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智慧医疗缺的不仅是技术
智慧医疗缺的不仅是技术
  • 2011-09-29 09:19
  • 作者:佚名
  • 来源:大众网

不必排队挂号,无需东奔西跑,只要走进离家最近的医院,从信息共享系统中调阅出自己的电子病历,马上就可接受医学专家的远程诊疗这就是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医疗,给我们展示的看病新时代。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智慧医疗正在走入寻常百姓家。

医生看病将更加智能化

在智慧医疗的构想中,电子病历是未来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它将全面取代医生手写的“狂草病历”,为人们带来全新的就医体验。

电子病历除包含一般文本信息外,还包含大量图像、音频、视频信息。它完整地记录了病人的就医历史、临床诊断、检查报告和用药信息。

更让人兴奋的一点是:在使用电子病历的前提下,如果各大医院的医疗信息实现共享,各种检查和检验结果实现共认,那么不同医院的医生,经授权后就可以上网调阅同一病人的电子病历。这无疑将减少病人的重复检查,大大降低医疗费用。对于医务人员来说,电子病历可以方便地进行存储、检索和浏览,这就为医生提供了完整的病患信息,有利于医生进行准确、高效地诊断。

远程健康管理,也是智慧医疗中的重要概念。其实质是通过应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无线蓝牙及相关检测设备,随时监测使用者的健康状况,通过干预和改变其不良的生活习惯,减少患病风险,控制疾病恶化。

但是,对于中国医改来说,远程健康管理的意义远非如此。山东省立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包国峰认为,在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的形势下,远程健康管理将在弥补地区差异、实现优势医疗资源共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包国峰介绍,作为一所三甲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已经初步建立起“远程惠民医疗”平台。在省立医院设立远程监护平台,在基层医院、社区医院设立与其对接的平台和设备,实现了专家资源共享和远程诊疗。由此,大医院医生的宝贵经验不断向基层医院传输,可以帮助“解决老少边穷地区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区的"看病贵,就医难"问题”。

缺的不仅是技术

智慧医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就医前景,但摆在它面前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事实上,近些年来,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一直深受诸多不利因素的掣肘。

由于互联互通的信息化医疗系统尚未建立,已建成的大量电子病历利用率并不高,无法很好地支持病历数据科研分析与临床质量控制。这已经成为困扰医院科研及管理部门的难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马家奇在大会上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医疗信息化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首先,标准未定。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标准相对薄弱,电子病历的标准化结构尚未确立,没有统一的标准,就难以实现各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

其次,人才匮乏。推动医疗信息化,需要一批既了解医疗卫生行业需求,又精通计算机科学的复合型人才,而这类人才在国内目前并不多见。

第三,投入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在医疗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2003年SARS之后,国家加强了在这方面的投入,但主要是针对国家级医疗卫生机构,地方级医疗卫生机构并未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这种投入的不均衡,导致医疗信息化程度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差距,“东部强,西部弱;中央强,地方弱;条块强,集成弱”。而这必将成为实现医疗信息共享的制约瓶颈。

与会专家认为,智慧医疗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考虑患者利益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医疗机构间的利益协调,才能建立起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角色被寄予厚望。

省卫生厅副厅长康永军介绍,目前,山东省正着手制定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将进一步加快卫生信息标准化进程,推动全省卫生信息平台建设。

【责任编辑:夜阳 TEL:(010)68476606】

标签:智慧医疗  狂草病历  电子病历  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