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似是而非的“医改过度市场化论”(1)
似是而非的“医改过度市场化论”(1)
  • 2011-11-10 10:24
  • 作者:佚名
  • 来源:网易财经

近日,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在医改上“我们曾经有过一些误区”,认为医改靠市场经济也能解决。实践证明,过度市场化造成的后果就是“看病难、看病贵”。医改后出现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真的是过度市场化导致的吗?

似是而非的“医改过度市场化论”

“医改过度市场化论”在官方和学界大有市场

“过度市场化论”在官方和学界有着广泛的市场。比如卫生部部长陈竺就认为,“完全跟着市场走,医疗资源就会向大城市集中,向大城市的CBD集中,向富人集中。”陈竺指出,此次医改就是要“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学界关于过度市场化的言论也不绝于耳。早在2005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李玲教授就发表文章认为,“医疗卫生的绩效反而下降”, “主要原因是政府失职和市场失灵。政府在改革的过程中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盲目地将医疗卫生推向市场”。

“医改过度市场化”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对于医改过度市场化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说法,有网友明确反问:是“政府失灵”了吧?更有网友直接反驳:我觉得“看病难、看病贵”恰恰是因为没有完全市场化。医院是暴利行业,可是想开医院的人完全进不去。竞争不激烈才导致医院爱收多少钱就收多少钱的状况发生。

经济学家许小年更是在微博上直接指出“部长错的离谱”。许小年认为,首先,谁也没有认为“市场经济能够解决所有问题”,这是乱扣帽子;其次,市场失灵并不意味着政府有效;最后,当下90%的医疗卫生资源仍掌握在政府部门和国有机构手里,这叫“过度市场化”?正相反,过度行政化造成了看病难、看病贵。

医药行业恰恰是“过度行政化”

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源在于行政管制

众所周知,真正的“市场化”是指供需决定价格,价格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我国医药行业的问题恰恰是“四不像”的伪市场化。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规模以上医院门诊量90%在公立医院。住院91%在公立医院。民营及外资的全科综合医院数量极少。

主管部门一方面有意限制竞争,设下很高的进入门槛,使得民间资金进入的领域多属于非主流小医院。另一方面在医保定点资格、医生职称、税收等方面歧视民营医院,针对医疗普遍服务、基本保障而提供的巨额财政补助只给公立医院,使得好医生及医疗设备资源集中在大城市的公立三甲医院,直接造成了民营医院无力竞争。

与此同时,政府对医疗领域的投入在不断减少。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后,政府开始大幅减少财政支出中医疗卫生系统投入的比重。在卫生总费用中,政府预算支出占比从1990年的25.1%下降到2002年的15.2%。而根据财政部发布的《2010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基本情况》显示,2010年,我国医疗卫生支出总共才4804.18亿。占全国财政收入的5.3%。

可以看到,国家对医药行业既无足够投入,又不愿放手让民企成为市场主体;一边管制价格、管制供给、把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一边又默许公立医院、药厂追逐经济利益。正是这种默许公立医院、药厂追逐经济利益,“以药养医”的模式,直接把看病和用药所得利益直接和医院以及医生的经济利益挂钩,导致了药价失控、药品滥用。

行政管制使得医疗资源出现供需失衡

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即全国当年用于医疗保健服务所消耗的资金总量)比1978年增长了77倍;其中,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增加了197倍,远高于同期GDP和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

按常理推论,“看病难、看病贵”意味着商机,民众在医药卫生领域逐年成倍的支持应该会导致资本及人才涌入医疗领域,开设更多的医院和诊所,动员更多的人才学医,增加更多的医卫服务,直到行医行当的“超额利润”被平均化下来。就像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一样,竞争导致产能增加和价格下降,最终惠及百姓。

然而,相较于民众医药支出上百倍的增长,1978-2005年期间我国的医院数目仅增加了101.3%,门诊部所增加了119.8%,医院卫生院床位增加了43.5%,同期人口增加了35.8%,所以每千人床位只增加了21.3%。可见,正是管制使得医疗资源出现供需失衡。

共2页: 1 [2]下一页 [查看全文]
标签:医改过度市场化  医疗资源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