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科技前沿 > 技术标准 >  野战单兵搜救系统亮相 40秒内搞清“伤员”信息
野战单兵搜救系统亮相 40秒内搞清“伤员”信息
  • 2011-06-15 10:28
  • 作者:佚名
  • 来源:华夏经纬网

日前在首届泛亚太军事医学大会上首次对外军“亮相”的《野战单兵搜救系统》,军医根据手持机接收到求救信号,很快就可以定位伤员。通过手持机读取伤票卡里的信息,军医可以在40秒内搞清战士的个人信息,包括血型、药物过敏史等,并通过手持机触摸屏菜单输入伤情。然后,系统会自动对伤员作出伤情评分。这一信息也将通过军医的手持机发送到野战医院,整个过程仅需1分半钟。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伤员”被快速精确定位,军医轻点手持机几秒内完成“伤情”数据读取和远程发送,野战医院根据收到战救信息提前完成大批量“伤员”的救治准备……日前在首届泛亚太军事医学大会上首次对外军“亮相”的《野战单兵搜救系统》,被34个国家和3个国际卫生组织的120余名军事医学专家和官员称赞为国际一流水平。

《野战单兵搜救系统》是全军“十一五”重大科研项目,由85医院副院长连平完成。这一系统的终端是一块“腕表”,里面存有记录官兵部别、血型、药敏等个人基本信息的伤票卡和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当一名战士受伤后,血压和脉搏迅速下降。“腕表”里的生命体征监测装置“读到”他微弱的脉搏后,就会自动发出报警信号。

据悉,野战单兵搜救系统中的关键———电子伤票系统在2009年就荣获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伤票是用来记录战场伤员伤情和救治过程的医疗后送文件。原来,部队都是使用人工填写的纸质伤票,不仅效率低下容易出错,而且遇到夜间、雨天等特殊条件基本无法使用。

2005年,担任全军卫生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连平开始构想应对未来信息化作战条件下伤员伤情与救治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输的新模式。2006年,他系统性地提出了我军战场伤员搜救信息链的建设方案。随后,“链系统”中的“电子伤票系统”率先启动研制。连平联合军地科技力量合力攻关,历时3年,经过数百次试验,在许多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获得9项国家发明专利。2009年初,“电子伤票系统”通过国家军队检验检测、技术鉴定和装备定型评审,成为我军首次配发部队的卫生信息技术装备。

随后,连平带领课题组着手研制“单兵搜救系统”。该系统需要融合射频识别、生物传感、物联网、无线通信、无线电测向、地理信息、数据库、电子伤票、急救医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可以解决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下快速并精确定位伤员、实时感知生命状态和掌握伤员身份之三大信息问题。

据了解,《野战单兵搜救系统》研制成功不仅显著地提高野战条件下我军卫勤保障效能,还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救援、国际维和等任务。该成果实现了我军战救技术上的“四个转变”:伤情记录由“纸质化”向“数字化”转变;伤情传输由“人工传递”向“无线速传”转变;伤员伤情信息由“被动报知”向“主动感知”转变;伤员搜索由“概略搜寻”向“精确定位”转变等的本质性转变,填补了我军军事远程医学战救信息技术的空白。

【责任编辑:夜阳 TEL:(010)68476606】

标签:卫生信息化  野战单兵搜救系统  远程医学战救信息技术  电子伤票系统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