已推行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通俗地说,“路径管理”是将某一病种的诊疗过程全程监管,诊疗何时开始,何时结束都有“规矩”和“标准”。像大爷得的这种病,手术、拆线、出院回家都能制定出“时间表”。

查询这个“时间表”,孙大爷自己事先就可以知道:住院后的1至4天内,医生要通过初步诊断为他做好手术前评估、确定手术方案,并下达术前医嘱;此后,医生将为他做手术,这个时间不能超过住院第5天。最后,术后护理、切口换药,这些诊疗都能按事先制定的计划施行。

如果病症治疗顺利,孙大爷想多住院都不可能。按照这种病的“路径管理”要求,孙大爷的“标准住院日”不得超过10天。也就是说,眼看到了住院第10天,医院会事先向孙大爷交待出院注意事项、复诊时间,通知其出院。

如果按照最理想的诊疗进度设计,孙大爷从手术到出院,甚至用不了10天,6天即可。

城市在变化

住院时间力求下限

今年8月1日起,沈阳市70多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患者住院治疗时吃什么药、做什么检查医生说了不算,临床路径规定详细诊疗过程,减少不必要检查及治疗,防止医生开“大处方”。

涉及的病种范围得以扩大,数量达到279个。沈阳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些病种都设计了住院时间,但在具体操作上力求取“下限”,力求让患者省钱。如按照卫生部参照版本规定,住院时间是4至5天,就按照4天施行。

按照以往的医疗模式中,医生做检查、开药,基本靠经验。实施临床路径后,患者接受检查、手术等医疗服务都将执行规定动作,避免医生随意处置。

推荐者说

沈阳市民孙玉瑛:以往看病住院,总感觉医生一个人说了算,吃啥药、住多少天,患者都得听安排。临床路径管理感觉就是让看病变得有规矩,老百姓能省时、省钱,得到实惠。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务科朱科长:临床路径管理让治疗有了“时间表”,用药有了“数据库”,患者对治疗知情,知道什么样的治疗“够用”,举例说,就是能用青霉素就不用头孢。

【责任编辑:夜阳 TEL:(010)68476606】

标签:临床路径  路径管理  数据库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