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会议活动 >  770家医院高管齐聚南宁 议医患信任危机解决之道
770家医院高管齐聚南宁 议医患信任危机解决之道
  • 2010-11-29 10:48
  • 作者:佚名
  • 来源:互联网

患者带着摄像机看病,医生头戴钢盔上班,两种极端行为反映的是当下医患之间严重缺乏信任。11月26日,中国医院协会法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在南宁召开,聚焦“医疗法制建设,和谐医患关系”,全国770多家医院的管理者共同探讨医疗纠纷、医患沟通等医疗行业的焦点问题。

行业聚焦频道——最新热文推荐

听一听:患者最关心哪些问题?

一张CT片就能让医生看透病人的心肝脾肺,可是医生真能看懂患者的心,了解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吗?北京安贞医院对此进行过一番调查。该院医务部主任孔睛宇介绍,这项调查抽取了患者和医务人员各150人,填写同一份问卷,从得出的答案来看,医院确实忽略了一些患者的需求。

对于疾病的治疗,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依次是特殊检查项目有哪些、术后注意事项和医疗费用使用情况。而医生更重视的是治疗风险、诊疗方法的选择。双方的关注点截然不同,又缺乏足够的沟通,产生摩擦的几率自然就高了。

大多数病人都把手术告知这一环节看得很重要,因为这是他们了解手术过程、风险的最好时机。但是,“由谁告知”的问题却让患者心存不满。在调查过程中,95%的病人希望由手术医生本人来告知,但是这个并不过分的要求却往往难以得到满足。孔睛宇说,目前在许多大医院里,是由主管医生来进行手术告知。他们大部分是进修医生或刚毕业不久的新手,告知的内容多是教科书上的东西,缺少了最宝贵的临床经验。

调查结果让院方看到了自己忽略的问题,于是重新对一些规范进行了修改。如手术前为患者提供一张详细的自费药、高价值医用耗材列表,将具体的术后注意事项写进手术知情同意书等。

查一查:近半纠纷因为沟通不畅

市民雷先生去年10月接受了微创胆囊切除手术,花了6000多元,手术后身体很快恢复了。没过多久,他听说传统的开腹手术也能切除胆囊,而且费用便宜了将近2000元。雷先生找到医院,认为医生故意选择费用高的手术。由于家里不富裕,如果当时医生告诉他有另一个便宜点的方案,在同样能治好病的情况下,他肯定会选择便宜的方案。医生也觉得很委屈,微创手术对病人身体的创伤小,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小,病人是好心没好报。这就是一起沟通不畅造成的纠纷。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对该院2007~2009年的医疗纠纷进行了分析,发现有41%的纠纷原因是医患沟通不畅,医疗缺陷排在第二位,占31%。

该院院长赵劲民说,大医院的医生工作量很大,曾有一位耳鼻喉科医生出一天门诊看了103个病人。看着诊室外的病人排得满满的,医生很着急,想让所有的病人都看上病,交流的时间就少了。但许多病人是长途跋涉,排了很久的队才坐到了医生面前,被三言两语打发走,心里自然会冒火。

北京大兴医院医务科主任周培依也认为,有的医务人员确实没有重视跟患者的沟通。以手术告知为例,有的医生在走廊上、手术室门口匆匆跟病人、家属交代一下。多数病人没有医学知识,寥寥几句话他们肯定理解不了,如果手术出了问题,病人难免要找医生麻烦。

试一试:医生要学会“倾听”

意识到纠纷的源头,医务工作者已经开始尝试寻找“解药”。湖北省襄樊市中医院的内科疑难病专家胡思荣以自己的个人网站为媒介,回答患者的各种咨询。在门诊没来得及彻底沟通的问题,胡思荣晚上回到家再跟患者详谈。有的病人想咨询些小问题,专门跑一趟医院不划算,也能在网上得到解答。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则定期安排医患见面会,利用周末时间,医生为患者解答平时来不及沟通的问题。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副院长肖常青认为,要缓解医患间的信任危机,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医务人员要有仁心仁术,其次是政府着力减轻病人负担。还有就是加强科普,让公众掌握基本的医疗知识等。

然而,医患之间的“心病”植根已深,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治好”的。一位医疗法制方面的专家告诉记者,一直以来饱受争议的医疗纠纷“举证倒置”就让医患之间筑起了“心墙”。“举证倒置”是指出现医疗纠纷时,医院要负责举证,证明患者的损害不是由诊疗失当造成的。实际上,这跟法律上已普遍采用的“疑罪从无”原则相违背。为此许多医务人员不得不在诊疗中自我保护,时刻提防患者告自己,而由此产生的“过度医疗”负担却是患者来背。

这位专家说,以感冒为例,头疼是感冒的一个常见症状。对一个有头疼症状的感冒患者,医生本可以按照常规治法来开药。头上有了举证倒置这个“紧箍咒”,有的医生就会考虑,万一患者的头疼有别的原因,出了问题自己就麻烦了。那么医生就可能要求患者做CT检查,一个感冒看下来要花好几百元。时间一长,医患之间信任会消失殆尽。

想一想:化解纠纷还需公平的“第三方”

信任危机导致医闹事件频频发生。前段时间,山东一家医院还发生凶杀案,患者家属袭击医务人员,致一死一重伤。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院长赵劲民认为,这与缺乏一个公平、健全的调解机制有关。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很严重,要给双方“劝架”,必须是懂医的人。目前的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是从各大医院抽取医生来进行鉴定,但是患者多数不服,认为医生总归是偏袒医生的,患者对医学一窍不通难以与之抗衡。缺乏一个信得过的调解机构,不少患者选择了极端的维权方式。

记者了解到,第三方调解机制是化解医患纠纷的一个趋势,目前国内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试点工作,天津市就是其中之一。

天津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的“第三方”是指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隶属于该市司法局,由具有临床医学、药学、法学等方面资质的人员组成,和卫生局没有隶属关系。专职人员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服务不收费,由政府财政支出。

这一机制还在医疗机构中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医院缴纳一定保费后,保险公司负责承担投保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中,因执业过失造成的患者人身伤害,1万元以上的赔付由保险公司直接支付。

据了解,目前广西也正在进行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筹备工作。(来源:南国早报)
 

【责任编辑:清茗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患信任危机  CT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