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5-13 10:26
- 作者:刘平安
- 来源:健康报
2010年,全国多少人看了病,花了多少钱,国家卫生总费用是多少,医生工作量有多大?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2010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全国医疗服务利用率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费用下降,医改已初步见到成效。
总体就诊量增长
基层机构住院病人数减少
公报显示,2010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58.4亿人次,比上年增加3.5亿人次(增长6.4%)。其中,入院人数14174万人,比上年增加918万人(增长6.9%),每百名居民住院10.5人。
承担如此庞大就诊量的医疗资源情况是,截至2010年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3.7万个,新增2万个,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820.8万人,新增41.7万人(增长5.4%)。
专家分析认为,2010年,我国城乡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2.6亿人,其中新农合参保人数达8.36亿,大部分地区实行门诊统筹,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60%,年度补偿支出受益10.87亿人次。这些使我国居民医疗服务需求逐步释放,医疗服务量继续增加,卫生服务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公报还显示,医院医师日均负担诊疗6.5人次和住院2.3床,与上年相比,医师日均工作负荷略有增加。
在当年的门诊总量中,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量占23.3%。在入院人数分布上,医院9524万人(占67.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950万人(占27.9%)。与上年比较,医院入院增加1036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入院减少161万人。
专家指出,医保报销政策的完善和服务能力的提高,势必引导患者流向基层。基层医疗机构住院病人数减少,一方面说明基层分流病人的功能在增强,小病到基层、大病住医院的格局在形成,同时也说明基层人才短缺现象比较突出,人员素质不高,已成为吸引病人、落实各项医改任务的瓶颈,而大医院的就诊压力在增加,局部看病难问题尚待改善。
基层机构费用下降
公报显示,2010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19603亿元,比上一年增加2061.1亿元,人均卫生费用1440.3元。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82.8元,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2357.6元。乡镇卫生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47.5元,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1004.6元,同比都有下降。公报还显示, 2010年,医院门诊费用药费占51.3%,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医院住院药费占43.1%,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专家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费用相对低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门诊费用不足医院的1/2、1/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费用下降,表明基本药物制度让群众在基层看病更廉价,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既方便了城乡居民,同时又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去年,我国57.2%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2010年,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166.8元,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6193.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2%、5.5%。专家认为,物价指数持续走高是医院医药费用增长的重要原因,居民健康需求增加、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医疗技术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医药费用增长。此外,2010年,公立医院改革还处于试点阶段,控制不合理医药费用增长的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孕产妇死亡率继续下降
公报显示,2010年,全国婴儿死亡率由2009年的13.8%。下降到13.1%。,孕产妇死亡率由31.9/10万下降到30.0/10万。
专家认为,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范围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2010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高到17元, 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展开;乙肝疫苗补种、“两癌”筛查、住院分娩补助、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改水改厕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实施,结核病、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以及妇幼卫生工作继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