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趋势 >  数据管理加快中医现代化步伐
数据管理加快中医现代化步伐
  • 2010-07-12 11:16
  • 作者:佚名
  • 来源:科技日报

中医以其独到的发展规律及疗效,正在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接受。但中医学固有的缺陷,同时也正在制约着自身优势的发挥——长期以来,中医应该如何使用现代人能够“听得懂”的科学语言,来回答中医为什么能治好病并让国际理解和运用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在7月9日结束的第二届全国健康科技高层论坛暨新特药博览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刘保延告诉记者,在科技部等部门支持下,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的《中医药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中心》及中药学研究等科技项目,解决的正是上述问题。

虽然中医与西医研究的都是人体活动的变化规律,但两者研究的切入点不同,以至形成了两个学科各自的发展道路和体系特点。刘保延解释说:“西医是以病为研究中心的防病抗病体系,研究的是病的形态结构,研究方式是从模式生物的基础研究到理想条件的临床研究,再到真实世界的临床实践。而中医则是以人为研究中心的健康保障体系,研究的是人的整体运动功能状态,研究方式与西医相反。”然而,这一研究方式,既是中医学的优势,能使中医学通过人体的外在表现,了解不同个体的内在变化规律;同时也是影响中医学清晰表述治病机理,制约中医学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于是,建立中医药临床科研一体化技术体系,以临床实践为导向,用计算机解读中医理论与实践,解决临床手工操作与海量信息收集的矛盾,提高中医对人体理解的准确度及深度,就成为了解决的途径。”

为了建立一个理想的技术研究体系,2002年起,中国中医科学院与科技部合作,利用数字信息及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了医疗业务、数据管理和临床应用3个技术应用平台。“在这3个平台上,我们按照国际公认的临床研究方法,对中医药的疗效进行对照验证;此外,我们建立了真实世界临床实际条件下的临床研究方法学,通过经验积累、学术观点形成、学术思想产生、学术流派形成及理论升华的‘证据链’,不断深化中医防治疾病与治未病的能力;同时,针对目前中医现代化最薄弱的环节,我们还建立了真实世界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学及评价理论,这是中医新方法、新方药、新诊闻技术以及新理论产生的源泉,也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环节。”刘保延介绍,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重点,借鉴了现代临床的研究方法,构建了研究的方法学体系。“我们以患者为中心,用阶梯递进法建立的中医临床疗效交换‘证据链’,成为了疗效评价技术的支撑体系。同时,我们还引入了国际广泛应用的、能够获得来自患者报告的PRO等指标,解决了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的公认度问题。”

刘保延提供给大会论坛的演示文稿显示,在医疗业务平台上,临床中收集起来的患者信息、处方及疗效等原始信息,通过数据理解,形成了规范性医学术语的电子病历,之后电子病历便被输送到数据管理平台,并构成可分析的统计数据。尔后,这些数据经过分析,形成标准化数据再被输入到临床应用平台展示,供临床医生使用。目前这个技术体系已经在部分医院进行了应用,并与科技部的科学共享门户网站及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门户网站进行了链接,基本上满足了临床需求。

“我们借此来开展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及中医诊疗规律等的研究,就可以在保持充分发挥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按照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中医理论特点来管理和发展中医,并能用科学数据说明中医的效果。”刘保延说,“这些技术和方法,虽然是加快中医现代化及国际化步伐的关键,但只是一个开端,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责任编辑:清茗 TEL:(010)68476606】

标签:中医  数据管理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