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域 >  北京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撬动大医改(1)
北京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撬动大医改(1)
  • 2011-08-01 09:40
  • 作者:佚名
  • 来源:重庆日报

在医疗卫生改革中,北京走出了一条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小细胞”撬动“大医改”之路。2010年,该市基层社区医疗机构诊疗量达6000万人次,是三级医院本地居民门诊量的2.4倍,到基层就诊患者的比重从2006年的5%,提高到目前的42%,数量是2006年的10倍。

“六位一体”+“四个一批”

“小细胞”前景更好

五年光阴荏苒,“小社区”撬动“大医改”已初见成效。

目前,北京市已基本建成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服务“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15—30分钟服务圈基本形成,公共卫生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

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全市已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901个,已基本形成以市级卫生机构为依托和技术支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各类社会医疗机构为补充的适合北京市市情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据了解,为使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能够始终沿着百姓真正受益的方向深入开展,北京除对全市范围内的社区卫生机构全面推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格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外,还将积极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并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到今年底,北京市将完成覆盖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有机对接、大专家与社区医生的有机对接。

此外,为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北京市近期推出了“四个一批”工程,即“进来一批、出来一批、回来一批、下来一批”

“进来一批”是指采取签订合同、解决户口的方式,面向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和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引进适合北京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需要的本科以上毕业生;

“出来一批”是指面向农村地区开展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等;

“回来一批”指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延迟退休政策;

“下来一批”即临床科室中级职称以上医务人员,每年必须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累计不少于15天的服务,而二、三级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在晋升中级职称前,必须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对口支援,每人每年不少于30天,否则将无法获得晋升机会。

曾经的尴尬:

大病看不了,小病看不好

事实上,早在1979年,北京市就开始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的路子。但由于措施不到位,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人们对社区医疗水平信任度仍然不高,认为其设备简陋、医务人员素质低,是个“摆设”。当时,在市民中流行一句顺口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病看不了,小病看不好。”

朝阳区劲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建东就曾遭遇过这样的尴尬有患者对他直言:“小病治下来也不便宜,真有大病你们治得了吗?我还不如直接去大医院看呢。”

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下,这就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出现,且有加剧之势。

劲松社区60岁的孙正义阿姨告诉记者,前几年,她因“甲状腺功能低下”到附近一家大医院就诊,“早上4点半就起床排队,好不容易等到了专家门诊,结果大夫就说了两字:"观察"。”

而另一方面,北京的大医院也叫苦不迭。以西城区为例。该区德胜街道有13万人口,但除了一个部队医院外,没有其他政府办的医疗机构,而医疗需求却急剧增长,导致了大医院不堪重负。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会分会副主任委员顾湲分析认为,对于一座城市而言,社区卫生站、二级医院、研究型的三级医院这个服务网络应该是“正金字塔”结构,绝大多数病人应在社区卫生站接受诊断。但当时这一金字塔是倒置的,大多数人将三级医院作为自己治病的首选,结果病人数量远远超出了三级医院接受能力,造成了看病难。同时,这又使得政府向医院的投入,2/3都放在三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难以“吃饱”。

因此,2006年召开的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会一针见血地指出:群众看病为啥难、为啥贵?一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技术水平有限,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度不高;二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预防、保健功能弱化,公共卫生功能尚未充分发挥;三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序医疗卫生服务格局没有形成;四是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不合理,以药补医、以医养防现象比较突出……

会议提出,医疗卫生改革,就是要从“小”入手,而这个“小”,就是最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点,通过它们走出一条用“小细胞”撬动“大医改”之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共2页: 1 [2]下一页 [查看全文]
标签:大医改  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