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会议活动 >  为什么医学院学生转行也不去基层医院?
为什么医学院学生转行也不去基层医院?
  • 2010-08-22 23:57
  • 作者:佚名
  • 来源:新浪健康

首届中国卫生论坛在21日已接近尾声,在院长圆桌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院长们畅所欲言,不少院长提出了很多公立医院的改革建议,也有专家提出了医学生大量流失的问题,尖锐地指出医学院不该成为培养药厂销售人才的机构。医疗体制改革,医学生的问题同样值得关注。就这一问题,记者在大会上第一时间独家对话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院长郭启勇。

记者:现在医学生流失的情况是不是很严重,什么情况造成了这种现象?

郭启勇:有一个数据可以说明医学生转行的问题:每年毕业的医学生有70多万,而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有20多万,剩下那些没通过考试的,没办法必须要转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国的医学教育和国外的医学教育定位是不同的,中国的医学教育不同于国外的精英式教育,而是一种普及性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的不同,导致医学毕业生改行是一个很正常的问题。另外,也于目前医生行业的现状有关,医生工作压力大、报酬回报低、环境问题以及个人发展等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医学毕业生改行。

同时,现阶段医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实际上不是人员过剩的问题,而是资源配置的问题。很多毕业生毕业后,宁可选择转行也不去一些小医院等基层医院,而这些基层医院恰恰急需这类人才。尤其是全科医生的培养机制,现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

目前我国的专科医生的培养机制已经形成,而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不够。专科医生是面向大医院的,全科医生是面向基层小医院的,学生不愿去小医院工作,也就愈加形成了目前的状况。这其中,包括一系列的考核体系、薪酬问题、工作环境、个人发展等等,都制约着全科医生的发展。

记者: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

郭启勇:这就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比如可以采取一些国外的做法,就是医学教育可以采取免费的方法,国家掏钱教育你,甚至给予奖学金,但完成教育培训后要签订就业协议,必须去指定基层单位工作一定时间,比如五到十年。

同时,要求大医院对于有全科经验的医师优先录用,等等这样的措施,才能让更多的人走到基层的岗位中去。一句话,医生也是人,也有自己的个人需求,与其空喊一些口号做号召,不如从制度上去做指引。

这需要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调配过剩的资源到需要的地方,才能是资源更加有效合理的得到配置。相信随着医改的深入进行,这些方面也会有配套是政策出来。

记者:是否我国医学院也有必要向精英化方向改革?

郭启勇:每个国家的情况都不一样,不一定非要套用国外的模式,但这种思维是可以借鉴的。在医学教育领域,我国存在这严重的参差不齐的现状。

我们有三年就毕业的专科生,也有四年或五年(标准是五年)毕业的本科生,也有六年制的英文班,也有七年制的毕业就是硕士的,也有八年制的博士,也有五年毕业以后再读三年硕士三年博士总共十一年的,所以,这些非常繁杂的教育系统,也形成了中国医学人才的参差不齐。

国外的精英化教育情况是每年一个学校招收上百人,而我国的院校会招收上千人,这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情况密不可分,具体的人员配置必然与国外有很多差别。同时,我们的医疗制度的建立实际上现在才逐渐形成三级医疗、医师资格考试、执证上岗、专业医师规划培训等等制度刚刚起步,对于中国医疗人才如何规范,实际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者:对于目前参差不齐的医学毕业生现状,如何才能在招收医生方面做到公平合理,给每个有能力的医学生以机会呢?

郭启勇:以我们盛京医院为例,我们是以中国医科大学为平台来招收,在入槛标准上有着严格的把关,比如在大学期间不能有一科不及格、大学英语要达到六级水平、总体团队的排名要到50%以上等,同时将其公开化,做公开化的考量,这样就能裁汰掉很多不符合标准的毕业生。剩下的学生也完全按照公开的考核制度一步步进行考核,符合标准的才能进入医院。

记者:现在有些医院招收医生的时候会存在拉关系走后门的现象,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郭启勇:将招收制度公开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只有做到公开化,才能做好监督,才能避免不公平竞争现象的存在。让每个人的机会都把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其他人的手里。
 

【责任编辑:阳光飞舞 TEL:(010)68476606】

标签:中国卫生论坛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