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 > 新医改 >  社区医疗服务应加强发展信息化
社区医疗服务应加强发展信息化
  • 2010-07-01 13:18
  • 作者:佚名
  • 来源:搜狐博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关注,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社区医疗的出现,解决了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看病麻烦等问题,是一种新的医疗方向。

几年前,社区医疗对大众来说还是个比较陌生的概念,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以社区为中心的卫生服务开始成为城市卫生服务的重点,海州区社区医疗在演变成为我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同时,也成为了实现我区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途径之一。

为方便群众就医,减轻医疗费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国家近几年不断调整与配置医疗资源,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与各医疗机构合理分工、密切协作的新型城市卫生体系。现在“大病上医院、小病进社区”的医疗模式渐已成型,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在各个社区也逐渐得到认可。

但是,社区医疗有别于传统大医院的经营管理,社区医疗经营具有自己的特色,新型医疗模式的推进必然带来经营模式的变革,这对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更好地把握好该区这个医疗市场的商机,实现社区医疗信息化服务和信息化管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减少医疗浪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具体的问题。

某区社区医疗机构在完善各类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同时,还要大力强化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当前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人们对医疗卫生的消费还存在着各种认识误区,一些矛盾依然突出,作为大医院拥有许多业内专家,医院配套设备也很先进,患者过分依赖大医院是个重要因素。比如患了轻微感冒就完全可以就近在服务社区就诊接受医疗指导。

某市三甲医院,每天接诊的患者中有近70%是可以到一级、二级医院接受治疗的。如果头疼脑热的人都往大医院跑,不仅使大医院人满为患,而且也会使一些先进的医疗设施得不到合理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另外,在各种病例中,慢性病近年也呈上升趁势。由于慢性病治疗周期长,需要为患者建立完善的病例档案及跟踪服务系统才能做好服务,而大医院当前的信息管理系统难以实现如此细化的管理,医疗模式也需变革,这些对不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提出了挑战。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并对患者进行分流,如何面对新形势变化改善信息管理系统成为医疗行业的当务之急。

一个功能完备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可负责医疗教育、预防、保健和治疗,建立个人或家庭医疗档案,24小时提供全科、全程服务,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大多可以在社区解决,也可以做到慢性病治疗和预防,让人们享受到贴身低廉的医疗服务。这样就可以产生分流作用,缓解大医院的就诊压力,解决日益突出的医疗保健难题。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医疗机构与大医院、与居民之间共同构建一个互联网,在网上进行合理分流或大医院专门开设社区服务点对病人进行预诊和分流;各社区直接把自己的经营目标调整为社区大众,将自己定位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转变经营模式 迎来信息化新商机 !实现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和患者建立长久的服务关系,社区医疗机构应为自己的每一位客户建立完善的医疗保健档案,或者以家庭为中心建档,而不是采用传统大医院经营模式下的以疾病为中心的简单病例化管理手段。这就要求信息系统提供全面的以顾客为中心的个人医疗保健档案管理系统,在系统上实现社区责任医师制,管理家庭健康档案,签订医疗保健合同,开展契约式服务,帮助实现医患良好的互动服务关系。 信息系统要提供医院业务经营的管理模块,并且要与社区医疗档案系统无缝融合。而对于大医院派出在社区的服务机构,系统要提供对上级医院的接口和对居民用户接口,数据必须兼容,方便医院整体的管理,方便患者会诊。

展望未来,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成熟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它需要政策的支持,需要经营者的百般努力,需要广大群众的信任、监督与指导。
 

【责任编辑:job02 TEL:(010)68476606】

标签:社区医疗服务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