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智能医疗设备 >  国内外大型医用设备管理体制比较(1)
国内外大型医用设备管理体制比较(1)
  • 2011-10-14 09:53
  • 作者:佚名
  • 来源:科讯网

大型医用设备技术手段先进,不仅可以处理某些常规医疗设备难以诊断和治疗的疾病,而且可作为科研设备对疾病作前沿的研究,丰富诊疗手段,促进医学的发展。对不同规模和档次的医疗机构来说,大型医用设备的定义和感受也不尽相同,但是这类设备共同点都是资金投入大、运营成本高,操作和使用方法精细,维护费用不菲。

国内大型医用设备管理情况简介

大型医用设备是指列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品目的医用设备以及尚未列入管理品目,省级区域内首次配置的单价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用设备。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分为甲、乙两类,分别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

大型医用设备管理现状

随着全国各医疗机构购买大型医用设备速度逐年加快,在配置数量和诊疗水平上与发达国家间差距逐渐缩小,但在大型医用设备管理方面的差距却没有相应缩小。我国的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呈现“三有”、“三不”的局面,即:有管理,但不规范;有违规,但不处罚;有配置前审批,但不监管使用过程。

配置数量失控、总体布局不合理 从大型医用设备总体配置数量看,以CT和MRI为例,截止到2009年,我国卫生机构配置的CT数量达到约6800台,MRI达到3733台[1]。目前我国大型医用设备的数量在短期内增长过快,超过了国家的配置标准,医疗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得不到有效保证。大型医疗设备分布也不合理,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从每百万人口设备的拥有量来看,各个地区差异同样显著。大型医用设备分布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或区域经济中心,这种现象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越明显。

盲目攀比现象严重 国内很多医疗卫生机构在购置大型医用设备时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存在过度追求技术最新、配置最高、功能最全的现象。这种情况在同地区其他医疗机构拥有同类型设备时表现地更为明显,存在攀比心理,不考虑使用科室人员配置、技术水平及整个机构的服务能力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大型医用设备先进性和有效性,不关注大型医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和手段来保证使用安全性。

设备使用率参差不齐 现阶段大型医用设备的利用情况来看,一方面是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大型医用设备利用率高,患者做检查需要预约、 排队、等候;另一方面,较多基层医院存在大型医用设备利用率低,服务量小的问题。总体来说,大型三甲医院和基层医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大型医用设备使用效率低下,卫生资源浪费等情况。2005年北京市CT、MRI存在利用不足和利用过度现象,分别占设备总量的15%、23% 。

缺乏质量控制意识 在国内许多医疗机构只重视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忽视相关质量检测和控制设备的配套和使用,缺乏主动进行质量控制工作的意识,认为购买的大型医用设备已具有国家药监局等政府机构颁发的注册证,各项指标肯定符合要求,不愿再花钱去买那些不能创造效益的质控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限于使用环境及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其参数可能会偏离其设计规定值,如果没有有效的手段来监测,有可能造成误诊、漏诊甚至对患者的健康造成直接损害。

共3页: 1 [2][3]下一页 [查看全文]
标签:大型医用设备  医用设备  医疗设备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