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新医疗改革,让医疗信息化走向何方(1)
新医疗改革,让医疗信息化走向何方(1)
  • 2010-07-13 14:37
  • 作者:吕建伟
  • 来源:CSDN博客

新医改方案出台了,中国的医疗行业有了新的目标,但是,今后的中国医疗,究竟会走向何方呢?

今天,有朋友在MSN上问我:“你觉得中国未来5年后,医疗改革会如何”?

我突然反问他:“那在过去的5年内,中国的医疗改革又改变了些什么”?

我的朋友想了想:“好像看病更贵了,医疗纠纷更多了。现在啥也贵,感冒发烧都要500多块,现在都病不起了”。

我这位朋友还赚的是所谓小白领的钱,仍然感觉到看病的压力。农村更有句话叫:“小病靠扛,大病靠躺”。

到底中国医改会走向何方,这个动向会引发什么格局的变化?又会是哪些人的机会?带着这些疑问,我上网搜索到了一份完整的新医改方案,并且打印了出来逐字阅读。

在分析新医改之前,我还搜寻回顾了一下中国过去的医疗改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解决了知青回城转变为个体户,解决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之后全国大裁军转业就业,解决了农民家庭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干活积极性和责任性,解决了姓资还是姓社,唯独剩下工人还在体制内一杯茶一张报一场学习一场报告。这是中国80年代末的中国社会。

1992年,中国解决了国内基本大局后,就开始大展宏图。对外是引商引资,对内是解决早已政府不堪重负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由于体制问题,还一直停留在计划经济。计划内计划外、双轨制,倒爷这个词不提了,流氓这个词不提了,出现了大款这个令人羡慕的词。过去叫傍大款,现在叫小三。

改革计划经济、国家上下一盘棋的状态,首先从取消各种票。那是为了在物品短缺经济状态下人为控制消费的一种手段。然后就是让军队剥离三产,让国企剥离三产。把国企办小社会的幼儿园、小学、医院、电影院通通都和企业剥离了。

过去看病,都是公费报销。医院员工的工资也都是和普通工人一样都是有杠杠级别的,都是死工资。现在要市场经济,要自负盈亏。这一下就有了积极性。改善医院硬件,改善医院服务态度,医院开始做广告,开始找形象大使,开始有医生坐诊营销,当然也有了开药提成,必不可少的在省级医学杂志上代发论文,出去旅游学习。中国医院信息化第一波建设热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方面,患者花自己的钱了而不是公费报销,所以开始对医院的服务态度、效率、质量都有了高要求。另一方面,过去患者看病得去单位定点医院才能公费报销,这下反正也没有公费报销,哪里能看好病患者就去哪里。于是,医院不得不开始上信息化,为了应对拥挤的患者,也为了应对跑冒滴漏(公费医疗的年代根本没人管,因为和自己的利益没什么关系)。这就是医疗信息化第一波潮流的真实需求,这也是医疗信息化的第一波IT价值。

但是问题来了。公费医疗是没了。但是本来过去在计划经济每个人的工资都是死工资,每月最多七八十块,现在一下子市场经济了,病一回还真掏不出钱来。怎么办?

但是,国家也没钱啊。如果国家有钱,国家就不这样医改了。中央财政不堪重负,于是搞起了分税制,全国就这些企业这些税收,哪些归中央政府,哪些归地方政府支配。

共3页: 1 [2][3]下一页 [查看全文]
标签:医疗信息化  医疗改革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