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背景文章 >  “简单就是经典”
“简单就是经典”
——记南京军区解放军174医院信息科主任 王继伟
  • 2011-05-20 11:24
  • 作者:刘焕东
  • 来源:e医疗

当初研究生毕业时的王继伟曾因找不到合适的接收单位而苦恼许久,甚至一度怀疑过自己是否读错了研究生。如今,他已身经百战,在医院的信息化工作中成绩斐然,多年的刻苦攻关使174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成为南京军区卫生系统中的一面旗帜。

应用是关键

“174医院从1989年就应用计算机进行单机模式的收费管理,算是医院信息化的开始,1993年7月率先在闽南应用10M局域网进行医院的收费管理。”王继伟告诉记者。可以说,174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基础很好。在这样的基础环境下,来到174医院从事信息化工作是得心应手的。

如何评价医院信息化建设孰优孰劣?王继伟表示,信息化建设不应以所使用软硬件的优劣来做评价标准。“软件本身就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完善之中的,没有严格的好坏之分,而真正的好坏之分在于应用。比如说在军队医院,以前使用的软件都是上面统一下发的,由各医院自己安装调试,但最后的应用效果却相差很大,其中的原因肯定不是软件本身的问题,而是应用的问题。”以前,医生应用门诊医生工作站时在系统内都不填写门诊诊断,他们都会找出各种理由为自己的这一行为进行辩护,比如患者太多,时间太紧等等。“其实,医生的这些借口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来解决。目前,我们医院使用ICD10国际疾病编码库有两万多条记录,我不相信我们医生的日常诊断在这个库里找不到。导致医生不去写门诊诊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医生平常下的诊断名称不太规范,导致在数据库里找不到一样的。如:医生以前习惯的诊断名里面有左、右、上、下之分,但是在国际疾病编码库里并没有左、右、上、下之分,而要进行左、右、上、下得区分必须是在病程记录中进行,这样自然就很难找合适的诊断;二是即使名称比较规范,医生也可能记得不十分清楚,没有合适的输入法支持他们进行快速的检索。我们医院从很早就对医生的工作进行了规范。首先,慢慢引导医生必须填写诊断,如果不填写,后面的流程就不能执行,如处方、各类检查检验单等都不能开,结果也保存不了,医生的下一步工作就没法走。”王继伟说。“其次,不仅要填写诊断,而且还不能随意填写,只能填写在国际疾病编码库里有的诊断。当然仅要求医生这样做还远远不够,最主要的是要提供好的方法帮助医生去执行,考虑到一些诊断名称医生可能也记不住,在软件上我们就修改输入方法,采用拼音字头模糊查询方法让医生既能在不需要熟悉疾病诊断字典的情况下也能填写诊断,同时又满足了疾病诊断名称规范的要求。对少数名称长度很短的疾病诊断,模糊查询会有比较高的重码率,我们就通过扩展这些少数诊断名称的输入码长度,大大降低重码率。最后很多医生发现这样填写诊断比以前更快了。”

“就一个小小的门诊诊断,为什么要注重这个工作?因为我们一直认为搞信息化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对临床、对医院,对卫生管理机构都有作用的信息化才是实用的。比如有了规范的诊断,一个医院就可以统计本单位就诊患者的发病情况,在进行区域医疗时,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就可以监测到本地区的发病情况,在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的今天,意义特别重大。在医院做信息工作,既是做服务又是做管理,不论服务还是管理,必须站在比自己高一个层次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结果就会好很多。如当信息科长的人,就应该站在医院的角度来考虑问题。174医院在参与厦门市的区域协同医疗示范工程项目时,也是站在厦门市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如何为老百姓服务、如何帮助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合理进行卫生资源调配以及加强对医院行为的监管来进行信息化建设。”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经验中,王继伟总结了这样的心得。

数据质量管理有序

174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关注用户的需求。“我们医院除了非常专业的软件,现在用的软件中60%是我们自己做的,如挂号、收费、门诊医生工作站、住院登记、住院医生工作站、护士站、检查报告、物资管理等等都是我们自己做的。自己做的最大好处是能够对业务和管理上的需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响应,既满足了医院的要求,也会提升信息部门在医院的地位。”
同时,174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也非常关注应用的质量。“应用质量的保证主要是通过技术和制度并存的方法。在技术方面,首先要让信息系统对用户有帮助,可以解决他的问题;其次要让信息系统对用户友好即好用,才能使他们真正喜欢用;最后是要对用户的操作加以必要的约束,让用户尽量少犯错误,而不是误导他们犯错。而在制度方面,医院都有相应的能保障对信息系统应用进行严格监督的管理措施。如针对“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的应用质量就有一系列的内部约束制度,如:科室值班员的每日数据上传情况交班报告制度、病案管理员的每日下班前的编目情况检查制度、统计员的每日数据核查制度和科主任的每日数据调阅制度,经过科室内部的这四道关口,即可保障数据质量”。

沟通在先

医院经常发通知要求医务人员按照怎样的流程进行工作,在达成医院的目标规划前,174医院信息科的工作人员会先与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执行起来是否真的有困难。王继伟说:“如果所谓的‘困难’不是困难,而是借口,那我会警告他们——这是院里的要求,不是我个人的意见,你一定要做。最初,药房叫号系统上线时,药房的人都不愿意用,继续用嗓子喊。我问他们:自己喊嗓子多累,为什么有电子叫号不用呢?他们说麻烦,我就问到底是什么麻烦,你说出来我就帮你解决。如果我把你说的问题搞定了,你还是不用,那么这个月我就要扣你的分了。还有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患者已经拿了药,他当时不点处方进行减库存处理,而是等下班以后一起点处方减库存。这样的做法肯定会使库存数据不准确,我就警告他,如果你再这样下去,我就扣你分。一讲到扣分,他们就动心了,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约束和威慑作用的。这就是管理学,如果没有这样的管理学,信息化是搞不下去的。”

通过管理进行考核

除了在流程上给予强制措施保证数据质量外,174医院信息科每个月对各科室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如果某科室上传的数据总出错,信息科就可以认为该科室的工作质量不到位。如病历到了病案室,主任不签字,主治医生不签字,是否意味着都要扣分?“要看比例,如果10份病历有5份没签字,达到了50%的不签字率,那我就认为科主任的工作没抓好,不好意思,那就扣你的分,扣分就是扣钱,这招很管用,”王继伟笑着说。长此以往,形成了习惯,也就形成了文化。

产品选择:重方案大于重质量

王继伟自豪地说:“174医院搞信息化没有专门的公司服务,所以你看不到驻扎在医院的公司信息服务人员。所有的事情都是我们自己来做,前几天,我们虽然找公司做了自助服务系统,但是我跟公司讲, 跟其他医院比, 我宁愿多给点钱,前提是我们信息科的人员要参与开发,最后能够自己维护。”因为对公司不是很指望,所以每每见到来医院推销软硬件产品的人,王继伟都会告诉他们:“你的产品质量好坏对我来讲不是第一位的,但是你给我提供的方案必须是优中选优的。”

“某大公司的存储很好也很贵,我不一定会去买。你一定要给我方案,如果我感觉方案安全可靠,你的产品质量即使差一些也没关系。国产和国外的同一类产品,如果是国产的产品方案好,我就用国产的,出了问题我能自己解决,不会影响正常工作;国外的东西再好,不可能不坏,但突然坏了的时候,就难以在一时之间得到解决,结果会很惨。就像平时身体很好,没病没痛的人一样,突然发病那就是大病,很难治疗;但是平时有点小毛病的人,一直被关注着,一般都不会出现大问题。”王继伟表示。

本着“产品方案比质量更重要”的思路,174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没有出现过公司之间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出了问题很快都能得到解决。渐渐的提意见的人越来越少,支持信息科做事情的人越来越多。“HIS作为核心,外围的系统如何与HIS做交互?你公司怎么做都可以,但信息必须可以交互,也就是说你公司做的系统跟HIS都要有关联。比如打检验报告单,我的要求是没传回数据中心的检验结果,报告单是打不出来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强制检验科一定要把检验结果传回来,保证结果能够被医护人员使用和进行正常的统计。”产品要被真正的应用起来是王继伟坚持的原则。

【责任编辑:夜阳 TEL:(010)68476606】

标签:174医院  信息化  卫生  医疗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