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 >  医改成功离不开“内生动力”
医改成功离不开“内生动力”
  • 2010-06-21 15:19
  • 作者:周婷玉
  • 来源:江门日报

北京市近日公布的医改方案承诺,拿出“真金白银”扩大医保覆盖面、提高报销范围和比例,其中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的改革试点,尤其令人期待。

这一支付方式是通过科学测算某种疾病所需总费用,由医保机构直接支付给医院,盈余归医院,超支则由医院补齐。此举体现了引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主动控制医疗费用的鲜明意图,必将有效弱化开“大处方”的冲动。

长久以来,以药养医和“大处方”一直是造成群众医疗费用居高难下的主要原因。相关各类政策措施由于直接影响了医院和医生的现实利益,在执行过程中频频遭遇或明或暗的种种阻碍,实际效果不免打了折扣。

究其原因,政策的执行力有待加强是一方面,医务人员开“大处方”和拿“药品回扣”的强大利益驱动也不容忽视。

由于医疗行为高度专业性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医务人员对治疗握有绝对主导权。如果医改措施不能正视医务人员的合理利益诉求,妥善协调他们和患者间的利益关系,那么即使出发点再好、规定再严的政策都有可能在执行中走样变形,最终难以让患者得到实惠。

目前,由于补偿机制不到位,在逐步取消以药养医之时,以“检”养医开始抬头:某地一名2岁的儿童因为感冒在医院做了43项检查;一名5岁女孩误吞一根铁制弯针后居然要进行梅毒、艾滋病、类风湿等217个项目的检查。

现实一再表明,如不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医药费用可能永远是一个“无底洞”。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不仅要靠医德教育和硬性规定去“堵”,更要通过有效有力的利益引导来“疏”,满足其合理利益诉求,调动其“内生动力”,实现医院医生有利、患者病人受益的双赢结果。这样,好政策就有了贯彻执行的坚实基础和有效驱动。

最近,“一毛钱处方”案例广受社会关注。医院不对医生用药进行考核,而是考核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医生失去了开“大处方”的动力,医疗费用自然应声而落。

【责任编辑:落叶情思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改  
  • 分享到: