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8-29 13:38
- 作者:徐勇勇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2011年的医疗信息化市场,有哪些热点可供大家参考?8月26日,在中国数字医疗网与IBM联合举办的“信息技术助力医院改革”上,第四军医大学徐勇勇教授与参会者分享了“医疗卫生信息化热点技术”的演讲。
热点问题
1. “3521-2”工程
卫生部 “十二五”规划期间卫生信息化建设基本思路:服务居民、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人员,实现“3521-2”工程 即三级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五大业务系统(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监管、新农合、综合管理);两大数据资源库(电子病历库和健康档案库);一个国家信息专网;还有信息标准和信息安全两个基本保障。
2011年,国家财政投入27亿人民币用于卫生信息化建设。卫生部在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框架下,专门成立了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办公室,设立组织协调、技术指导、资金保障、培训督导4个组。经费主要投向四个方面:(1)支持基层卫生信息化试点建设,主要是中西部地区42万个村卫生室,每个村卫生室配备计算机和网络终端,配备统一软件,实现与上级医院、新农合、直报等工作网络化;(2)在上海、浙江、安徽、重庆、新疆五个地区开展基层医疗卫生试点工作,建立“3521-2”示范;(3)支持远程会诊工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每一个省选择地处偏远的5个县,每个县的一家综合医院与省级定点综合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系统;(4)支持16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的信息化建设
2. 临床路径
卫生部出台建设临床路径的目的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目前,卫生部已经发布制订了22个专业、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还要制定下发100个常见病种的临床路径。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试点病种的范围,扩大患者的覆盖面。
2010年10月31日,各试点医院共计开展临床路径管理361,051例,变异53,795例,变异率为14.90%,退出34,319例,退出率为9.51%。
据统计,至今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共计1383家三级、二级医院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共计8292个临床科室开展临床路径管理。部分试点医院开展单病种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DRGs)等付费方式的改革。
通过规范化的临床路径建设,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部分试点医院利用已有的医院信息系统,建立了科学、有效的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系统。
2011年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面临的挑战:(1)医院和科室绩效考核机制需要转变。要建立以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服务、患者满意度、医疗效率和效益综合评估的机制,科学引导医务人员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2)开展临床路径工作需要相关科室协调配合。要合理配置资源,统筹协调各科室工作,优化诊疗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推进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3)临床路径管理需要与医疗保险支付制度相衔接、相配套。通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进一步优化诊疗服务流程,提高效率,控制不合理费用,适应预付费制改革的需要;(4)临床路径管理要与医院信息化建设相结合,服务于临床诊疗工作。用电子化手段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的效率,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5)需要进一步转变医务人员的观念。改变习惯,改变原有的服务模式;(6)要边实战,边探索,边创新,边完善。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开展试点工作。
3. 电子病历试点
22省区市局部和医院开展电子病历试点,利用1年左右的时间(2011年),通过在部分医院和部分区域开展电子病历试点工作,(1)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2)建立完善电子病历应用管理制度、工作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3)探索医院现有医疗信息系统的集成方法,(4)建立区域电子病历数据中心;(5)逐步建立区域内安全共享的电子病历信息管理系统和远程医疗系统;(6)对已发布实施的电子病历相关规范与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论证和进一步完善。
4.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
2011年1月,卫生部发布《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和《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范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管理,明确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应当具有的功能。
(1)适用于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的建立、使用、数据保存、共享和管理;既包括应用于门(急)诊、病房的临床信息系统,也包括检查检验、病理、影像、心电、超声等医技科室的信息系统;(2)规范是医疗机构建立和完善电子病历系统的功能评价标准,不涉及实现各项功能的技术和方式;(3)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分为必需、推荐和可选三个等级。
共3页: 1 [2][3]下一页 [查看全文] |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