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7-30 09:55
- 作者:佚名
- 来源:健康报
汶川地震让汶川县成为了一片废墟,但是地震摧不碎汶川人民积极生活的信心,汶川重建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尤其是医疗行业的重建工作,更是做的比灾前还要好,信息化程度还要高。
2008年大地震前,四川省汶川县的医疗信息化几乎为零。地震之后的重建,为该县的基层卫生信息建设化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并成为县级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样本。
信息化理念先行
汶川县人民医院是在原址上重建的,拥有漂亮的病房楼。然而院长王松柏最得意的是医院的信息化水平。他告诉记者:“我们的信息化水平在全国医院中都位居前列。”
这座拥有4层门诊楼、5层住院部和独立感染部的新医院共耗资1亿多元建成,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用于信息化网络和智能化楼宇建设。现在,在医院的数据中心,能同步和香港、成都等地的大医院开展网上会诊。此外,汶川县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收集的各类医疗卫生信息,都能通过信息化网络汇集到设置在县医院的数据中心,并通过区域信息平台向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数据共享服务。
“汶川县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工作一开始起点就很高。” 负责这项工作的汶川县副县长李志新说。
2009年初,经过争取,美国思科公司决定帮助汶川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设想,并与四川省卫生厅正式签订援助协议,将援助汶川县项目列为在四川执行的7个卫生信息化援助项目之一,取名为“思蜀援川——健康汶川”项目。
“过去卫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是单打独斗的,各单位各搞各的,相互之间形成信息孤岛,数据无法共享。那时公共卫生的信息工作很难,需要统计数据时都先到各有关单位收集纸质数据,再通过一些信息化手段录入计算机后逐级上报。”李志新向记者介绍说:“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可以将分散在不同机构的健康数据整合为一个逻辑完整的信息整体,满足与其相关的各种机构和人员需要。这是一种全新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模式,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已将这种模式作为卫生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据了解,卫生部于去年发布了中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集标准,并于2009年底发布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李志新说:“汶川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设计思路与这些文件不谋而合,可以说,汶川的理念从全国范围来讲都是领先的。”
共2页: 1 [2]下一页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