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7-28 11:15
- 作者:严铧
- 来源:南方都市报
在最为基本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东莞市卫生部门官员和专家普遍建议,东莞可以参照香港的模式,设立独立于医院和卫生局之外的“医管局”之类的管理机构。
在全国所有的医改试点城市,公立医院改革都是最受关注的。东莞虽然已经确定将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和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但关于具体的改革细节则至今未定。
财政补偿机制 政府不给钱,只有开贵药
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东莞市卫生局方面一直强调现行的公立医院财政补偿体制不完善。根据该局制定的《东莞市医疗卫生体系发展规划(2009-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2004-2008年期间,东莞全市卫生事业费平均约占年度财政支出的3 .02%,低于全国的3 .98%、全省4.06%的水平。
该局有关负责人说,公立医疗机构的另一个沉重负担是离退休人员费用。有些建院早的单位,离退休人员数占了在职人数的一半,出现了2个工作人员养3个人的局面。由于负担重,2008年,全市公立医院在职人员人均年收入只有6.9万元,比同期的教师平均待遇10.18万元相差甚远,没有一个单位医护人员人均待遇能达到本市在编教师待遇水平。
记者了解到,目前东莞市的公立医院员工的工资大多分为固定工资和奖金两部分。其固定工资的多少主要是根据医务人员的职称来定,而其奖金则根据科室的效益决定。某镇街医院的一名医生对记者说,“在这种情况下,医院的机制其实无形中就鼓励医生给患者开大处方,开贵药。”
建议:公共财政须提高医疗卫生支出比重
对于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偿体制问题,东莞市卫生局在《规划》中建议,东莞市政府应增加医疗卫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力争到2020年达到5%~7%,重点投向公共卫生、社区卫生,保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
此外,市、镇两级财政应负责对公立医院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按定额定项和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助。财政应负担离退休人员费用。同时,还将积极探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增设药事服务费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价格,按扣除政府补助后的成本制定。医院政策性亏损也应有政府予以补贴。
管理机制 “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导致信任危机
由于公立医院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老百姓所享受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所以关于公立医院改革,业界和政府的焦点向来是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和监管机制改革。广东医学院卫生管理学博士后、副教授吴传俭说:“现在卫生行政部门既是医院的所有者,又是医院的管理者,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必然会导致对公立医院的监管中存在一定的庇护现象,也正是二者这种非常微妙的监管关系,也导致了民众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对政府的不信任问题。”
此外,在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情况下,卫生行政部门对公立医院事务包揽过多,不仅影响到医院独立决策的问题,而且也难以完成政府宏观监管任务。市卫生局方面也表示,面对日趋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竞争,各医疗卫生机构急需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良性发展的竞争能力。
建议:设立“医管局”让多方力量监管医院
虽然东莞现在才被确定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但东莞市卫生局早已对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调研和探索。在《规划》中就透露,今后将加强公立医院管理,界定公立医院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探索建立以医院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模式。建立院长任职资格、岗位职责、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激励约束和问责奖惩机制。
市卫生局局长管敏政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管、办分离,将成为未来东莞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市医院协会会长黄锦麦说:“东莞准备效仿香港,在卫生局下面成立‘医管局’,专门协调医院事务,初步实现管、办分离。通过设立类似机构,委托其对医院进行管理。”市卫生局只负责政策的制定和监督,“该机构将吸纳多方力量参与,以后医院办得好不好,要由社会力量来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