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12-07 10:44
- 作者:佚名
- 来源:互联网
记者昨从市卫生局了解到,我市正在着手推进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预计一年内,在我市主要医院实现“看病一卡通”。即市民只需凭借市民卡,就可以到医院刷卡就医。
情景:“一卡通”后将怎样看病?
挂号就医结账,有一把“密钥”
建设区域卫生化信息平台,首先将建立一个身份识别系统。该系统将以市民卡为唯一的识别“密钥”。市民前去医院就医时,可以轻轻松松地刷一下市民卡;预约挂号、实名就医、医疗费用结算、网上健康咨询、健康服务等功能,也可以通过市民卡进行使用。
而使用市民卡为“密钥”,还有另一个便利,就是方便实现卫生与社保、计生等相关信息系统的资源融合。
预约诊疗,可通过网络手机电视
基于扬州特有的数字电视交互模式和移动网络既有的全程全网全覆盖的优势,该信息平台将实现健康信息与数字电视、手机及电脑终端信息的应用融合,搭建居民与医疗卫生人员以及政府部门之间沟通的快速桥梁。
也就是说,居民可以通过区域卫生平台,利用互联网、手机和数字电视进行预约诊疗。社区登记的健康档案也将被收入到信息平台内,并及时根据就医记录予以更新。而居民本人则可以通过网络、手机和数字电视等方式进行查看,实施个人自主健康管理。
在大医院和社区医院间无缝转诊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还将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同市属三级医院,以及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之间的共享成为现实,能有效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
这是因为,通过该信息平台,大医院的医生可以查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录入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而社区医院的医生也可以查询患者到大医院就诊时的各项信息,包括医嘱等。患者即便转诊回到了社区医院,也完全可以放心。
这样,患者就可以在不同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实现无缝转诊,使广大居民真正享受到实惠和便捷。
利好:电子病历将产生什么影响?
避免重复检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现在,市民去医院看病都要有自己的病历册,约一半患者的病历册只用了两三页后就被扔在了一边。而失去了病历,也就等于失去了以前的就医记录,医生对病人的既往病史因此往往掌握不全,也给诊治带来不便。
而电子病历是医疗机构对门诊、住院患者(或保健对象)临床诊疗和指导干预的、数字化的医疗服务工作记录。以前的所有就医记录,医生怎样用药等也都在里面。此次就医时,所做的CT、X光、彩超等检查结果也会通过网络传输到医生的计算机平台上,避免了患者的上下奔跑。
这样,首先是避免了误诊,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因为既往病史了解不详细,是误诊的主要原因。其次,还避免了重复检查和重复用药,节省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监测疫情分析病史,利于预防保健
由于掌握了大量的健康信息,数据库系统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一个人的身体哪些地方可能有问题,可能会得哪些疾病,需要做哪些预防保健工作。
此外,针对一个家庭,则可以分析出,这个家庭可能会患有的疾病史。针对一个地区,根据健康数据,就可以发现最近某种疾病是否比以前高发,如果有,就需要去观察是传染病暴发了,还是地方环境污染,或者微量元素含量等问题所造成的。这些都将有利于政府做好监管工作。
建议:没有市民卡的人群怎么办?
卫生部门:在医疗机构设点发卡
据了解,目前市民卡仅在城镇职工医保享受人群中发放,而一旦项目实施,其他人群的就医以及公共卫生服务的身份识别就会成为问题。
这将如何解决呢?卫生部门建议,可以由市民卡公司在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发卡点,实名发放市民卡。这样其他人群也可以领到市民卡,刷卡就医。
解疑:何为“电子处方”就医模式?
所有就医行为通过电脑网络实现
何为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这实际上是一种“数字化医院模式”,它包含了网上挂号、网上分诊、网上结算、网上书写病历、网上查房等诸多内容。
现在去大医院看病,患者们都会发现,医生除了在自带的纸质病历上开药外,还会在电脑上开一遍处方,并实时传到收费处。当病人完成缴费,药房也已接到处方信息。
事实上,这种被称之为“电子处方”的就医模式,就是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的一个缩影。将来,整个模式实现后,所有的就医行为都可以通过电脑、网络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