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智能医疗设备 >  医械巨头聚焦便携设备 移动医疗成趋势
医械巨头聚焦便携设备 移动医疗成趋势
  • 2011-06-13 11:13
  • 作者:赵艳秋
  • 来源:IT经理世界

家住美国圣何塞的塞维亚女士今年初在苹果商店为父亲购买了一个名为“ihealth”的血压监测系统。与传统血压计不同,这个系统没有显示屏和按钮装置,借由一根连线,把全部的人机交互和数据管理都“交”给了在应用体验上备受青睐的苹果移动设备——iTouch、iPhone4或iPad。“父亲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看起来很酷的产品。”塞维亚女士说,“起初,他不太相信这家伙的测量精度,于是,就把测量结果与过去一直使用的血压计反复对比。现在,父亲那台老血压计已经被放到储物室的某个地方了。”塞维亚女士还说,由于非常好用,现在老人一天要测量几次血压,还通过下载的软件把血压状况与自己的日常活动联系起来。“我非常希望这个产品能够帮他养成一个更健康的生活习惯,毕竟好的生活习惯胜过药物。”不过,他也给“ihealth”提了建议:“现在,父亲的测量结果是通过email发给我的。但我希望这些图表和历史数据可以在一个网站上查看。如果ihealth能够做到这一点,我就给它评五颗星。”也许是听从了塞维亚女士的建议,现在“ihealth”的测量结果也可以通过Facebook 和Twitter等社交网络分享给亲友。

“苹果”医疗设备

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ihealth”血压监测系统是由中国最大的血压计生产企业天津九安医疗与美国苹果公司合作研发的,这也是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与苹果合作研发的首个案例。从今年初开始,这个已经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证的血压监测系统在美国的苹果渠道慢慢铺开,售价99.95美元。接下来,九安医疗还打算把血糖仪、身体重量秤和胎心仪这些在家庭中已经较为普及的医疗设备也搬到“苹果”移动设备上。

与九安医疗一样,一些医疗设备企业正在把家用医疗监护设备与如今的时尚、人性化设计相结合,这使健康理念更容易普及,还可以协助患者在家中塑造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位于杭州的血糖仪大厂艾康生物正在把计步器、屏幕翻转功能加入便携血糖仪设备中。“糖尿病病人日常的锻炼很重要,但锻炼时血糖波动也较大。” 杭州艾康营销部负责人王园分析说,“在血糖仪中加入计步器功能,能够引导糖尿病患者加强锻炼,同时还能监测患者运动时的血糖变化。这样,当数据充分之后,就可以帮助患者调整运动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量。”而屏幕翻转功能,就像我们使用的相机或iPhone,随意旋转角度,都能看到正向的测量结果。不仅如此,艾康生物也在研发和推广糖尿病终端管理软件,虽然目前这些软件只能支持电脑,但据王园说“现在iPhone4上的个人终端管理软件是个很好的方式,我们也有这个想法”。

除了家用医疗监护设备,医疗器械行业大鳄GE医疗正在把医院里粗大笨重的医疗设备移动终端化。本月,北京协和医院的闫先生在自己的微博上转发了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个外观像白色翻盖手机的时尚设备,但它不是手机,而是GE医疗一款便携式超声波诊断仪——Vscan视诊仪,该产品获得了美国《科技新时代》2010年度“最佳新发明”,并在日本地震救灾中发挥了作用。这款超声设备的主机比iPhone略大,重量仅为390 克,探头很轻便,主机和探头之间的连接线缆也很细,充满电后可连续工作1个小时,检查30个病人。这改变了传统的超声设备形象——过去的超声设备主机有几百斤,探头很重,医生若是长时间拿着它,一般都会得肘关节或腕关节的职业病;缆线也很粗、很沉,医生工作时甚至要把它挎在脖子上。

而把粗大的设备变得手机般小巧,用得技术也不一般。“人们往往认为小就是简单了,其实Vscan里面的科技含量非常高,引入了GE最高端四维心脏彩超的关键技术。”GE医疗大中华区超声产品部总经理于婧说,“例如,把传统主机中的声束形成器缩小、前置到探头中,同时把主机中负责后端关键数据处理的芯片缩小到一个小手指甲盖儿大小,这样,不仅主机变得小巧了,缆线也随之变细了,因为声束形成器前置后减少了数据传输量。”同时,这个便携的视诊仪还增加了很多互联因素:它可以通过USB接口连到电脑上,由于图像格式基于Windows,因此便于远程传输,实现远程维护、维修和培训。它还可以与手机互联,因为所有采集的音视频图像都存储在一个4G大小的MicroSD卡上,只要把这张存储卡插到手机中就可以进行操作。当然,这个先锋性的产品早期还是主要应用在大型医院的急诊以及心脏科、妇科、儿科等科室,帮助临床医师提供更多诊断信息。

除了GE医疗,还有一些医疗器械企业把医院中一些日常设备人性化、移动终端化。例如,提供医疗电子设备设计方案的武汉力源设计了一种人性化的输液泵。传统的“吊瓶”输液是依靠重力将药液输入人体的,但这种新型的输液泵采用步进电机这样的电子器件将药液自动“挤入”人体。由于不再靠重力,输液泵可以放在患者床头;同时,每个输液泵上还带有WiFi或ZigBee等无线通信模块,它与护士站的监控终端互联了起来,护士通过终端就可以清楚地掌握病区中几十张床位输液泵的工作状态,及时进行处理,这省去了传统“病人输液,家属陪同”的麻烦。而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步进电机的尺寸越来越小巧,有的只有5号电池那么大,因此医疗设备厂商采用它还能设计制造患者可以随身携带的注射泵。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医疗器械企业开发的便携化设备可以在医院、家庭跨界使用。像北京超思就推出了一款手持式心电图仪。在给病人测量心电图时,它不需要像传统心电图那样在病人身体多个部位涂生理盐水、贴电极,只需让病人的手握持住仪器,就可以直接在屏幕上看到心电波形和心率,并给出“好还是不好”的基本意见。

这仅仅是一些例子,在全球各个地方,正有无数医疗器械或消费电子企业埋头开展各样的设计,未来几年,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移动医疗器械涌向市场。

“咕咚”来啦

在医疗器械移动终端化的同时,一些新兴企业正在摸索移动健康业务模式。

今年4月,成立不到两年的成都乐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获得了盛大数千万元的投资。乐动开创了一种有趣的业务模式:不仅销售“健身追踪器”这类便携健康设备,还为这些设备的使用者建立了一个社区网络“咕咚网”。

“虽然销售健康追踪器,但我们的定位并不是医疗设备,而是通过建立社区网络来解决健身的激励问题。”乐动总经理申波说。谈到这个商业定位的初衷,申波说,他们观察到,虽然口头上要健身和减肥的人很多,但因为过程很枯燥,绝大多数人都很难坚持下去,很多人都有花几千元办个健身卡,但一年去不了几次的经历。“我们就是要建立一个好的激励机制,让你能够坚持运动。”他说。乐动的健康追踪器可以记录用户每时每刻的卡路里消耗,当这些数值上传到咕咚网后就转换成了一种 “卡币”,如果你消耗500大卡热量就能换取500“卡币”,这些“卡币”可以在咕咚网兑换优惠券、电影片等小礼品。同时,咕咚网会员之间还可以进行运动 PK,使运动健身更有话题感和动力。

现在,咕咚网正在策划一个健身游戏——“徒步中国”。游戏中提供一张真实的中国地图,设定了出发点和终点。如果今天一位会员跑了5公里,在地图上就会向前移动5公里。会员在“跑”的过程中,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还可以看到“跑”在自己前后左右的人。同时,类似“大富翁”游戏,会员还可以用“卡币”在沿途“购置”房产。未来,乐动还打算推出网络码表,这是一款针对自行车运动卡路里消耗的产品。同时,他们还将推出联网电子秤,可以将用户的体重依照时间绘制成一条曲线,作为健身教练制定健身计划的依据。而现在,申波正在忙着手机平台的测试工作。测试一旦完成,咕咚网的平台将从现在的PC扩展至苹果、安卓以及塞班手机上。

另一家同样也在研发推广运动记录仪、成立时间也仅有两年多的北京英福生科技却在摸索另一种移动健康业务模式。

“我们理解的移动健康,应该以手机等移动设备为中心,以各类传感器设备作为信息采集终端,采集的生理数据、健康参数甚至外部环境参数传递给手机等中心设备,通过中心设备显示、分析或传递给远端的服务机构,包括医院、健身机构和私人会所,再由这些服务机构给用户提供一个及时的反馈、提醒或指导,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链和价值链。”英福生科技总经理陈澎说,“这是一个新兴产业,根据国外的咨询报告,在2012年全球移动健康产业将达到600亿美元规模,目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到40%。因此,很多企业都投身到这个行业来。”

但陈澎也认为,这个产业链是非常长的,在国外目前也鲜有成功的案例,因此,作为新兴公司,他们的业务要聚焦。为此,他们设计的运动记录仪与计步器不同,可以分析人体的动作和姿态。通过这个记录仪,他们先与国内一些高端服务机构、医院或会所开展一些细分业务的绑定。在北京的一家医院,监测心率的患者都有一张行为记录表,来记录每天各个时段的活动,医生再拿着心率监测结果和行为记录表对照,进行综合判断。但这种记录方式非常粗放。现在,这些病人除了携带心率监测设备外,还要带上英福生的运动记录仪,医生将两种设备的数据对照就会更精准客观地给出分析。

“而且,我们也在与通信运营商接触,这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陈澎说,“在国外,运动记录仪也叫‘健康手机附件’,它可以通过蓝牙把数据发送到手机上,在经由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给健身机构、减肥组织。由于市场有需求,因此有机构与运营商合作来运营这件事。” 在陈澎看来,与运营商的合作有三种方式:一是捆绑销售,运营商负责选择设备、搭建平台、开展运营并进行维护;二是产品方案商负责运营和维护,通信运营商只作为通道;三是运营商和产品方案商联营。在三种方式中,目前以运营商为主导或是联营的方式会比较好。

困惑中的平衡

当然,在医疗设备移动互联的第一波浪潮中,产品和服务供应商、消费者都会有各种困惑。多数人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个设备准吗?

“我们的便携超声设备不会因为小型化就不准确了。”GE医疗大中华区超声产品部总经理于婧说,“Vscan测量的心脏彩色血流和解剖结构与大型超声设备相差无几。它的定位是快速扫查,不是替代大型超声。大型超声上可以进行更多更复杂的研究。”

不过在家用市场,不仅是消费者,即使是一些医疗器械企业也有这样的疑惑。“以家用医疗电子设备为例,还是概念阶段,在国内还没有法律对这些设备给临床诊断提供怎样的支撑、需要符合什么条件做一个清晰的界定。因此,这个市场鱼龙混杂。” 提供血压计产品和模块的顺泰医疗大中华区负责人张丕治说,“现在超市里卖的血压计只有一两百元,但我们的一个关键部件---压力传感器就要一两百元。在这种情况下,你敢用吗?从我们的角度看这是不行的。但是又有很多厂家在宣传推广这种理念。相比之下,欧美医疗器械厂商也在推广相应的产品,但要经过很多临床试验。”

针对这样的疑惑,杭州艾康王园有着不同的看法。“类似血压计、血糖仪产品就是做日常监测的,准确度自然无法达到医院中大型设备的标准,但这些产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简易、快捷和方便上。发达国家患者每天要做4~8次血糖监测,哪个人能有这么多时间不断跑医院啊。”王园说,“而且,血糖仪也不能被个人用来作为自行改变治疗方案的依据,要改变治疗方案就要看医生。”当然,王园也承认,现行国家对血糖仪合格产品的规定,即测量结果要落在医院大型生化仪测量结果正负20%之内,确实有点宽泛。目前美国FDA已经在探讨并且有可能会尽快实施10%的范围标准来严格这个行业的准入门槛。

武汉力源副总经理骆敏健则认为,医疗器械企业持保守态度虽没有错,但也要重新审视一下企业的设计思想。“通常,提出这种疑问的都是老牌传统医疗器械企业,他们的指导思想是产品设计要多么可靠,多么准,这是他们的第一要素。”他分析说,“但是,随着医疗电子的消费品化,特别是很多使用者只是把设备拿来做监测,与医院中高精尖设备定位是不同的。因此在新的市场需求下,企业在成本、精度和可靠性方面做一个平衡也是可以理解的。”

另一个问题就是安全性。医疗设备移动互联化需要大量的电子器件,但如果器件出现故障,比如说那个输液泵如果马达不转了病人该怎么办呢?对此,骆敏健认为现在的电子产品设计,在可靠性上有很大的进步。“在病人做手术、深度麻醉的时候,呼吸是靠呼吸机来带动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了故障,病人就有生命危险。但这样的设备都已经被大量采用了,说明它的可靠性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他说,“而且,在设计过程中,会对可靠性做较多的考虑。例如,采用双CPU结构,如果两个CPU发出的命令相同,就执行。如果不同,就要报警。我们把这样的设计称为‘冗余设计’。因此,对安全性大可不必担心。”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那么多移动健康的运营模式,哪种比较适合国内的市场现状呢?今年,国家老龄委和一些省市在做老年关爱方面的示范工程。在这些示范项目中,通过发放老年手机,监测老年人的一些生理指标、环境指标并提供相关咨询和提醒服务。对此,陈澎认为,移动健康的产业链非常长,业者要伴随医疗服务的细化,找到清晰化的服务。“越是那些简单、有价值的服务越容易被接受。例如美国有个‘text for baby’,有200多万人使用这个服务,主要是解决孕妇遇到的各种健康问题,也是政府买单项目。” 陈澎说,“但这要具体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做很多细致的研究,并不是把所有东西整合起来一推,老百姓就接受了。”

 

 

 

【责任编辑:水清 TEL:(010)68476606】

标签:移动医疗  移动终端设备  医疗器械企业  GE医疗  iPhone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