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 > 新医改 >  厦门市提出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深化卫生体制改革
厦门市提出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深化卫生体制改革
  • 2010-07-01 13:27
  • 作者:佚名
  • 来源:厦门政协网

新医改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这些问题,让老百姓看病更加方便。社区医疗服务现在正在大力发展,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

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是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有效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民革厦门市委、民盟厦门市委、农工党厦门市委、致公党厦门市委及黄秀惠委员,分别提出《关于厦门市社区医疗改革的若干建议》、《完善厦门市社区医疗服务运行模式的几点建议》、《医疗重组后社区医疗面临的问题和建议》、《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关于政府部门统一规划社区医疗用房的建议》等五件提案,引起市政协领导的重视,并案作为今年的重点提案。

为了推动提案办理落实,9月27日下午,潘世建副市长和江曙霞副主席带领提案人和承办单位深入厦门市第一医院中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湖里第一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与社区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亲切交谈,倾听民声,了解厦门市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运行情况。

视察结束后,市政协组织召开重点提案办理座谈会。会上,市卫生局汇报了厦门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总体情况,以及在加大投入,突出社区医疗公益性,完善社区医疗服务补助政策,探索社区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和内部收入分配机制,开展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制度,落实专家下社区,完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药品配备流程,继续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与制度,积极推进中医药进社区,加强社区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分工协作,加强社区医疗中心规范管理和内涵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具体工作。与会的党派和委员充分肯定了“厦门模式”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对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提案办理情况表示满意,同时也指出目前厦门市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潘世建副市长、江曙霞副主席联合督办重点提案指出,发展社区医疗关键是要让群众信任社区医疗水平,愿意走进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就医,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厦门模式”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运行一年多来,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零差价药品、医疗保险、双向转诊等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医疗服务网络逐步建立;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强;各项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初见成效。但是厦门市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一是社区医疗服务发展不均衡,岛外没有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岛内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分布也不均衡。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在今后的规划建设中考虑解决,并将社区医疗逐步向农村推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民营医院的作用,通过规范、引导和约束,推动民营医院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医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社区医疗机构自身要不断完善提高,通过与三甲医院联系挂钩的模式,使得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医生有计划地到大医院进修学习,大医院的专家深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坐诊指导,确保社区医疗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迅速提升。三是要更好地发挥社区服务中心的作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方面随着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就诊人数的增加,中心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有点不堪重负,我们要给予关爱;另一方面要把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与公共卫生、残疾人康复、老年病防治等多项功能相结合,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最后,潘副市长强调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要把坚持以人为本、群众受益作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要把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协同作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保障;要把坚持实事求是、探索创新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他希望各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更多地关注这项工作,多提一些批评性的意见和建议。

潘世建副市长、江曙霞副主席联合督办重点提案认为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提案十分重要,并指出完善社区医疗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重点提案的办理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下一步要把社区医疗工作与建设健康城市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更好地促进厦门市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江副主席认为厦门市社区医疗工作起点较高,财政投入较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厦门模式”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发展目标还不够清晰,在医疗功能提高的同时,其他方面的功能有待加强。为此,要进一步明确社区医疗的发展目标,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要达到一定的覆盖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各项服务功能,在体现社区医疗公益性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促进社区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job02 TEL:(010)68476606】

标签:社区医疗服务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